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144 1
2014-12-27

本文转自华尔街评论财经网

华尔街评论讯 国泰君安日前发布宏观研判报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石油战争与保卫卢布。

以下为报告的第一部分:

1. 石油战争炮火纷飞为哪般

自2014年七月份以来,石油价格一路下跌,幅度超过50%,由石油价格下跌引发的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经济衰退,资本外逃等一系列问题引人关注。

回顾此次原油暴跌的始末,我们认为,供给冲击和产油国博弈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一般的经济学分析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另外,由于原油是美元计价,美元走强也是其中一个因素,还有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厂商行为,特别的,原油市场是寡头垄断的,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全球需求放缓和美元走强是原油、铁矿石、铜等大商品所共同面对的外部环境。但是在同一时期内,其他大商品的价格跌幅是10-20%,而原油是50%。因此我们认为需求面和美元走强可以解释原油下跌的10-20%,但是更大的一部分来自于供给冲击以及产油国的博弈。供给冲击主要是页岩油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远景预期,产油国博弈主要指的是海湾产油国在应对供给冲击下对其他产油国的挤兑,还有就是美国对俄罗斯的挤压。

页岩油技术革新,地缘政治缓解,原油供给增加。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页岩油岩气生产成本降低,产量持续上涨,美国原油产量由2008 年年初的500 万桶/日增长到现在的900 万桶/美日。美国页岩油的繁荣改变了世界石油供给格局,美国作为全球能源主要消费国家之一,从原油消费国逐渐向原油出口国的身份转变。页岩油生产从2008 年的不足50 万桶/日发展到了现在的400 万桶/日生产规模,并且预计未来在美国未来原油生产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目前页岩油生产商的平均生产成本在65-80 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维持当前的原油价格上,大部分页岩油生产商将无利可图。页岩油生产的边际成本,大约为30 美元左右,依然小于当前的原油价格,是页岩油生产商还能维持生产的主要原因。但长期来看,当前的原油价格将不足以维持页岩油厂商的持续性生产活动。美国11 月新油井开采许可证发放数量锐减近40%,可见当前油价对原油生产商的打击。

与此同时,随着伊拉克、利比亚等产油国地缘政治危机得到缓解,OPEC 原油恢复正常供给,2014 年第三季度,OPEC 原油生产为每天30.3 万桶,高于每日产油上限。因此,总体来看,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原油生产仍在不断增长,供求不平衡,是导致原油价格下跌的一个主要原因。

沙特博弈抢占市场,美国“阴谋”排挤俄罗斯。除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原油价格下跌也是产油国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页岩油的繁荣以及拉美等新兴产油国家的兴起,使得OPEC 原油生产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受到威胁,OPEC 国家通过“不减产”的决议,继续保持原油的高供给,压低原油价格,其目的一是可以打击页岩油生产商,压迫其破产;二是率先击垮生产成本较高的原油生产国家,从而重新抢占市场份额,夺回市场定价权。可以看到,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 原油国家,原油生产成本大约在40 美元/桶以下,而沙特的成本更是低达20 美元。与OPEC 这些低成本产业国相对的,是墨西哥、巴西、俄罗斯、美国等高成本的产油国,在当前的油价下,无一例外将承受巨大的亏损。沙特方面,屡次发表不减产的声明所释放的信号强烈,其通过石油价格战争来打击高成本生产商的目的也越发明显。

另一方面,美国坐看原油价格下跌而无动于衷,一方面是因为原油价格下跌对美国经济可以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未尝没有“借刀杀人”打击俄罗斯的考虑。受原油价格下跌和西方经济制裁的影响,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卢布大幅贬值,内忧外困之下,美国依然不忘伤口撒盐,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乌克兰的援助。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纷争可谓由来已久,乌克兰争端将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矛盾更加明显,如果此次陷入危机的是其他国家,美国“火上浇油”的态度未必会如此积极。

请耐心等待报告的第二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27 09:52:07
可有pdf 多谢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