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民 发表于 2014-12-25 09:16 
请注明出处,以便别人考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一些人认为“思维”(理论形式)是至高无上的东西,一经产生便是绝对的、正确的观点予以批驳。他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吗?在我们回答“是”或“不是”以前,我们必须先研究一下:什么是人的思维。它是个人的思维吗?不是。但是,它仅仅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个人思维而存在。如果我现在说,所有这些人(包括未来的人)的这种概括于我的观念中的思维是至上的,是能够认识现存世界的,只要人类足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出界限,那末,我只是说了些相当陈腐的而又相当无聊的空话。” 马恩全集第20卷第93页。
恩格斯明确指出,只要“人类足够长久地延续下去,只要在认识器官和认识对象中没有给这种认识规定出界限,”那么人类的思维(通过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就无可能是“至上”的即“顶峰”,而一定是不断丰富、不断修正、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个历史过程,它必然随着人类一起“长久地延续下去”。
恩格斯接着指出:“因为上述思想的最可贵的结论就在于它使得我们对我们现在的认识极不信任,因为就一切可能来看,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正是这两个“因为”教导人们不要把现存的任何一个理论(即人类思维存在的形式)看成是绝对的、不变的和顶峰的状态。
恩格斯总结性地说:“换句话说,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也就是说,所谓绝对正确的理论,是人们对现存“正确”理论进行“
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中实现的,即在怀疑、质疑、否定、修正、补充、丰富、继承和发展中实现的,所以,今天的理论之所以正确,那是今天的人们即后人,他们在前人的昨天“正确”的理论基础上对该理论予以不断地修正、补充、丰富、继承和完善才形成了今天理论的“正确性”。
最后,恩格斯捎带嘲弄口吻说道:“永恒真理的情况也是一样。如果人类在某个时候达到了只运用永恒真理,只运用具有至上意义和无条件真理权的思维成果的地步,那末人类或许就到达了这样的一点,在那里,知识世界的无限性就现实和可能而言都穷尽了,从而就实现了已经数出来的无限数这一著名的奇迹。”也就是说,人们竟然依靠“绝对真理”解决了数学上的“无穷数”了,为了说明这一点,我(xiaxt)举例说,“π(派)”就是一个“无穷数的解的集合”,据说已算到几千万位数字,当然随着人类延续,这个数字将会继续演算下去,没有终结点的。
恩格斯指出:“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者就象在天体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
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末,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不顾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的变迁而一味地偏袒某一理论,将该理论置于一种“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来诠释它、运用它和供奉它,就证明他本人既无知又荒谬。
恩格斯的论证篇幅较大,我在这里不一一说明,请你自己看看吧。《反杜林林》哲学篇——“永恒真理”这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