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Econlit 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大陆籍经济学者是谁?经济学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大陆高校是哪一所?
高校情况:北大居首,各校差别明显.
第一档高校是指发表的全部论文在200篇以上的学校,分别为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总共发表论文526 篇。清华大学370 篇。中国社会科学院365 篇。
第二档高校是指在100-200篇之间的学校。共有8 所,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189 篇),复旦大学(185 篇),中央财经大学(184 篇),上海财经大学(181 篇),上海交通大学(146 篇),浙江大学(138 篇),厦门大学(134 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 篇)。
第三档高校是在50-100 篇之间的学校。共有10 所,分别为:南京大学(95 篇),南开大学(93 篇),西安交通大学(86 篇),中山大学(84 篇),武汉大学(84 篇),华中科技大学(77 篇),北京师范大学(75 篇),西南财经大学(66 篇),湖南大学(51 篇),同济大学(50 篇)。
学者情况:知名学者有较强国际影响力
对中国大陆籍经济学者的统计表明,自该库有记录以来到2012 年,中国经济学者中发表论文总数超过30 篇的有4 人,分别为邹恒甫(39 篇),林毅夫(37 篇),钱颖一(32 篇)和蔡昉(32篇)。在20 篇到30 篇之间的有3 人,分别是白重恩(25 篇),李稻葵(22 篇)和龚六堂(20 篇)。在10 篇到20 篇之间的有5 人,为王一江(18 篇),黄海洲(15 篇),樊纲(11 篇),金碚(10篇)和朱玲(10 篇)。以上共12 人,占统计范围内的28 位经济学者的42%。其余的经济学者发表论文数量在10 篇以下。
上述数据来源于经济金融网,网址是:
http://economics.cenet.org.cn/show-1538-66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