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167 23
2008-08-31

242087.rar
大小:(9.13 M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PW_IJSDWE07_268-277_chinese.pdf
  • PW_IJSDWE07_268-277_English.pdf
  • L_W_JAE08_974-985_chinese.pdf
  • L_W_JAE08_974-985_English.pdf
  • P_W_EDS07_Chinese.pdf
  • P_W_EDS07_English.pdf
  • P_W_EMS07_407-415.pdf
  • P_W_EMS07_407-415_chinese.pdf
  • P_W_EMS419-428.pdf
  • P_W_EMS419-428_chiness.pdf
  • PW_IJSDWE05_314-325_chinese.pdf
  • PW_IJSDWE05_314-325_English.pdf
  • PW_IJSDWE06_25-36_chinese.pdf
  • PW_IJSDWE06_25-36_English.pdf
  • PW_IJSDWE06_315-325_chinese.pdf
  • PW_IJSDWE06_315-325_English.pdf


一稿多发是否应该弘扬?请看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的示范行为:

(1)“滇西北山区土地持续利用动态评价与分析”一文,首先发表于《地理研究》2006, 25(3): 406-414,而后又以“E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mountain areas of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China”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7,133: 407-415。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段落结构与文字表述完全相同,形式上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英文版中多了1幅研究区简图,即Fig. 1。其实,与中文版中关于研究区的描述完全相同。

(2)“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一文,首先发表于《地理学报》2005, 60(5): 798-806,而后又以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in a Rural Region of China” 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7, 132: 419-428。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段落结构与文字表述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形式上,把中文版中的表3和表4分别变成了英文版中的Fig. 4 and Fig. 5,但是其中表述的结果完全相同。

(3)“滇西北山区乡村产业结构与景观多样性的相关分析”一文,首先发表于《山地学报》2005, 32(2): 191-196,而后又以“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ndscape diversity: Correlation research”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2007, 14: 268-277。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段落结构与文字表述完全相同。与前两篇文章相似,在形式上的区别,就是在英文版中多了1幅研究区简图(即Figure 1)和2个简表(即Table 1 和Table 2),而中文版中的原表1依次变成了Table 3。

(4)“滇西北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一文,首先发表于《地理学报》2004, 59(4): 629-638,而后又以“Ecological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land-use change in China's southwest agricultural landscape”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2006, 13: 315-325。

(5)“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一文,首先发表于《地理学报》2003, 58(3): 363-371,而后又以“E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coastal areas: A landscape ecological prospect”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2006, 13: 25-36。

(6)“深圳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一文,首先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报》2004, 15(8): 1403-1410,而后又以“Landscape spati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rapid urbanization in Shenzhen, China”为题,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2005, 12: 314-325。

(7)“基于植被/温度特征的黄土高原地表水分季节变化”一文,首先发表于《生态学报》2007, 27(11): 4563-4575,而后又以“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land surface moisture based on vegetation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in Northern Shaanxi Loess Plateau, China”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8, 72: 974-985。

(8)“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一文,首先发表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40(1): 154-160,而后又以“The contribu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sustainable land use research” 为题,发表在《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7(尽管目前尚未正式印刷,但已经在线发表)。

上述文章的第一作者尽管不尽相同,但都是(或曾经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即责任作者)都是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教授。以上事实,请大家鉴别(详见附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31 11:46: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31 11:51:00
做学术道德监督排头兵无上光荣,支持穷追猛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1 12:59:00

一些教授、博导、校长、甚至院士的剽窃行为暴露以后,就拿学生作为替罪羊,结果往往是以对学生的处理而告终。譬如,某大学校长、院士的剽窃行为曝光后,就令其学生作出口头与书面道歉,然后再把学生开除。

学生何罪之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31 23:07:00

支持楼主行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00:13:00

应该逐出师门吗?让这些人流浪江湖。

中国的经济学实现"江湖制度"不知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01:12:00
都怪编辑审稿太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