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拭除了不缺少学术良知,其他都富余吗?
我觉着fujo11网友也不缺少良知,但是缺少学术。因为他只评论了茅于拭和那“小‘海派’”的良知,并且只提供了这种评论的结论。
阴魂不散!俺在毛时代一个月是27斤谷(几次差点饿死),一年半斤油!亩产3万6啊……
希望l李昆华同志以后搬些水平高的拥毛拥马的帖,这种文章太丢毛的脸了。
{茅文的许多论点令人触目惊心:“毛泽东时代出现了社会的全面大倒退,……不管他主观意图是善是恶,客观上他当权的三十年是使中国落后的三十年,他是中国历史的罪人。”}
“出现了社会的全面大倒退”?是跟今天比?还是与日本时期比?还是跟三年内战时期比?或者和慈禧太后时期比?这人思考问题是用大脑还是用脚丫子?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可见李昆华把毛主席的诞辰日搞错了。
文中数据都是政府公布的,真实的分量不得而知!文革期间,我们的经济同样一年年的高速增长,政府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切真实吗??
我们只能同其他国家那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比较,而不是在虚假的数据上论证。就根据韩国来说,如果真的中国那几十年的增长是8-9%,中国的发达程度不是韩国可以比拟的,还有很多可以横向比较的。
茅于轼,我很敬佩他的良知。
巴金不是死了吗,他的良知还让人津津乐道,可是他的话语中没有zui真实的凭据,所以活得很精彩。可是很多经济学家的良知可以像巴老那样黯然地存在于媒体吗?
华国锋在11大上公然承认: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大家搞搞清楚,那时候邓小平之流的“修正主义头目”还没有上台,华可是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而且除了高举旗帜之外,他也没有别的本钱,这大概不会是诬蔑吧?1978年中国GDP占世界GDP比重比1945年要低一半,大概不会都是林彪江青一伙“破坏”的结果吧?
那位姓黄的大人先生,大概是在困难时期没饿过肚子的,到现在还拿着当时也没人信的“数据”来蒙人。这难道就是现在我们中国所谓“左翼”的“人道主义关怀”?!
如果,已有的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近年重新测算的改革前的数据)人们不信,不信的人们又提不出与已有的不同的数据,那应该怎么办?
大家各说各话算了吗?那么谁比谁更有资格指责论争对手是“蒙人”?
又,一句“崩溃边缘”可以有n种解读:程度、期间。。。
读过今天《新京报》管清友的来论吗?对里面引用的世界银行数字有什么看法?
其实,关心数据的人都知道这个事实:在1970年代末,中国的收入水平属于低收入经济体,各种社会发展指标(人均预期寿命。。。)却十分接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至现在,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收入水平进入中等收入经济体之列,然而,在各种社会发展指标上的表现却依然是接近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当然,可能又有人会说数字不可靠了。
如果,已有的数据(包括国家统计局近年重新测算的改革前的数据)人们不信,不信的人们又提不出与已有的不同的数据,那应该怎么办?
大家各说各话算了吗?那么谁比谁更有资格指责论争对手是“蒙人”?
又,一句“崩溃边缘”可以有n种解读:程度、期间。。。
关于中国统计数据不可靠的问题,我们的朱鎔基总理有过精辟的论述
“虽然每年的数据都有水分,但是去年和前年数据,今年和去年的数据,还是有可比性的,所以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可以相信”(不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每年的数据都有水分,但是去年和前年数据,今年和去年的数据,还是有可比性的,所以经济增长的速度应该可以相信”(不是原话,就是这个意思)
宏观上增长快这是事实,但是那根本不讲投入与产出消耗,所以管理上的巨大混乱,随时都可能造成将来与以前相比大缩水,也就是崩溃,因为管理混乱,管理乱混正是这崩溃的原因,要嘛走向市场,要嘛实行严格的计划,总是放弃命令经济这就可从这种危机中走出来。
呵呵,我有幸是两个时代的过来人。从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给我比较大的感觉是,前面的时代是一个有自主技术的时代,如中国的电子、电力、航天、造船、石油等工业都是那是那时快速成长起来的,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的时代,按照西方的某些学者的说法,中国已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了。一位外国朋友曾经问我,为什么来一家外国企业,中国的企业就要倒下一大片?我感觉的是,中国现在学社科的同志很多,但学自科的同志少了不少。经济学家们争来争去,我仍然相信,没有自科上创新,恐怕市场经济未必就真能干上去。发展到今天,深圳就突然发现十分缺乏熟练的工人了!在深圳,熟练的工人就比博士、硕士的工资还要高。我在学经济学和法学之前,曾经是学自控专业的。我深知,一个专业技术人员要想熟悉工作起码也得6年的工作实践,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手技能。不像计算机应用工作者,毕业就能基本上工作。大学毕业后,我是先在车间、实验室当多年的工人,然后才能走上产品设计岗位的。
有位朋友问我,为什么前时代的煤矿没有听说死亡这么多工人,而现在就事故频繁呢?我个人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现在石油紧缺,只能依靠煤作基本能源了。二是那时煤炭工业部还存在,专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比较得法。而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工人还没有下岗,存在一支受过良好训练的工人阶级队伍,工人技术等级制度比较严格地遵守,不同的技术等级的工人严格按照技术规程从事不同的岗位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责、权、利比较清晰。而现在,这些优良的传统大都已经抛弃了,大批使用低工资的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又没有保留安全工程师和安全员进作业班组的制度,又怎能不出安全事故呢?改革应当是改革与社会不相适应的旧制度,而是不抛弃久经实践考验的优秀传统。目前,电力工业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有些有喝了几天洋墨水,就自持聪明过人,对历史视而不见,或予歪曲。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良知对得起“经济学家”这四个字。我在西方取“西经”,为的是日后有一天可以回国以我所学报效国家。做一个有良知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