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循环转化系统,而这个价值大系统可以分解为四个相对独立的价值子系统: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和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其中,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建立在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之上,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建立在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之上,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建立在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之上。人类的进化过程不仅表现在机体功能的进化,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价值的进化,表现在价值循环转化系统的进化。植物和极低等动物拥有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较低等动物拥有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早期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拥有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只有人类才拥有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
一般的价值循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消费性价值投入过程,二是生产性价值投入过程,三是价值整合过程(即劳动过程)。其中,消费性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消费性价值转化为过渡价值的过程,生产性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生产性价值转化为过渡价值的过程,价值整合过程就是将消费性价值对于过渡价值的“节约效应”以及生产性价值对于过渡价值的“放大效应”进行整合起来,并转化为另一种过渡价值(或使用价值)的过程。人类的价值系统结构总图(或价值运行图)如下,它包括四个子系统: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
一、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
代谢性价值循环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食物类价值投入过程,二是价值整合过程(即代谢性劳动过程)。其中,食物类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食物类价值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价值整合过程就是将食物类价值转化的生物化学能以及食物类价值对于生理潜能的“节约效应”进行整合起来,并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
生理性价值循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温饱类价值投入过程,二是生理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三是价值整合过程(即生理性劳动过程)。其中,温饱类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温饱类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生理性生产价值(即生养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生理性生产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价值整合过程(即生理性劳动过程)就是将温饱类价值对于劳动潜能的“节约效应”以及生理性生产价值对于生理潜能的“放大效应”进行整合起来,并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
个体性价值循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安全与健康类价值投入过程,二是个体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三是价值整合过程(即个体性劳动过程)。其中,安全与健康类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个体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价值整合过程(即个体性劳动过程)就是将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对于劳动价值的“节约效应”以及个体性生产价值对于劳动潜能的“放大效应”进行整合起来,并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四、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
社会性价值循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人尊与自尊类价值投入过程,二是社会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三是价值整合过程(即社会性劳动过程)。其中,人尊与自尊类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社会性生产价值投入过程就是将社会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价值整合过程(即社会性劳动过程)就是将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对于使用价值的“节约效应”以及社会性生产价值对于劳动价值的“放大效应”进行整合起来,并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