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试刚结束,复试号角已经悄然吹响。个人见证过初试成绩不理想但通过精心准备复试成功逆袭的幸运儿,也认识一些初试成绩不错由于复试发挥不理想遭遇滑铁卢的失意者。鉴于复试的重要性,个人就经济学考研复试谈几个问题,希望对大家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复试的重要性
1.差额复试下,初试成绩高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2.复试权重越来越高,复试发挥突出可能成功“逆袭”。
二、复试时间
2014年,教育部于2014年3月18日公布“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随后各高校(除34所自主划线院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复试分数线,安排复试,复试录取工作一般从3月底到5月初接触。
考虑到2015年初试考试提前,预期复试分数线公布时间及复试录取工作时间也将提前,故建议考生提早准备。
三、复试内容
复试时间一般是2天。复试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笔试、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综合能力面试三大部分。
1.笔试
经济学专业理论课采用笔试形式,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复试笔试考题一般不难,但考题相对灵活,因此建议考生应系统复习所报专业参考书、相关期刊文章以及经济学热点问题等。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这一部分,各高校有一定差异,比如有的学校听力和口语放在一起考试。口语考试一般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英语对话,包括日常用语对话、专业英语对话等,考生应提前复习专业英语词汇。
3.综合素质面试
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一般由5位老师组成复试导师组,其中一位老师为主考官,还有一位为记录人员。面试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一般会问专业课相关知识和其他一些包括考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面试,导师会判断考生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以选拔科研潜质、真正适合读研的学员。
各高校由于具体要求不同,复试的特色和侧重点也不同,因此考生在复试前应该了解自己所报院校的复试规则,以及复试内容、参考书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
四、复试成绩计算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总成绩(各高校按照总成绩高低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由招生单位自定。
3.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复试准备工作
1.搜集、整理导师信息
搜集所报目标院校导师信息容易。但是,就复试来说,仅搜集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整理。
2.搜集复试专业课相关资料
复试专业课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复试指定参考教材、目标院校老师授课讲义、历年复试真题、相关期刊文章、经济学热点问题等。
3.搜集、了解所报院校复试相关信息
每个学校会公布复试分数线以及复试工作管理办法,了解复试原则(差额复试比例为多少)、复试时间、复试需要提供的证件、复试内容和流程、复试成绩计算等。
4.精心准备个人自我介绍和个人简历
每个学校复试都会要求考生先自我介绍(中文版和英文版),这个一定要认真提前准备好。除此之外,考生还要准备一份“清单”,包括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成绩和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