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ABC理论及应用  
  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ABC理论
  埃利斯提出了ABC理论。该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情绪或不良行为(C)并不是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A)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造成的。ABC理论认为,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也就是说,事件引发了情绪,但真正影响情绪类型和强度的却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在非理性认知的影响下,人常常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把自己带入负面情绪之中。
  理性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宣泄可能会使我们一时感觉好一点。但长期来看,情绪宣泄并不能使我们下次面对同样的情形时情绪有所改善,反而还可能因此产生所谓的复情绪(即人往往对自己情绪加以解释而产生的第二个情绪),例如:
  ·因为生气而产生的罪恶感,“我发脾气实在是没修养”;
  ·因为自己愤怒而有的生气情绪,“我气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生气”;
  ·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而有的挫折感,“我为什么就控制不了我的脾气呢”。
  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想法,保持合理的部分,并对不合实际、不合逻辑的想法加以调整。
 
  挑斥技术——ABC理论的运用
  理性情绪心理学中有一项技巧叫做挑斥。挑斥是指在某件事情中,当我们的想法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或情绪时,采取措施来动摇自己的想法,从而使自己走出牛角尖的方法。挑斥的基本步骤为:
  接受你已经产生的情绪
  允许自己拥有负面情绪,不需要否认自己的情绪。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实在不喜欢自己失控的行为;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我不生气;但是我又是一个免不了有情绪的人。”
  接受拥有这些负面情绪的你
  虽然有这些负面情绪,但并不表示自己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这只是证明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了负面情绪,只要不十分在意,它就不会影响你。
  确定你需要改变的认知
  认知——下属不应该用这种态度对我,他不尊敬我。
  挑斥一:下属是因为不尊敬自己,才有如此态度的吗?下属的态度的确不好,但是他不一定是因为不尊敬我才如此表现的,他对每个领导都是如此。
  挑斥二:为什么我希望下属用心,他们就一定能够用心?下属不用心我当然失望,但用不用心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们不一定会考虑我的希望。
  挑斥三:如果我认为话多说几遍一定有效,有什么证据显示频繁的教训就能使下属改变呢?现在受挫的例子就证实了话多说几遍不一定有效。
  挑斥四:如果我继续坚持认为我的下属一定要用心、要尊敬我,结果会怎样?我一定能使下属改变吗?我这样坚持对我、对下属有帮助吗?
  改变你的认知——转换为合理的想法
  在经过上述几步骤后,我们可以将上例中的认知转变为:
  ·下属不一定就是不尊敬我;
  ·下属不会因为我生气就尊敬我;
  ·下属不一定会因我的啰唆而改变;
  ·我的下属有人性弱点,因此看不清道理,不了解我的苦心;
  ·我继续生气对谁都没好处。
  我们的想法依ABC理论的思路处理分析后,负面情绪的强度可以大大减低。ABC理论强调用“认知”来管理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学习运用这套理论来改变我们对事实的解释并且了解我们受挫的原因,以增加管理情绪的能力。
  (www.earm.cn/田成杰/ 2014-12-14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员工情绪管理》,余玲艳/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