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居民具有不受到污染的产权,即企业不能随便排放污染,那么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就要考虑排污成本D
π=64q-4q2-(4q+q2)
dπ/dq=0
q=6
此时企业的利润为:180. D=60
企业和居民协商,协商什么?购买排污的产权!如果企业有排污的权利,那么,利润最优模型就是:MR=MC,64=8q,q=8
此时企业的利润为:256. D=96
显然,如果企业有了排污的产权,那么就可以多生产2单位,利润增加了76。但多生产2单位时,污染却增加了36!
(1)如果企业有排污的产权,那么其最优产量是8,利润是256,居民承受的污染是D=96.居民与企业协商的产量是6(为什么?显然居民的污染越少越好,但是,企业完全把D内部化后,最优产量是6),此时企业生产6的利润是64*6-4*36=240,利润减少了16,因此居民至少要向企业支付16,才能使得企业在q=6水平上生产。居民为此最多支付不超过36,因为当q=8→6时,D减少了36,如果支付超过36,加上q=6时候的D=60,与原来的D=90无差异!
(2)如果企业不具有污染的产权,最优产量是6,利润为180,D=60.居民与企业协商的产量是8(购买排污的产权,回到有产权的情形),利润变成256,D=96,因此企业为此至少支付36(D=60→96,增加了36,必须弥补),最多不超过76(支付超过76,净利润将低于180,还不如不要购买产权)
【(1)(2)就是科斯定理的运用,没有交易成本情况下,无论产权界定给谁,通过交易可以实现最优配置。】
(3)如果ZF通过税收进行控制的话,那么企业在由污染产权的情况下,增加的成本就是税收成本:
π=64q-(1+t)4q2
dπ/dq=0,(1+t)q=8
当q=6时,t=1/3
税收收入为qt=2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