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191 8
2014-12-25

1.网络弹窗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民常用软件中,有弹窗广告行为的软件达1221个,其中每天弹出广告数量超过1000次的软件近500个。业内人士介绍称,由于网络弹窗对网民具有强制性,网民不能自己选择,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这种形式被很多网络公司普遍利用,有日益泛滥趋势,特别是手机APP上也出现越来越多的弹窗。从这一点来说,网络弹窗这种广告方式确实堪称“逼疯”用户的第一杀手。

2.广告邮件

随着电子邮件使用的越来越普及,电子邮件广告现在已成为使用最广的网络广告形式。电子邮件广告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廉、简单快捷、反应迅速、覆盖率高的特点,且广告内容不受限制。但那些未经同意发送的垃圾广告邮件很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平均每周收到6.5 封电子邮件(不包括垃圾邮件),收到垃圾邮件6.9封。

3.视频广告

在用户着急要看一篇视频时,需要等待60秒,这已经算是好的了,90秒、120秒这样“任性”的也有,啊?视频缓冲失败了?对不起,您需要再看120秒的广告!

4.看起来像内容的广告

在网页上,这种广告一般会出现在两个位置(一个是位于页头下方的条幅和页面右边的公示栏),通常会伪装成利率计算器、问卷调查或者与网页内容匹配的相关链接,诱使用户点击或参与互动。这种情况下,用户发现自己“受骗”时的抓狂自然不言而喻。

5.动画广告

网页上突然出现动画的广告(例如图中跳舞的女人),乍看之下很吸引人,因为这些广告常常是页面中唯一运动的元素。但这些广告也常常是低质量的,可能降低网站的可信度。用户如果频频遭遇这样的动画“冲击”,想不被逼疯也难。

6.植入广告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令全球观众真切地体会到了植入广告的威力,其实植入广告在网络中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去寻找,就回发现新闻报道中、视频小短片中到处都是。所谓植入广告,是指把产品及其服务具有代表性的视听品牌符号融入影视或舞台产品中的一种广告方式,给观众留下相当的印象,以达到营销目的。据统计,在今年热映的《变4》之中,植入广告的企业就达到了近20家,比前一部多出三倍。这让许多“变迷”感到担心,下一集的变形金刚会不会变成《威震天舒X奶之争》。

7.自动扩展的半页广告

这种半页广告位于页面内容的上部,打开后常常覆盖了内容,并要求访问者自己关闭。这种广告模式让用户的正常浏览遭到了干扰,被逼疯的感觉也是时常萦绕心间。

8.微信广告

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微信的普及,许多人的朋友圈成为了广告的“重灾区”。原本为分享生活点滴、了解朋友动态的设计,如今却沦为了批发、代购的“杀熟”平台,让人们心烦不已。

9.搜索引擎广告

想在搜索引擎上查点资料,可搜索的结果却全是广告,真正有用的内容没几个,这样的感觉对许多用户来说并不陌生,与之相伴的无奈与抓狂自然也不需多言。

10.手机顶部推送通知

许多人的手机平日里响个不停,看似是事务繁忙,但其实却是在被手机中安装的各种工具、APP发送的推送通知所骚扰。一解锁手机屏幕,看到满屏的推送通知,“被逼疯”的无奈立刻就涌上了心头。(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25 09:16:47
就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0:34:32
一品帅锅 发表于 2014-12-25 08:38
1.网络弹窗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民常用软件中,有弹窗广告行为的软件达1221个,其中每天弹出广告数量超过10 ...
还有那个“羊羊羊……”,就像有强迫症样,不念完十二生肖不会善罢甘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2:19:28
嗯! 不错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2:41:55
现在的广告越来越有深度了,有点那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5 15:28:54
极其讨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