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255 2
2015-01-19
     时评:遏制学术不端须双管齐下


■谷米

近日,北京大学世界历史专业博士毕业生于艳茹论文抄袭事件有了处理结果。北京大学发布《关于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有关情况的通报》称,于艳茹日前在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发表的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决定撤销其学位。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女博士抄袭行为北大没有姑息养奸,而是主动处理,以取消其学位的严厉举措显示了校方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态度。北大的此次做法值得肯定。

然而,北大尚且如此,那么在中国的高校乃至学术界,还有多少此类行为尚未被发现呢?

几年前,就有资深学术期刊编辑在《自然》上发文称:“中国某期刊检测出31%的投稿中有抄袭现象。”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基于软件分析的保守估计。当前国内学术不端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可见一斑。

对于学术不端,首先必须要加强惩罚的筹码,唯其如此才能遏制这种行为。其次,应对学术不端,学术界需拿出“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行动,找出其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全面改革。

一个基本素质过硬的学生或者科研人员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更须拥有过硬的品行。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其实反映了行为人本身品行教育的欠缺。但一直以来,我国重视培养人才的高水平、高能力,对其学术诚信、学术人格的形成却一直没有给予同样高度的重视,而这恰恰是一些人出现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想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关键是要吸取前车之鉴,加强后来者学术诚信、学术文化的培养和熏陶。笔者认为,只有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惩罚的力度,一方面从树立学术人的学术诚信入手,才能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遏制学术不端等行为的发生。

《中国科学报》 (2015-01-14 第1版 要闻)

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1536.s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9 17:33:52
Impossible in China~~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9 20:28:40
Interes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