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330 14
2014-12-12

愿意看到的和不愿意看到的

——马克思思维模式之检讨之二

巴斯夏的著名论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批评了许多人包括一些经济学家,他们往往在只看到该经济现象短期的效果和暂时的作用,只看到该经济现象的某一方面时,就对该经济现象做出评价,这样,他们做出的结论,便往往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片面的,是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巴斯夏就批评了当时的法国社会化主义者对机器作用的评价,法国的社会化主义者在工人中宣称,机器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工人失业,同时,也导致了没有失业的工人的工资也被压到了极低的水平,因此,机器的出现,对工人来说,就是极大的灾难。巴斯夏不客气地批评这类宣传的荒谬,巴斯夏说,这类的宣传,只不过是对工人的挑唆和煽动,是制造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妄图把人类拉回原始社会。巴斯夏说,人类发明了机器,用自然力代替了人力,用自己的智慧为自己赢得了进步,难道,只有毁灭了人类的智慧,才会让人类包括工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工人因为机器的出现,表面看他们失去了工作,但是,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和短期的现象,社会的发展需要克服一些暂时的困难,工人离开了原来的行业,很快会在经济的大发展以及因为机器的发明而带来的社会进步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除非工人懒惰,愚蠢,不愿意学习,安于现状,否则,机器的使用,给他们带来的绝不是灾难而是幸福。

巴斯夏对机器的使用排挤了工人的说法的批评,其实,更可以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理论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经济学论著中,不也是认为大机器的使用造成工人大量失业,造成了产业后备军,加剧了工人之间的竞争、压低了工人的工资水平吗?尤其是恩格斯,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表达的对机器排挤工人的看法,和法国的社会主义者竟如出一辙,真不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经济学方面,有多少超过他们所轻视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巴斯夏的《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其实很可以为我们检讨马克思的思维模式提供思路。套用巴斯夏评价法国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话,在马克思的部分理论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马克思在考察经济事实、做出他的结论时,似乎有些经济事实是他愿意看到,有些经济事实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和“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这一思维模式相比,马克思的“愿意看到的和不愿意看到的”这一思维模式则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积极的目的性。有些经济学家囿于个人经历、学识深浅,面对某些经济现象,不自觉地犯了“看见了看得见的忽略了看不见的”的错误,而对于马克思来说,有时,似乎则是他故意忽略了一些经济事实,并夸大了另外的一些经济事实,而夸大的事实,还能作为得出可靠结论的依据吗?

“愿意看到的和不愿意看到的”这一种思维模式,在马克思论述资本的积累这一经济现象时最为突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及其他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基本观点,不论是原始的资本积累,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积累,在马克思眼里,都只是掠夺的结果,来到世间的资本是血淋淋的,是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脏脏的血液,从头到脚都滴着肮脏的鲜血。可以说,在马克思眼里,人类的一部资本积累史,在社会主义没有实现以前,就是一部人类相互掠夺的历史,资本积累史就是人类掠夺史。马克思只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就是马克思在研究该问题时,只愿意看到他想看到的事实,而没有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事实。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作为具有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面对资本问题,原本可以得出和一般人的结论不一样的结论。巴斯夏说,很多普通人把“有害的效力归于资本,其后果可能是给渴望资本或拥有资本者的心灵中注入自私自利、铁石心肠和阴险狡诈”,一般人的看法如此,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的看法也是如此,这难道不是马克思不愿意看到某些事实而做出的结论吗?马克思似乎愿意看的事实是:在资本的积累中“在这些国家中,资本很难通过自然渠道形成。人们热切希望的都是用暴力和诡计向资本的创立者榨取资本。在那里,人们看到,一些人通过战争、公职、赌博、供给、投机、商业走私、冒险的企业和公共市场的手段大发横财。”马克思所论述的资本的积累史,不是同样充满了巴斯夏所批判的普通人眼中所看的这些场景吗?马克思作为经济学家,难道他真的不明白,资本的积累需要“远见、智慧和节俭。要想形成资本,就得预见未来、牺牲现在、对自己的欲望进行少有的控制,不但要抵制眼前的享受的诱惑,而且还要抵制虚荣心的刺激和公众舆论的随意性,公众舆论对无忧无虑和慷慨的性格总是带有很大的偏见的。还将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知道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在生产事业去掌握和征服大自然,特别需要具有家庭精神,不怕牺牲,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积蓄钱财,就是准备下一代的食宿、娱乐、教育、独立和尊严”吗?难道马克思真的就看不到一个人可以通过勤奋积累资本吗?难道马克思就真的只是认为,资本必然和贪欲、掠夺有关吗?作为经济学家,做出的结论,竟然和那些没有经过经济学训练的普通人一样,甚至更具有煽动力和迷惑性,这如果不用马克思在进行经济学研究时似乎“只愿意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不愿意看到他不想看到的”作解释,是不能说明马克思为什么能得出那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只是给它披上了经济学科学外衣的结论的!

愿意看的事实有助于自己的结论,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无助于自己的理论,作为经济学家,马克思一旦抱有如此的学术态度,并使之成为自己的思维模式,就会使马克思的某些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和准确性。不用做过多的思辨,我们就会看出,一部资本积累史,就是一部人类相互掠夺史这样的结论的偏颇和生硬。人类社会,掠夺是事实,但是,反对掠夺,自由的平等交换也是事实,为什么,作为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忘记了人类历史上平等自由交换的历史的存在?

同样,对于人类经济历史中的另一现象——自由竞争,马克思同样似乎按照他愿意看到某些事实不愿意看到某些事实的思维模式,得出了自由竞争加剧了工人的贫困,让人类重新退回到依靠丛林法则生存的野蛮时代、导致社会生产处于无ZF状态和社会经济大混乱的结论。面对自由竞争,马克思看到的似乎连表面的现象都不是,当巴斯夏在19世纪初说,在自由竞争的状态下, 在没有合作计划、没有一致安排的情况下,上百万的人口的整个城市(巴黎)的各种供应都有条不紊地得到了满足,整个人类社会的的需要都得到了比以前大得多的满足,整个人类社会都从自由竞争得到了好处,并赞颂这是一种“有序进行的智慧的神秘的力量”时,马克思却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大肆地批判自由竞争了,不知道,马克思本人是否从自由竞争中得到过切实的经济利益,是不是因为他个人在竞争中的失败导致了他忘记了竞争给全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更是在政治上方面的好处,而且这种好处还会因为自由竞争的存在而存在下去,并不因为他的反对而使人类取消了自由竞争这一符合人性的自然做法?愿意看到一些事实,不愿看到一些事实,往往会使研究学问的人,得出可笑和荒谬的结论,这还是需要论证的事实吗!

马克思作为大思想家,他的理论的真理性不容否定,因为,任何一位学者的学说,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真理的光芒,更何况马克思的某些学说建立在部分事实的基础上,虽然是部分事实,但谁也不能否定它是事实。可是,在部分事实之外,还有更多的事实,这些事实不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得出不太科学的结论。人的心智有限,本来只能看到部分事实,在本已有缺陷的基础上,再罔顾其他更多的事实的存在,这更是对“有限的科学”的“有限性”的轻蔑和无视!而这种轻蔑和无视,其实,也正是来自巴斯夏所批评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傲慢的偏见和无知的狂热”。

而当某个研究者在只愿意看到部分事实、不愿意看到其他事实的基础上得出他的结论,并把该结论当成绝对真理的时候,为了维护该结论的正确,自然的,该研究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他愿意看到的,他自然也愿意让别人看到!

学说建立在有选择的事实的基础上,为了维护该学说,自然“愿意看到的,不愿意看到的”,就变成了“愿意让你看到的,不愿意让你看到的”,思想的专制来自于哪里,不就是来自于让被管理者只能去看去听管理者愿意让他们看的和听的吗?正如巴斯夏在批评神权政治时所说:“接着,我(神职人员)应该杜绝对我的承诺的任何检查,为此做更多的事,因为追根究底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应该禁止人们追问缘由,至少对这一令人敬畏的神不许追究来龙去脉。……是的,就按野蛮人的办法来解决。寻求答案、质疑、甚至是闪过一丝的怀疑,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而一个建立在部分事实基础上的理论,一旦被人为地奉为绝对正确的东西,它一定会像巴斯夏所描述的神职人员一样,不允许而你们去看他不愿意让人看到的事实,因为人们看到了,他就无法再去欺骗人,愚弄人,无法借用该学说来巩固自己的私权和维护自己的穷奢极欲!历史提醒我们,一旦有人不愿意让你看到更多的事实,只让你看到经过选择的事实的时候,这样的人,就是在对你进行愚弄和思想专制!

愿意看到的和不愿意看到的,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方法和思维模式,是科学研究最要不得,但同时它更是一种活生生的事实存在。因此,作为后来者,在面对任何一个被奉为绝对真理不容冒犯的学说的时候,心里要想到的是,他到底隐瞒了什么事实,他为什么要隐瞒这些事实!

草作于20141212日下午 于从吾庐

后记:近日读巴斯夏的著作,三部公开出版的,已近读讫,收获颇多,巴斯夏的基本思想和亚当斯密、萨伊基本一致,都强调,在自由经济条件下,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强调社会的和谐,阶级的和谐,强调自由经济条件下,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他的劳务价值说,在价值学说中,更是独树一帜,边际价值说,只是提供了如何确定商品价值的方法,而他的劳务价值说,正确指出了价值的来源,价值只来自于人的劳务(注意不是“劳动”,劳动价值论一旦被强迫实施,就可能成为强盗理论,因为该理论只强调的单方定价,不考虑接受者的意愿),价值量的确定只能由双方交换劳务的比例来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2 20:41: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2 21:13:25
从马克思年轻到老年的著作来看,社会的一切都是他不愿看到的。所以,他在纸上耕耘着他想看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2 21:38:04
文章下载学习,并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2 21:55:36
金煊 发表于 2014-12-12 21:38
文章下载学习,并转载.
金老师,您客气,该我像您学习,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2 21:57:45
gao7100 发表于 2014-12-12 20:41
总体说马克思是机器发展也就是生产力的乐观主义者,他只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容纳和很好的驾驭已经发 ...
可惜,他的观点不太对啊!他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创造性破坏的威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