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网友讨论贴回放(按发言顺序排列)
kz:又是造假 唉
hnudhb:牛人啊!
200608: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yanqin7279:[转贴]李晓明个人简历
1955年12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新疆八一农学院,1988年获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6月获浙江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徽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安徽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省科协六届委员,省政府咨询委特聘研究员,省农科教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顾问。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副主编。1995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997年被评为省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blink183:造假~
难道是处罚力度不够?
抑或难以查处?
wanguangcai:明显是权势之争!
dabianlin: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老斌:7楼的楼主看见了权势,可看见了真理和正义吗?如果没有看见,建议您去配副眼镜!
cuibaoyu:Technilogy Time 这个杂志是有的。我看见过的,本人以性命担保。一些国外的杂志国内的期刊数据系统也未必能查得到。是不是权势之争,一些事情只有完全搞清楚了,才能下结论。
yanqin7279:各位大侠都是文化人,希望大家发表意见能够以事实为依据,就事论事,不要牵强附会、不要节外生枝......
yanqin7279:请教cuibaoyu大侠.你看见的是李晓明教授在Technology Tim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还是看见的仅仅是杂志?谢谢你提供的新信息!
wanguangcai:以下是引用老斌在2008-8-26 12:17:00的发言:
7楼的楼主看见了权势,可看见了真理和正义吗?如果没有看见,建议您去配副眼镜!
学点经济学方法论的证伪主义,就知道什么是真理;多做些实证研究,少来点价值判断,就知道什么是正义。
yanqin7279:还是真诚希望大家集中有关事实的讨论,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其实,证实和证伪都是需要的,最可怕的是在毫无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
从原贴的意思看,也是想弄清楚李晓明教授的学术成就记录是否存在造假,说的也是实话,文中交代的也是很清楚的,诸多检索系统(也不完全是国内的)和搜索引擎都查无记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就是对学术成就记录的证伪吗?其中倒也看不出有何权势之争,对事不对人吗。如果经济学人还有良知的话,相信对学术不端行为深恶痛绝,但也不能冤枉人、诬陷人。本楼主倒是希望大家证伪“涉嫌造假”之说,不过得拿出事实证据来,不应凭空猜测。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老斌:方法论只是一个工具,对真理的追求和正义的捍卫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学了点证伪主义就知道什么是真理,多了些事实抑或实证研究就知道了什么是正义,老夫希望包括经济学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教师不要在课堂上讲这样的话,否则会误人子弟的。实证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实证主义不只是只有证伪,而且现代经济学从来不把实证和规范割裂开来。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老夫言多了...
cuibaoyu:仅是就事论事
大侠就不敢当了,我仅是就事论事而已。我既看到了杂志,也看到了那篇文章。就象很多的国内期刊在国外也检索不到一样,同样的道理。
熙:吓??说什么的云里雾里的
yanqin7279:本楼主相信并希望LS所说是真实的,不过原贴所指有三篇外文文章,不知道LS的主指的是哪篇文章,还是三篇文章以及所有文献都看见了?如果不具体说清楚,人家还误以为你在为李晓明教授开脱和辩护,是不负责任地趟浑水呢,我想你也不想给人家这样的感觉和误解,你说是不是?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希望cuibaoyu先生能够提供权威的原文证据,或者把文章贴出来,或者告知如何才能检索到相关文章。
如果LS的主也能够相信我的话,就请给我的邮箱发一份复印件。
以诚相见,才能水落石出。
衷心感谢你再次提供新的信息。
yanqin7279:真诚欢迎大家发表对此事件的看法和观点。
路越走越长,真理越辩越明。
rose2004:学术造假出现新动向
将外文学术论文翻译成中文并稍加修饰后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是剽窃者惯用的伎俩,近年来学术剽窃出现了新的动向,就是抄家们将他人的学术成果翻译成外文在国外期刊发表,或者国内国外一文两投,以此为自己的学术履历增光添彩、招摇撞骗,为获取各种不正当利益增加学术筹码。
经查,安农大副校长李晓明所谓的三篇外文论文中,Research On Green-Agriculture And Its Developmental Strategy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一篇题为《绿色农业模式与发展对策探讨》文章的英文摘要的标题(Research on Green Agriculture Model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是几乎雷同,是剽窃造假还是偶然巧合?即使在国外发表了,是否是低水平的译作?目前无从知晓。从网友提供的李晓明个人简历看,李是该学报的副主编,利用审稿的机会“顺手牵羊”也是可能的。
从网友的举证事实和李晓明的工作性质看,以他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两年内在国外期刊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几乎是不大可能的。试想,中文论文都没时间写那还顾得上用外文整理自己的成果呀。以他的地位和掌握的资源,如果真的能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为什么不在国内中文权威期刊上发表呢?他这样做对他来说不合算呀,何况所谓的这些外文期刊都是些名不见经转的小刊物。合理的解释就是为躲避国内公众视线,降低造假的系统风险。
以上观点,纯属推测,真相如何,有待验证。
yanqin7279:[转贴]安徽有些人怎么就这么胆大包天,不服不行啊
此前,安徽有三位副省级党政领导干部以身试法被法办,如今被誉为象牙塔的高校也显得不那么圣洁了。这不,安徽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刘登义学术造假事件刚刚处理完毕,又爆出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李晓明剽窃造假事件,安徽有些人胆量怎么就这么大,简直是吃了豹子胆,胆大包天,不服不行啊。
不过,安徽媒体倒是显得很冷静,毕竟学术腐败问题不同于娱乐界的花边新闻,但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也不能缺少舆论监督啊。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者按: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网络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形成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违反学术道德为耻的良好氛围。
jiejie7280:同一篇稿子国内外用中、英文投稿是不算一稿两发的。Technology Time杂志档次不高,我google过也没有查到,但我也见过文章也见过杂志,这点,本人愿以性命担保。另外,崔是李的硕士研究生,他做的是李的课题(合作社科技局课题:合肥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这点我还是比较知道内情的,事情并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
我还想说的是:等事情搞清楚了,才能有发言权,才能下结论,否则,不能用所谓“有嫌疑”的方式向别人身上泼脏水,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yanqin7279这位大侠用转贴的方式来进行鼓噪,非常不负责任,如果一旦证明李是清白无辜的,你能负起毁坏名誉的责任么?那么李的损失由谁来负责?现在正值安农大校庆和领导班子调整的关键时期,非常怀疑yanqin7279这位大侠鼓噪的目的的纯正性了!
melanzhang:云里雾里的
aicjimmy:[讨论]原创的文章,中文投国内,英文发国外,算不算学术腐败啊
国内很少有人看ssci期刊,国外估计是不看中文的期刊的。
怎么办啊?
jiejie7280:这个不算一稿两投,且目前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aicjimmy:谢谢楼上的
wanguangcai:经济学季刊就明文写着,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可以发在外国的期刊上,但绝对不允许发再次在国内发表。
kkwei:暑假刚好有一个SSCi的期刊的主编来给讲课,就说了这种情况。他说至少应该有50%的不同,最好是要70%不同。不过楼主说国内很少人看SSCI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好一点的经管类期刊都是SSCI的吧。上面文章内容和思想也应该是最值得参考的。一共就200来种SSCI的期刊,可以说发SSCI比SCI还要难一点。
hhhlll:至少应该有50%的不同,最好是要70%不同。
谢谢楼上!句号再少一些更好,呵呵
yanqin7279:前些日有人愿意为李晓明教授的身家清白而献身,今天也有主拿宝贵的性命担保李晓明教授的无辜,LS的主还说本楼主给李大人身上泼脏水,并以"鼓噪"的政治罪名要挟,希望这位大侠不要开这样的玩笑,这好像也不是讨论问题的合适方式。本楼主只是想弄清事实真相,转贴是因为网上看见了李“赤裸裸剽窃他人论文”的举报,且亲自查对过原文,作了对比,从两篇文章对比结果看,剽窃的事实是清楚的、成立的,进而引起本楼主的好奇和关注,至于安农大校庆和领导班子换届,似乎与本话题以及本楼主并无太大关系。楼主不知道看过网上关于李晓明教授剽窃论文的举报和相关报道没有,如果没看过,本楼主不怪你,不知者不为怪吗。如果看过,还执意要担保李晓明教授是清白无辜的,并说本楼主不负责任,这样就不太合适了。有些话本楼主也不想说的太多、太重,因为本楼主不想也没有必要得罪各位大侠...不过,本楼主倒想问问,是不是因为有安农大校庆,国内的学术打假都要停止呀?是不是因为安农大校级领导班子换届,对某些人的不端行为就必须包容和饶恕,以保其平稳晋升或当选呀?
有见举报,本楼主转了贴,在客观上是在帮李晓明教授洗脱、洗清罪名,LS的主子以咬牙切齿的方式与本楼主对话,有必要吗?李晓明教授有否学术不端问题,也不是你我说了算?你发这样的贴子,天下人就一定会相信你某某无过呀?
还是那句话,本楼主主张讨论问题和发表意见要以事实为依据,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要把话说过了头,不要感情用事。
如果LS的主要我不说话,可以直接说,本楼主可以不说,没有必要给本楼主扣太多的帽子,本楼主收受不起。其实,本楼主真的也不想再说什么了!
jiejie7280:还是那句话:是不是像楼主所说或所转贴的那样,等事情搞清楚了,才能下结论,而不是盲目扣帽子,说什么“胆大包天、学术腐败”之类的。虽不是实名制,但在网上大家还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些责任的。我就是安徽农大的,还比较了解情况,本人仅仅就事论事,无关其他,说什么“前些日有人愿意为李晓明教授的身家清白而献身,今天也有主拿宝贵的性命担保李晓明教授的无辜”就有些夸张了。
wanguangcai:领导班子换届,典型的内部狗咬狗!
原来的学生为了讨好现在是领导的导师,帮忙写了论文。今天却成为已是领导导师仕途上的绊脚石!因为,政敌抓到了这个攻击的把柄!
所谓的追求真理,捍卫正义只是一个道德的幌子而已!但这个幌子也很厉害,如果反对它,则说明反对者道德水平低下。
所以,我的结论是狗咬狗!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道德审批完毕,退堂!
jiejie7280:李和《财贸经济》的《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的作者阮文彪教授都是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且两人关系有些特殊,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搞清楚再说吧。
sunddan:你说是安徽农大的,农大的事你了解多少?别忘了,你曾经只是农大的一名硕士生,别忘了,安徽农大是你的母校,你的老师不只有某某一人。
“云里雾里的
”
jiejie7280:楼上的搞错了吧?
wanguangcai:以下是引用jiejie7280在2008-8-28 16:36:00的发言:
李和《财贸经济》的《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现状分析与改革思考》的作者阮文彪教授都是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且两人关系有些特殊,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搞清楚再说吧。
我看非常简单:
阮文彪是李的得意门生,因为阮科研可能不错;而李芒于于政治,无心科研。于是二人合作谋求双赢,阮帮李写写文章,而李帮阮当上副院长,甚至院长。就这样,这在中国的高校太普遍了!
xianyan:真是个人才,为什么这样来定位二位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