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8-8-23 19:25:00的发言:我记得,费雪在<利息理论>中,说过这样的话:根据相对论,主观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就是事件,他开卷第一句话,又说收入是一连串事件,张五常对收入是一连串事件有过解释,在<经济解释>中。周其仁对收入是一连串事件,用产权的变迁,在解释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一系列文章中,也有过一个解释。
费雪又说,利息是收入的全部,张五常加上一句,利息是成本的全部,因为,成本是放弃的最高收入。根据费雪一般化的资本概念,所有生产要素所是资本,资本的收入都是利息,而经济学上,传统的解释利润是收入减成本,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收入减去生产要素的报酬,利润是二者的差。根据费雪,企业是没有利润的,因为所有收入,全部是成本。不会多出来的。以下是薛兆丰的观点:
“一块地,一个人,两种投入,种出大米。大米能卖多贵、就卖多贵。赚回来的钱,一部分是地租,剩下的全是工资。那利润呢?没有利润,永远没有。如果大米涨价了,赚的钱比以前多了,那多出来的不是利润吗?不是。如果赚的钱多了,那要么地租就得涨了,要么工资就得涨了,要么都涨,反正没有剩下的。经济学就是这样倒过来看的。
一家股份公司,有多种投入,也有多种产品。赚到的钱,首先要用来支付原料、工资、费用、利息、租金等等。剩下的不是利润,而是给经理人才支付的租金。再剩下的分红,也不是利润,而是给股东的风险费。各种投入会把产品赚来的钱瓜分干净,始终没有利润的地位。猫王一夜之间从货车司机变成天王巨星,赚来的钱也不是利润,而是他特殊资本的租金。”
上述观点,从费雪资本、收入、利息的角度讲是对的。要我看,逻辑上企业能争取的,只能是企业固定成本的上头成本最大化,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因为,利润是什么,我们不清楚,只能从会计的角度,知道利润的存在及大小,而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又不是一回事。经济学上,利润是什么生产要素的报酬呢?没有生产要素,就不会有报酬,有生产要素,就是相应生产要素的报酬,不是收入减成本的结果了。
这个让我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以企业为例, 资本->企业->利息 这个就是费雪的理解, 传统的理解也是面对相同的东西,只是名词不一样罢了,
如果按照费雪的理解,给企业出了一个难题,企业怎末知道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
我相信费雪的理解有他的道理,他这样解释,肯定是想推证什么吧?如果单纯解释上面的所谓资本->企业->利息现象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已经有解释了, 再有一个也可以,但是你还是没有超越人家的研究范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