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DWII 发表于 2014-12-21 11:11 
我同意赫赫铭儿前半部分,它否定了马理论。
前面的12小时劳动力日价值与后面的6小时显然不是在相同的劳 ...
你这个509马甲其实很好笑,和所谓的赫赫铭儿那个马甲一样,靠注册很多的马甲来滥竽充数这个论坛。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在李嘉图那里已经说得很透彻。但是,李嘉图显然还没有马克思对数学精通。毕竟积分在那个年代是数学的顶尖水平而不是象现在这样是普通教育所应该了解的内容。
在李嘉图那里,作为产业资本的代表人物,其站在产品供给方的立场上,坚持产品作为商品时,其所需要消耗的劳动必须是以最困难的劳动——其实就是消耗劳动时间最长的劳动——作为产品劳动量的衡量标准。这里的“必要”是指“最困难”、“最艰难”、“耗费最大”。为了这个耗费最大,李嘉图将一切生产要素统一到了劳动上来,意即:如果没有劳动,这些要素本身就不存在,而所谓生产要素的不同种类不过是劳动的不同转化形式而已。其逻辑的彻底性达到了政治经济学的顶峰而无人能出其右。
马克思继承了李嘉图统一的逻辑严密性,但也看到了李嘉图的所谓必要劳动因其阶级立场局限而必然导致的局限性——李嘉图的必要劳动只是全部劳动产出的一个极限值状态。换句话说,李嘉图看到了木桶所能装的水量决定于组成木桶的最低一块板。但是组成木桶的,当然决不能只是这一块最低的板——如果没有其它板,木桶甚至不存在。于是,问题就不是多少水要被装进木桶的问题,而是木桶的组成需要消耗多少木料,而其中最短的那块板只是问题的起点而已。
在马克思那里,必要劳动作为一个定性概念必须通过量化表述来实现其意义。一如马克思卓越地用劳动力和劳动的判析出色地解决了劳动过程的不等价交换的可能性问题一样,马克思使用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全部必要劳动值域的术语。这里,社会的必要劳动当然是指能实现的全部社会价值。而必要劳动时间不仅是指所需要的最大耗费劳动量,也是指那些耗费较少但实现的劳动量。
如果有人以为不等高边的木桶或者说曲口木桶的高度就是每一块板的高度的算术平均,那么他不仅误解甚至错解了马克思的原意,其实也是显露了自己那种拙劣的数学理解能力。在概率论中,平均数有不同种类的区分,显然,质疑马克思,只会显示他自己的数学能力只有算术平均数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