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5103 23
2014-12-29

    2014年考研是12月27日-29日。这三天,是今天考研的学生应该记住的日子。《京华时报》报道说,教育部发布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去年减少6.5万人。这也是近6年来考研人数第二次下降。


    其实降得还不够,最好降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降到1980年代更好。这是因为,社会上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研究生。研究生扩招,是教育产业化的恶果,与人文教育只有表象而无实质性的联系。


     教育立国、科教兴国,与研究生扩招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


     研究生太多了,如蝗虫般泛滥,也如蝗虫般浪费资源。


     研究生由天之骄子中的骄子,滑落为人间就业的弃子。于是,人们看到,本科生找不到工作,考研;考研找不到工作,考博;考博找不到工作,读博士后;博士后找不到工作,回到原来的起点,找不到与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工作。


     美好人生的三十多年,读书就是为了找工作,为了找工作才不得不读书。多么美好的花样年华呀,多么美好的人生呀,就这样在被浪费掉了,消费掉了。这是把生命当球踢,可惜。


    考研,对于一部分人来说,走的简直就是一条不归路。学的越多,挣钱越少,挣钱越少,还死要面子,研究生成了挣钱少的遮羞布。对另一部分人来说,走的是一条充满风险的路,很有些杨子荣唱的共产党员,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味道。可杨子荣还打掉了座山雕呢,研究生们能打掉什么呢?哪条都布满荆棘,哪条路走出来,都是伤痕累累。还有一部分人来,他们考研只是缓冲,大一读完课程之后,就外出找工作了。这些学生在学业上几乎是没有什么进展,研究生毕业顶多也就算是一个学士后。


     当然,研究生毕业找到工作的,是绝大多数,只要不挑,找一个工作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找不到与专业相一致的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浪费了三年的学习时间。


     二十年前,人们一听说某人是研究生毕业,立即会高看一眼,二十年后,人们一听说研究生毕业,头都不抬。身边的研究生太多,多得扔下一块砖头能砸着好几个。遍地是研究生,资源没有稀缺性,供给大于需求,研究生的文凭能卖出一个白菜价也就不错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还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凯歌,到了二十一世纪,研究生们就不得不哼哼唧唧着命运改变知识的咏叹调了。没有钱,没有好工作;没有权,没有好工作。有钱,能找到好工作,有权,工作来找你。在社会结构固化与板结化的今天,以为拿着研究生学历的二板斧就能风风火火闯九州,无异于痴人说梦。

对于志于求学的学子来说,需要承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煎熬。考上研究生,也就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得需要生活,然后才是学术,如果生活得不到保障,哪有精力和时间搞学术呢?在一个世俗化时代,如果没有物质条件作保障,会有哪一个圣女会看得上搞学问的人呢?有多少研究生又能抵挡住物欲横流的世界呢?有多少研究生能抵挡住金钱拜物教的社会呢?有多少研究生能抵挡住权力拜物教的社会呢?


     甚至丈母娘的一句话,“没钱别娶我女儿”,也会让研究生彻底缴械投降。


     毕竟,康德的学术人生不可复制。毕竟,孟德斯鸠是出身于贵族,有钱有闲搞学问。毕竟,卢梭是个穷光蛋,但也需要贵夫人的经济支持。毕竟,马克思思想的和盘托出还得有恩格斯这个贵人资本家帮忙。如今的大部分研究人就没有这个好命了。为了搞学术需要物质上的保障,没有保障的学术,有几个学术圣徒能坚持到底呢?可以有贫困的哲学,不可以有贫困的人生。贫困的人生就是贫困的哲学也搞不出来。笛卡尔通过卖镜片来搞哲学的生活毕竟是千古奇葩。


    本来是来搞学术的,结果被学术搞了。搞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逃到乌托邦,那本来就是不存在的地方。逃到桃花园,已经无可耕之田。逃到女儿国,女儿国会觉得来了一个妖精,找打就得打。现实的利益,把搞学术研究生的脑壳,敲打稀碎稀碎。


     考研扩招,没见学术水平总体上提高,没见遍地朗朗读书声,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木然 : 考研也许是条不归路 _ 腾讯 · 大家
http://dajia.qq.com/blog/466332108361471?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2-29 17:33:42
看了此帖子,感觉研究生读的没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9 17:37:15
李攀 发表于 2014-12-29 17:23
2014年考研是12月27日-29日。这三天,是今天考研的学生应该记住的日子。《京华时报》报道说,教育部发布 ...
为了本身有能力胜任但学位不够不能得到的理想工作才去考研这才是非学术研究者考研的最正确的目的,本科生竞争中失败的人凭什么成为研究生竞争中的成功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9 17:48:19
这个问题还是一分为二的看吧。我觉得硕士博士除了继续搞科研以外基本都不算对口。学经济的进券商算对口不?学物理的进券商算对口不?到底能有多大的区别?我承认基础有差别,但绝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大,刻苦一点儿几个月就能恶补个八九不离十。
换个角度讲,为啥硕士博士在机会和工资上没有绝对的优势?不光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而是人们发现学历的高低不会在短时间内转换成产出的高低,既然硕士的产出跟本科生一样,工资是不会高出很多的。那么学历到底有什么用?首先它不会在短时间内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长期来看,读硕读博(当然,我指的是含金量较高的那种)的过程中,会培养一些独特的能力,这些能力很难在工作中得到,并且这些能力作为你综合实力的一部分持续地发挥着它的作用,不能仅仅因为专业和工作不对口就否定读硕读博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9 17:51:24
walqy222 发表于 2014-12-29 17:48
这个问题还是一分为二的看吧。我觉得硕士博士除了继续搞科研以外基本都不算对口。学经济的进券商算对口不? ...
有问题的是,找不到与专业相一致的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浪费了三年的学习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2-29 17:51:56
逆逆逆逆逆 发表于 2014-12-29 17:37
为了本身有能力胜任但学位不够不能得到的理想工作才去考研这才是非学术研究者考研的最正确的目的,本科生 ...
有问题的是,找不到与专业相一致的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浪费了三年的学习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