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楼,我把禀赋对需求者效用的影响讲过了。
下面更关键的是,如何引入交易,把生产函数运用于两人世界的分析。
因为禀赋即含有交易价格会影响收入的意思,但禀赋本身如何产生还没有说清楚。
用更“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就是: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讨论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中的约束条件均为线性的预算约束,线性的约束条件表明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消费选择来影响价格。然而,假设一个人从事消费品的生产活动,那么生产阶段以后的交换机会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商品消费选择呢?
我们可以回忆起很多例子,包括微观的、宏观的、国际经济学、分工理论的。
但任何教材的所有这些例子,都会看到下面这个图:
(呜呜,刚才贴图贴错了,真丢人,没人看到吧。)
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消费者生产多少商品,就要消费同样数量的商品。但是,假设存在一个可以交换这些商品的市场,生产者一旦生产出来产品,就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交换,用自己的产品换取更多的他想要的商品。在这样的情形下,消费者将生产具有最高市场价值的产品,一般这种产品不是消费所需的商品组合,然后再将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交换以获得最大的效用。随着市场扩展,消费者可以达到图中的C点,C点的效用水平高于没有市场交换条件下的效用水平。(个人更为偏好C点,当然,个人也可以选择不进行贸易而仍在生产边界上生产。)通过分离消费与生产,消费者就可以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而不用担心他们是否只可以消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Fisher也持同样的观点。(Fisher Fans 要注意啦)
解释个人可借贷的资本市场的存在,使个人首先最大化财富,然后使个人重新调整消费,
在一段时间后效用最大化。该结论就是著名的Fisher分离定理。
这个模型可以通过引入一个代表价值的变量W来分析最大化条件,我去编辑一下公式。
广告之后回来。

[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9 16:49:3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