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426 35
2014-12-18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批苗实,觉得我这个人很没有同情心。那么我来简单说说我为什么批苗实。
我正在做的正是试图去澄清一些事实,让我们中间的一些新人(而不是让苗实)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首先来看看苗实最新的帖子:
“热心网友yanchongwang看到我的文章《理想争论协奏曲》后评论说,论坛部分对你口诛笔伐的人,不论出发点是真为你好还是纯娱乐,都是不好的。坚持自己的路,否则将无路可走,这是可以的,因为个人走的路是否正确,未来的事谁知道呢。但是对于当下的事,还是能谦虚就谦虚一点了,“老实告诉您,不谦虚地说,我的读书量之大,对学问的执着,以及对中国经济之理解,在国内外能够超过我的人,真的是相当相当罕见。”,也许您读的书的确很多,但这句话只怕过了。我苗实回复道,谢谢,我有些话说得确实硬了。不过,我有时候也是被逼无奈。可以说,他们纠缠我时间已经不短了,交流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他们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副居高临下教育小孩子的架势,甚至经常出语不逊,侮辱我的人格。直至现在,乃至未来,我还是那句话,侮辱我,没有用;欺负我,更没门。对于他们这类人,我不抱任何幻想。毕竟,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主动找事,甚至100%的时间里,他们的惯用伎俩都是不理解就人身攻击。”

这可以说是苗实最典型的帖子,苗实先生的最大问题在于不遵循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基本原则。
对于不赞同他的人,他的回应一般有以下方式:一、“谢谢批评,我会更加努力的!”二、“搞经济学不一定需要数学,也不一定需要实证”,然后开始说自己如何自学成才,如何历经磨难。请问,勤奋就可以不遵循学术研究和探讨的基本原则了吗?
对于他的所谓“大小经济学理论”,说不需要数学不需要实证也就罢了,但是,对于所谓的“新三元悖论”,他居然也说可以不需要数学!连苗实自己创建的“苗实”百度百科词条都承认,新旧三元悖论是在小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推衍或拓展的结果,可以说至始至终是围绕此模型进行探究和分析的。关于这个模型的论证,经典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有,在此就不再赘述。
但是请苗实大声的告诉各位坛友
你的所谓“新三元悖论”哪里有你所说的IS-LM-BP模型基础上的推衍或拓展?既没有公式也没有看到IS,LM,BP线,从始至终只看到区区几百字的论述,难道这就是你所说的十几年埋头苦读的成果?对于别人的质疑,你去推导一下IS-LM-BP模型来论证你的思想就那么困难?这么多的质疑,你一句“教科书上都有,不再赘述”就打发了?这就是你的研究精神?
我倒是猜想苗实先生根本不知道IS-LM-BP模型的推导,就更别提所谓的新三元悖论证明了,不然苗实先生怎么花费10个论坛币的天价求助
“新三元悖论”的简要证明并且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呢?,有贴为证https://bbs.pinggu.org/thread-589687-1-1.html

所谓的“新痛苦指数”是另一个佐证他“不一定需要数学不一定需要实证”言论的笑话。
苗实先生在连基尼系数都不知道怎么计算的情况下,甚至在指数的相关数据都可能得到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找来数据看看自己的所谓“新痛苦指数”是个什么玩意,一旦别人质疑,居然用“这是个常识性问题”来答复!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所谓理论进行阐述,反而是不断发起所谓的讨论,比如
(10万巨奖)求新痛苦指数之最佳评论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46099-1-1.html
(有重奖)“新痛苦指数”评论大赛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11894-1-1.html
特邀iooo 先生评价“新痛苦指数”https://bbs.pinggu.org/thread-1418102-1-1.html


请问基于以上事实的存在,本人批评苗实先生炒作是纠缠他吗?是出言不逊吗?是欺负了他、侮辱了他的人格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论坛内搜索“新痛苦指数”和“新三元悖论”的早期的相关帖子,看看苗实先生在一开始还算和谐的氛围下对各路质疑的回应方式,看看他的太极打的如何。


回到本文的主题:我为什么批判苗实?
理由很简单:我历来赞赏勤奋的精神,我也从不批评苗实的勤奋和努力,但我从不认为可以把勤奋和努力当成炒作的借口。当我看到苗实先生就凭借这样的学术研究精神和炒作方式“出名”时,当我看到在百度居然能够搜索到所谓的“新三元悖论”、“新痛苦指数”、“苗实”这些名词时,我就意识到有很多懵懂无知的求知者正在被这种信息所污染。我正在做的正是试图去澄清一些事实,让我们中间的一些新人(而不是让苗实)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很多人批评我(没有获得诺奖也不是大牛,所以)没有资格去批评苗实,或者说我没有同情心,或者说苗实就算不对但至少是勤奋的。我认为说这些话的人完全没有明白我在干什么。批评的资格不需要多么高,至少批评苗实这样的人不需要得了诺奖才行。同情心和勤奋也从来都不应该成为可以不讲基本学术规范的挡箭牌!

还有人以“互联网上误导人的信息还少吗”这样的理由来否定他人的努力。我想说,你自己不愿意做,也不愿意通过自己微小的努力来改变哪怕一个人,却指责别人的努力,是很可笑的事情。
经济学研究当然不一定非得用数学和实证,但最基本的学术规范,至少应该是:
当你发展一个核心思想包含了数学模型的理论,不应当不使用数学;
当你发展一个数据唾手可得的指数,不应当不去搜集数据验证。
后记:苗大师回复我了,参见:苗实:对“十批苗实”同志的友情回复
可惜我看到的仍然是一堆大道理,大概意思是:“理论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我们要有包容精神”
这就是苗实先生的一贯作风,从来不会在具体的学术问题上和你探讨,

他能够不知疲倦的说一千次“理论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是不会有哪怕那么一次去推导下IS-LM-BP,也不会有哪怕那么一次去搜集一下数据去看看他的“新痛苦指数”是个什么玩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18 20:57:00
本人是人大经济学院的学生,本校的这个论坛对于我来说惟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找到不少的好资料,至于什么思想碰撞、学术道德监督,纯属扯淡!所以对于某些东西笑笑就好了,楼主也不必不平啦,向人大的校训“实事求是”学习,好好做自己的研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8 20:58:18
xiaolongzi1991 发表于 2014-12-18 20:57
本人是人大经济学院的学生,本校的这个论坛对于我来说惟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找到不少的好资料,至于什么思想碰 ...
哈哈,我闲来无事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8 21:10:45
实事求是的前提之一,是容忍并提倡积极而健康的讨论场所,和百花齐放的氛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8 21:11:50
顶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18 21:16:48
苗是个梦想家,他已习惯了一边吃奶,一边说他是神。这种生活也很幸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