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索洛模型的政策含义:
根据索洛增长模型,实现人均产量增加有三种途径:(1)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增加总产出;(2)提高储蓄率,使得人均资本存量增加,即资本深化;(3)降低人口出生率,降低资本的扩展化;
2.索洛模型的缺陷:
索洛模型假设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并且是完全替代的;而实际中,资本和劳动的替代是存在的,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在生产长期发展过程中,用资本替代劳动是必然趋势,用劳动替代资本却很少发生;索洛增长模型在假定经济中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性方面,往往与事实不符,对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少量的生产投入可能带来大量的产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条件及ZF政策失误等原因,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索洛模型假设稳态增长率是外生的,无法对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作出解释;许多学者认为,增长率的外部化是索洛模型在理论上最主要的缺陷;索洛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趋同性;而现实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很大,并且差距可能持续扩大,因此,需要强化有条件趋同的经济增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