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067 22
2008-08-23
郎咸平“二元经济”的缺陷
黄焕金
郎咸平最近在广西南宁针对房地产行业再次宣扬了他的“二元经济”论。他的观点被媒体作以下归纳:
“郎咸平认为,房子被大量购买,进而造成楼价虚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最微不足道的虚拟资金即老百姓手中的存款够多,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过冷的制造业的企业,不堪近年来投资营商环境的日趋恶化、无利可图,无奈地把手中应该投资本行业却又没有投资的巨量资金投放到过热行业如房地产业,这笔资金在四类虚拟资金中是绝对主力,因此楼价不可避免地被硬生生炒高了。而令人担忧是,当前这种局面极有可能持续下去,既然如今的宏观调控政策,依然对制造业等过冷部门不利,那么逐利的制造业企业家们就会继续延续先前的做法把资金转移到房地产等过热行业,于是房价也可能被再次推高。这便是郎咸平‘2008年楼市无拐点’的依据。”(摘自广西出版的《当代生活报》2008/8/21)
以上观点似乎顺理成章,因为,既然大量资金没有出路,其逐利本性自然会使它们将最具资产价值的房地产炒高。于是,郎咸平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一些行业越过冷,另外一些行业就会越过热。由此,郎咸平要推导出:由于制造业等仍然过冷,由于宏观调控对制造业不利,所以,现在的房地产应该仍然是过热的。但由于看到目前房地产明显过冷,不符合理论,所以郎咸平又抛出“打压论”,由于宏观调控对房地产构成“打压”,所以房地产业暂时冷下来,它不久将会上升直至重新过热。不过,宏观调控的“打压”并不是对房地产的价格管制或者实施某种禁止措施,它不过是通过经济手段而进行的调控,这样的调控,按朗咸平自己的“资金自我炒作”观点,完全可以由过剩资金击破。比如,对住房市场的调控无非是更严地控制银行的按揭贷款而已,而过冷行业既然有那么多过剩资金需要寻找出路,那么住房市场为什么还要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呢?它完全可以不需要银行贷款而将住房市场炒作起来嘛。
更进一步分析,我们从郎咸平自己所说的“打压论”中,也可以发现他的理论的问题。因为政府“打压”房市的主要手段无非是抬高银行按揭贷款的门槛,以部分抑制通过银行贷款的渠道去买房的需求。如果这种情况对房市构成重大作用,那么正好说明朗咸平的另外一条论断,即认为“老百姓的资金微不足道”成问题。因为,正因为老百姓对住房所产生的“真实需求”,才是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因素,而老百姓之所以对住房产生真实需求,那是因为他们手中积累了一些并非微不足道的储蓄,并且从长期来看,他们也能够通过不断的收入而养得起住房,因此,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房地产市场。但是,尽管并非微不足道,但老百姓的钱确实并不够多,因此需要银行的按揭贷款。而从银行按揭贷款的重要性与关键作用来看,老百姓的钱相对于房价来说,确实不够多。如果老百姓的钱够多,则政府通过按揭贷款而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就会失效,就不存在郎咸平所说的“打压”了。
在这里提到“真实需求”,那么必定有另外一些不算是真实需求的需求。比如郎咸平所说的“应该投资本行业却又没有投资的巨量资金”对房地产市场所形成的需求,应该被称为投资需求或者干脆称为“投机需求”。投机需求与真实需求都表现为对市场需求的拉动,但它们又有什么不同呢?投机需求是为了谋利而形成的需求,而这种谋利需求,又必须是“为卖而买”、“平买贵卖”,这样就注定它的需求是虚假的暂时性的,因为它在需求后的某个时间内,又会变成供给,从而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干扰作用。而真实需求则不同,它是为了消费而需求,它不会再释放到市场中,形成新的供给而冲击市场。因此,这种投机需求最终是依托于真实需求而存在的,因为投机需求的目的仍然是对真实需求的供给,而不是真正的需求,它的需求只是一种假象,一种手段,一种平买贵卖的手段。比如,投机者看到房价不断上涨的趋势,于是投资购买了许多商品房,待到房价上涨得差不多了,就出手卖出去,从而赚取差价。不难看出,投机者的这个行为包括两个互相关联的经济学意义,一个是他买房的需求是虚假的,这种需求最终仍要变回供给,并且往往是更高价格下的供给;另外一个意义是投机者的需求并不是最终需求,最终需求就是那些对住房具有纯消费的需求,无论投机需求转手了多少次,最终都要有纯消费需求作为最终的依托,如果住房还没有落到最终消费者那里,则它仍然象“击鼓传花”那样在各个投机者手中转来转去,并且其价格也越转越高。最终就要看最终消费者对价格的承受能力有多大,以接受这个过高价位的住房了。
那么,住房的最终消费者是谁?就是占人数最多的普通老百姓。每个老百姓的手中虽然没有多少钱,但他们人数众多,因此,如果他们对住房产生需求,就形成一个可以养活许多开发商、制造许多个亿万富翁的规模不小的房地产市场。而老百姓的这种需求之所以是真实需求,是因为他们要提高自己的居住条件,他们还不能象有钱富人那样,在满足自己的居住需要后,还有足够的钱去投机炒房,去“为卖而买”。而郎咸平的错误之处,就是忽视了老百姓的这种市场作用,认为市场只需要企业家们的过剩资金就可以形成出来。实际上,一旦老百姓对住房市场形成观望后,住房价格便开始见顶并不断下滑,而投机的最大特征就是“平买贵卖”,在它发觉住房下降后,便抛出自己手中的住房,从而抽身离开市场。因此,情况并非象郎咸平所说的那样,投机资金自己“硬生生”地炒高房价;如果没有老百姓的真实需求,那么投机资金不会进场来“硬生生”地自己炒作自己,因为它最终是要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来接盘的。就象人民币升值问题,人民币升值并不是由境外资金炒作人民币造成的,相反,这些资金是在看到人民币升值趋势后,才纷纷进场以炒作人民币,一旦人民币停止升值,则这些境外资金就会撤离。这正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情况。郎咸平据说是金融专家,不会不懂这个道理的。
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全世界有多少过剩资金,如果没有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就不会有投资(投机)资金进场炒作。所以,只要商品价格保持稳定,就不会招引投机行为与经济泡沫的产生。这个结论对郎咸平的“二元经济”论构成某种否定,因为他的二元经济论包含着资本“自我炒作”的意思,认为只要因某些过冷行业释放出过剩资金,那么这些过剩资金就会在某个行业自我炒作,推高这个行业的景气,并在互相的自我炒作中谋利。按这个观点,现在炒作人民币升值的资金为什么不一直炒作下去,而要退出呢?境外资金为什么要撤离中国?投机的实质与机制,是看到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后,进场以求平买贵卖,同时,投机会形成价格与需求之间的恶性循环,即价格上涨越快,投机需求越强烈,反过来,投机需求越强烈,价格上涨越快。由此所形成的泡沫在投机之下越吹越大,直到耗尽投机资金为止。而在耗尽投机资金后,价格开始下降,于是又形成另外一个恶性循环,即价格越下跌,投机需求所积累起来的供给就越迫不及待地释放出来,而投机供给释放得越快,价格下跌得就越快。这样,在价格一涨一跌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干扰与破坏,在投机上涨时期刺激起来的更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其正常的再生产活动受到原先储备在投机需求中的供给的巨大干扰,而无法正常进行,生产中断,失业严重,社会危机。
要搞清楚富人与穷人的关系,富人在生活上无论如何超脱于穷人,他们都是以穷人的生活作为他们的经济基础的。因此,无论房地产行业制造了多少亿万富翁,他们都源于“微不足道”的穷人的经济行为,一旦穷人的经济行为产生一些变异,则有可能迫使富翁变成负翁。因为,假如穷人们不再以他们的真实需求来托市,则投机致富者就会损失惨重。这种富人与穷人的辩证关系,许多人并不太了解。比如前年任志强放出无知狂言:他只为富人建房,穷人不要买房。他显然就不知道富人对穷人经济行为的依赖关系。富人的买房只是投机谋利,而穷人的买房才是真实需求,既然没有穷人买房,那么富人所买下来的房最终要投机给谁呢?所以任志强是很无知。没有士兵的将军不算是真正的将军,“光棍司令”毫无意义。同样,没有穷人的富人,并不是真正的富人,也不可能富得起来。
2008/8/2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23 10:32:00
  这样的分析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我觉得对于房价上涨的原因,即所谓的虚拟资金(投资资金)的投资原因,需要进行一点点的修正。
  投机的原因在于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而非源于直接的需求。直接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支撑房价的上涨,但并非需求就直接决定价格。供给与需求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而研究短期内的投机行为,则并不完全决定于需求与供给。但是,市场预期并不是一尘不变的,其会随时间变化。譬如,现在预期明年价格将上涨50%,后年价格将出现下滑;或者,预期明年价格将上涨5%,后年价格将上涨50%。因此,市场预期曲线导致了投资资金与投资时间的不同。
  我的概括如下:
  1.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市场预期=>投资资金
  2.市场预期随时间变化
  如果这样来理解房地产市场,可以发现其与股市有多少相同之处。只是,股市基本面由公司的业绩支撑,而房地产的基本面则是供给与需求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3 16:10:00

我的看法是:正常需求增大受到供给不足的作用而出现价格上涨,价格上涨招来投机需求,于是,便出现投机需求与价格的循环上涨,直至耗尽必要资源为止。当维持这种循环上涨的资源耗尽后,泡沫破灭,衰退与危机出现。而许多资金,就是被这种投机热潮吸引过来的。

因此,防止衰退与危机的关键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因为,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导致需求扩大后价格上涨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5 22:39:00
郎咸平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8 01:26:00
你的观点是:正常需求+供给不足==》价格上涨==》招来投机需求==》正常需求+投机需求+供给不足==》最后恶性循环==》危机出现。
我的问题是:如果随着恶性循环的不断加剧,在危机出现前,正常需求应该会随着价格的不断攀升而逐步减弱,同时投机需求在没有正常需求的根基下猝死,会不会出现供给反转为过剩呢?目前商品房入住率不足似乎就反映了这一现象:正常需求减弱,而投机需求挣扎在没有正常需求接盘的垂死边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9 19:18:00
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剩应该有垄断的原因在里面吗,我国的房地产也有垄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