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两者都不好用,如果非要用那么久用方案一。不用方案二的原因是:要正确理解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区别
最好是能用“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除以借款的年末年初平均额。但这种算法有较大误差。原因在于:
1.企业融资多元化的情况下,利息费用可能包含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债券利息、过桥资金利息、委托贷款利息等等
2.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是计入贷方,在企业有巨额存款的情况下计算出的贷款成本会偏低
3.一般在银行贷款会被要求额外做低风险业务,比如放贷2000万元,会要求企业存1000万存款,质押后再放1000万给企业,那么2000万贷款实际上背负了3000万贷款利息减去1000万存款利息的成本。
4.涉及票据贴现、保理、福费廷业务时,也会产生利息费用
5.存在利息资本化情况下,会导致计算出来的贷款成本偏低。
如果你拿不到利息支付的数据,用财务费用的话,误差更大,原因有:
1.银行的转账手续费也计入财务费用中,转账频率高的企业转账手续费总额也会高
2.如果有涉及外币资产或外币负债,那么汇兑损益也会计入财务费用
3.涉及融资租赁的情况下
当然,如果企业的融资结构较为单一,且无外币资产及外币费用,且转账手续费总额较低,且不涉及金额较大的票据贴现、保理、福费廷业务,且不涉及低风险业务,且不涉及委托贷款时,用财务费用除以借款总额的年初年末平均值是可以估算出借款人银行贷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