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羹MBA英文市场的蛋糕英国《金融时报》
埃玛•博伊德
过去10年,中国不仅吸引着海外的大学生,而且也推出了越来越多的英文管理和金融课程。
根据总部位于美国的非盈利研究和信息机构——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留学生的第三大热门目的地。
该研究所所长的高级顾问佩姬•布卢门撒尔(Peggy Blumenthal)表示:“中国已成为一个全球教育中心。”他补充称,部分吸引力来自英文商业和管理课程的推出。
她补充称:“过去,他们首先必须学习汉语。”
中国吸引了全球430万留学生的8%,紧随英国(11%)之后。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研究留学的阿特拉斯项目(Project Atlas)最新报告,美国是最受青睐的留学目的地,占到留学市场蛋糕的19%。
2001年,当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首次开始编纂留学数据时,其列出的最热门的8个国家中都没有中国。
确实,中国推出的英文商业课程似乎在增多。今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深圳校区迎来首批本科生。深圳校区的本科生可选择经管学院开设的专业、理工科或人文社科类专业学习。所有学生都将接受英文授课,这所大学计划以后增设管理和金融专业的研究生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称,新成立的经管学院第一次招生就招到了5名国际学生。
就在此前,伦敦商学院(LBS)6月宣布,与上海复旦大学合作,从2015年9月开始推出管理学双学位硕士课程。复旦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位于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奥林商学院(Olin Business School)、BI挪威商学院(BI Norwegian Business School)、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高丽大学商学院(Korea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NUS Business School)等西方顶级商学院都有合作,与伦敦商学院达成合作进一步加强了复旦大学与西方顶级商学院的联系。
同样是在6月,有消息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约翰逊商学院(Johnson School)和清华大学合作推出MBA双学位课程。清华大学因与麻省理工学院17年的合作而闻名,还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联合推出了高管MBA课程。后者在法国、新加坡和阿布扎比设有分校。
类似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福卡商学院(Fuqua School of Business)与武汉大学在昆山组建的合作大学杜克昆山大学今年首次招生。昆山位于江苏省,上海以西。
杜克大学仿效了其他先行者,例如刚刚欢庆建校十周年的宁波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宁波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宁波诺丁汉大学的网站自豪地宣称,其硕士课程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学生。
其他商学院也在试水,但没有承诺建立完整的分校。
但随着英文商科教育课程的增多,人们对于授课的质量和内容感到一些担忧,对其长期影响也存在疑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外国商学院可能会冒品牌价值缩水的风险。”他表示,一些知名商学院建分校的做法,与法国时装品牌在北京或上海的富有地区开设专卖店的做法不无类似。
对外经贸大客座教授、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商学院(Southampton Solent’s School of Business)高级讲师迈克•巴斯廷(Mike Bastin)也认为,一些海外商学院应采用更具战略性的长期眼光,将目标对准二三线城市。
巴斯廷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在中国授课。他表示,海外商学院具备特别的优势。他表示:“在中国,人们对教育(特别是商科教育)非常重视,但对中国本土推出的课程严重不信任。”
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在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全球MBA排行榜上排在第17位。该学院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学生。作为中国ZF与欧盟委Y会(European Commission)于1994年组建的一所合办大学,这所自主管理的商学院还可以从最优秀的中国申请者中挑选学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务长苏理达(Hellmut Schütte)表示:“中国正越来越变成全球经济的一部分,志向远大的个人与外界沟通的需求正在上升。”他表示,中国需要其正努力鼓励的国际商业教育,推出英文教育既让海外学生受益,也让中国学员受益。
他表示:“外国留学生会将亟需的跨文化视角带入课堂,”他补充称,中文不是门学生们能用几个月就学会的语言。
然而,佩蒂斯教授指出,中国教育体制快速向国外体制靠拢可能会带来活力。“问题是,”他表示,“你能否在经济影响力分散化的同时集中Z治Q力?”
在巴斯廷教授看来,答案可能很有趣。他表示:“在没有推行Z治改G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拥有西方那种教育体制。”
高管课程即将蓬勃发展
海外商学院不仅对中国新兴的英文经管学位课程感兴趣,一些商学院还正针对中国对高管课程新出现的需求做出反应。
今年5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推出一门高管课程,名为“硅谷对商业、创新和领D力的见解”,专为中国G级领D人员量身定制。课程的授课地点在中国浦东G部学Y。
哈斯商学院院长理查德•莱昂斯(Richard Lyons)表示:“我正努力将伯克利哈斯商学院的长期声誉最大化。最终是要着眼于声誉。”他补充称,中国浦东G部学Y的学员具有特别的影响力。他表示,5月那期的学员包括“中国一些副B级G员”。
列在课程表之首的是可持续城市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和创业课程也颇受欢迎。
对外经贸大的客座教授巴斯廷认为,更多的海外商学院应准备为中国企业推出定制课程,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中国的低成本优势已受到侵蚀。劳动力成本一直在上升,因此你必须将目光转向创造性和创新,而你需要求助于商学教育来做到这点。”
他表示,正确理解这点的海外商学院将在长期获得不可估量的好处。
译者/梁艳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