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4-12-13 20:05:03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3 19:09
哈哈,你都用上相对论的分析方法了?
你就是用上相对这两个字了吧,你说了半天宏观不存在,现在又要回到 ...
什么分析方法,地球人自然知道。唯有火星人不知道,所以才自我陶醉的傻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3 22:58:11
一个资本家到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投资买了机械设备,让那些本来整天打架打牌的人的时间用来生产。不超过八小时。工资还挺高。资本家剥削什么剩余价值了?没有资本家那些人整天打架斗殴却要吃好的用好的,他们剥削了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4 10:54:20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3 22:44
你的方法就是耍赖呗,说不出道理就扯什么“地球人自然知道”,只要脸皮够厚就行了。
对火星人是“脸皮厚”,对地球人却是“脸皮薄”,不足为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4 17:54:20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4 15:21
把自己的毫无道理的东西强加给全体地球人,这脸皮得多厚啊,别谦虚了,太谦虚就是虚伪了。
火星上“毫无道理”,地球上就是“很有道理”,这无所谓什么谦不谦虚,而是人种不同,眼光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00:08:52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4 20:20
既然自称很有道理,那么就请讲出道理来,而不是除了一口咬定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
道理就在主贴里,你一个瞎观看不出来就赖别人没说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1:36:37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5 09:54
主贴里哪句话解释了宏观没有交换?
自己去找吧,这里又不是针对瞎观的扫盲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17:33:47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5 12:32
这不是瞎观的问题了,而是开始装傻充愣了。
火星上不是瞎观问题,地球上一定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5 20:02:22
clm0600 发表于 2014-12-15 18:19
你想瞎观就瞎观,想装傻充愣就装傻充愣,想想对不存在就相对不存在,想宏观不存在就宏观不存在,想上珠 ...
所以,地球人与火星人除了“随便”,还能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6 23:02:28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不断由动的形式转为存在形式,由运动形式转为物质形式。一小时终了时,纺纱运动就表现为一定量的棉纱,于是一定量的劳动,即一个劳动小时,物化在棉花中。(马克思)
劳动终了,表明劳动力由质向能转换过程结束,作为物质的劳动力的质已向空间迅速裂变散发而去,怎么也不可能在棉纱运动中跑到棉花中去,像孙猴王那样“物化”进去了。一个自称唯物者的人居然操起唯心论的观点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用意识转化代替物质转化,恐怕没有第二个人可比了。我们用一个类似的比喻,马克思吃饱了,就表示马克思他爹吃饱了,因为马克思他爹想到马克思吃饱的意识就可以“物化”到自己的胃里而吃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7 17:42:11
好嘛,我们就算马克思把劳动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三要素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物同时投向产品中,组成了产品的三个内容。那么产品除了这三个构成内容,产品当中去哪寻找出什么“剩余”的东西来呢?谁也不可能找到。

于是,马克思试图把眼光放到劳动力与补充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参照上。也就是说,投入劳动力一半,另一半由原材料填上,维持产品三个内容原有总量的一致。这样,劳动力投入一半就实现了与产品总量的等量,从而才是“等价交换”。可人们怎么不能明白,资方支付了全额的劳动力价格,还剩一半未使用消费,而且自己还多掏了与一半劳动力等量的原材料才维持原有产品的总量,一半劳动力不见了,还多支等量的一半劳动力,这个时候何来的“等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1 21:27:50
至此,人们已经看清,马氏所谓的“相对剩余”不过是以资方的原材料部分填充进产品,从而置换出来的劳动力部分,一进一出,何来的什么“剩余”?实际上,这是生产者提高生产率,经营有方的经营之道,代表着人类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出越来越多财富的前进方向。这既不是什么“秘密”,更不是什么“罪过”,而是当之无愧,功不可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5 21:00:02
其实,楼主的提问,还是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而且是有意义的。但是,看到11页。原来楼主是想借此来质疑马克思。我要说的是,精神可嘉。但是,一些基本概念没有弄懂,自然也就不能够理解了。例如,什么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把那些你说的几样东西堆砌在一起就成为新的商品了吗?——他必须产生新的使用价值,不同于生产以前的使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5 21:38:32
dalaotianhuang 发表于 2015-3-5 21:00
其实,楼主的提问,还是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而且是有意义的。但是,看到11页。原来楼主是想借此来质疑马克 ...
你从本文什么地方看到“几样东西堆砌在一起就成为新的商品了”?难道马克思C+V也是一种“堆砌”?此外,所谓“质疑马克思”,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有什么不能质疑的,说来听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7 18:34:42
要理解本文,必须掌握一个要点,即要站在宏观角度看问题。问题一,宏观上全社会总产品是否还存在量差;问题二,宏观上产品量与货币量等量,全社会是否还存在货币量的量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2-13 23:24:43
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产品这些物的方面说不出量差来,马氏于是就企图改到劳动的时间方面来扯量差,所谓“剩余劳动时间”。可是,离开了实物这个劳动对象的量差,劳动时间又从哪里挖掘出时间方面的量差来呢?难道马氏和马辩士在给大家表演空手道的魔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