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657 0
2014-12-27

    书摘:激励理论的基础


 

 激励是指通过对需求的满足和对行为动机的刺激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激励是指通过对需求的满足和对行为动机的刺激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励要全面分析、区分动机。同样的积极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对于员工不同的思想、工作表现、心理需求以及不同的情绪状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才能达到强化积极思想和行为的目的。找到合适的激励方式并不容易,管理者需要去认识员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如果困惑于找不到合适的奖励方式,可以去问问他的好友或家人。应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分析、判断其积极行为是在何种动机支配下产生的、想达到什么目的,再来决定是否激励、在什么场合激励以及激励到什么程度。

  激励理论的基础

  群体动力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他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提出了“场”理论,以说明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个人的行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即情景因素)的相互作用,即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关力量相互作用的函数,这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BfPE

  B是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是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也就是说,群体中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个人现存需要的紧张程度和情景力场的相互作用关系。可见,身处群体中的员工其工作动力不仅仅来源于个体,也来源于组织环境。因此,对员工进行激励是必要的。

  心理学家霍曼斯对不同群体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它们的共性。他提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的三个组成要素,分别是活动、相互作用和思想情绪(图略)

  活动:一个群体要存在和发展,必须进行各种各样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例如,生产班组要进行生产活动,研究开发小组要开展科研和新产品开发活动,一群关系好的朋友要经常在一起相聚。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满足群体内外的各种需要。

  相互作用:是指群体成员在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在行为上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相互影响,包括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沟通、相互交往和相互接触。

  思想情绪:在群体进行各种活动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成员一定会形成某种思想或情绪的反应,表现为人们的态度、心情、感受、意见和认知等。尽管个人的思想和情绪属于人的内心思想活动,它不一定能被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人们在活动和相互作用中的表现而被其他人感觉到。人的思想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各种活动和相互作用。

  因此,群体的这三个组成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要形成一个好的群体,管理者必须同时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国内外学者对激励的研究很多,也形成了各种激励理论的学派。可以说,任何一种激励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情绪。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我们将对员工情绪管理有重要影响的激励理论称之为“情绪激励理论”。企业中管理者对情绪激励理论的运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激励主要有外在激励和内部激励。外在激励是指工作以外的间接满足,如工资、劳保等。内在激励主要是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工作最容易令人开心。这是因为工作本身虽然不能直接给人以乐趣,但工作的性质却使人们要面对或参与一种具有挑战性并带有技能与技巧的活动,于是它便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烦闷的情绪就必须从自己的工作上着手,在其中倾注自己的热情、责任心与智慧,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充满挑战性与刺激性的活动。

  (www.earm.cn/田成杰/ 2014-12-27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员工情绪管理》,余玲艳/著,东方出版社2007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