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济理论是我的爱好,不管会遇到多大困难和险阻,我都会一直向前,义无反顾。
支持、赞赏、佩服你。
你有灵性,有志向,有心胸,适合搞学术,也一定能搞好学术。
另,
提一些提醒和建议,而这些提醒建议完全可能是错误的,也属于老生常谈。
1,对任何人来说,搞科研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这是科研的例行公事,正常状态。
而出成果,从外部来看,从科研队伍的整体来看,属于侥幸、偶然、小概率事件。
当然,从个体的自身来看,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特别是到了高处,深处,会有孤独感,无奈感,空虚感。因为你会面对人类知识的许多基础,而这些基础的边缘,是一个模糊笼统的世界,是莫须有的。
你站在地球上,觉得很稳定,很踏实。你站在太空来看,这个地球飘浮在一片真空当中,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往哪里去。
你看一个苹果,它又甜又脆,红艳艳的,拿到手里还沉甸甸的。你深入到微观世界,深入深入下去,就好象,世界都在你的主观的虚幻的肆意的无知的想象的一念当中了,你啥都看不到,啥都不知道,你就瞎猜吧你,你就象1个月的婴儿,其实象胎儿,慢腾腾地蠕动在宇宙中,你的任何伟大或不伟大的思维,不过仅仅是二极管的一明和一暗。
2,对课程内的知识技能,对课程外的知识技能,对专业内和专业外的各种各样的各行各业的知识机能,
要急功近利,囫囵吞枣,过关即可,考试合格即可,拿文凭学历即可,能知道即可,能照猫画虎即可,能学着会用即可,能说会道即可,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精力内,对整个学科,有个大概印象感觉,有大局观,有一定居高临下,有内行的参与感。
3,博览世界人类历史社会,以及各种各样的各行各业的书籍资料,广种薄收,思路开阔,眼界开阔。
4,对于一些中心的核心的关键的古代近代或现代的知识技能,可以用短时间,也可以用长时间,去啃掉它们。
以上,都是必须的,必要的,但,都和科研创新是无关的。
5,对于词汇,概念,要精细,敏锐。
词汇,概念,是任何已有理论体系的基因,也是任何未来理论体系的基因。
在这方面的重视的习惯,在这方面的深刻的程度,决定着学术能力,学术前途。
6,科研的创新,在于发现的习惯,发现的能力,发现的“天赋”。
发现问题(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未来的),发现事实(无论是古老的,还是未来的),奠定了创新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头。
去发现,去创新------这必须立即进行,马上进行下去。千万不要先学习,后创新。千万不要先读书,后发现。
7,任何已有的人,已有的书籍论文,已有的知识技能,无论他们它们多么辉煌,多么正确,多么科学,多么智慧,多么伟大,多么厉害,都仅仅是你的导游,都仅仅是你的参谋。
作为你的导游,你的参谋,你要听从他们它们的。
你作为主帅,主人,无论你多么弱小,多么幼小,多么笨拙,多么无能,多么无知,多么落后,多么狭隘,你不能跟着导游参谋到处跑。不能听他们的。否则,你就变成了到次一游的游客、过客而已。
8,对自己,对他人,对所谓的事实、所谓的逻辑,要真诚,要忠实。这是创新的捷径,也是大道,正道。
但,要考虑人际关系,人情世故。
9,思维要开阔,思路要发散,左右要互搏,自身要分裂。
------意思是说,不要只有一种的思维,不要仅有一种的思路。而是要反省,肯定和否定并行,要兼容并畜,包罗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