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824 1
2015-01-10
论战争的经济意义及其如何被替代
2015.1.10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讨论了战争的经济意义。下面是我们师生共同的观点,也希望得到指导。
第一,战胜国可以获得巨额赔偿甚至扩大疆域,从而进一步增强实力。如俄罗斯的掠华,日本的侵华与占韩,等等。如美国对中东的战争多半与石油资源有关。
第二,交战国两败诸伤让第三方发战争财并趁机崛起,如英国十八十九世纪采取鼓励法德火并政策,美国在二十世纪初的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二战后美苏军备竞赛好了日德,也为原殖民地民族独立提供了机会。
第三,战争扩大国土面积,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从而促进了商品流通。如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征战,为欧亚商贸提供百多年的相对便利,如美国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内北方工业与南方农业的市场互补。
第四,强国吞并小国并建立大一统国家有利于抵抗“自然风险”,例如:中国的大一统让国家能在东西南北调剂丰歉余缺。
第五,战争还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乃至先进文明的传播,如拿破仑的征战对当时欧洲大陆推进启蒙思想、解放农奴就具有积极意义,鸦片战争对天朝重农业抑商业、重人文抑科学的落后做法具有颠覆意义。
第六,战争使得各国重视科技发明,如保鲜罐头技术是拿破仑奖励下的产物,如目前的核电是二战原子弹技术的民用化,等等。此外,军火生意及其竞争也促进了军事技术的进步及其民用化。
第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威胁促进了各国的制度改革、人才竞争,从而推进了生产力飞速发展,乃至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如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还有民国军阀混战时的大家辈出,如:新教改革后的罗马天主教实力衰落后的民族国家兴起导致的三四百年的欧洲混战,确实类似我国春秋战国。
诚然,总结说来,战争的确通过生死竞争促进了科技、文化、经济与政治的进步,人类在互相屠杀中人口急剧膨胀、人类在互相仇视中日益关系紧密、人类在彼此较量中日益合作。但是,战争在现在与未来还需要么?未来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会让人类集体自杀么?如果没有彼此的战争及战争威胁,人类的文明还会进步么?人类能走出生死竞争的动物式动力陷阱么?
我的回答是:第一步,人类进步必须从国家战争驱动走向企业市场竞争驱动,从国家对抗走向国家合作,从而通过世界市场下的企业竞争实现人才竞争下的科技进步。第二步,从生死本能驱动走向理性兴趣驱动。第三步,从理性兴趣驱动走向灵性艺术自动。中国要在理性驱动、灵性驱动的人类新文明中起带头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0 11:22:58
有点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