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变量:又称为自变量,即模型y=β0+β1*x1+β2*x2+u中的x1、x2,如:y代表工资率,x1代表受教育程度,x2代表工作经验,则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是解释变量(自变量);
2.被解释变量:又称为因变量,即模型y=β0+β1*x1+β2*x2+u中的y,如:y代表工资率,x1代表受教育程度,x2代表工作经验,则工资率是被解释变量(因变量);
3.随机解释变量:描述随机现象的解释变量是随机解释变量,如:在研究有效市场理论中,因变量是某一股票在t时刻的收益率,自变量是某一股票在t-1时刻的收益率,则该自变量是随机解释变量;
4.外生变量:模型y=β0+β1*x1+β2*x2+u中,与随机项u不相关的解释变量称为外生变量,即如果解释变量与随机项u的协方差cov(x1,u)=0、cov(x2,u)=0,则x1、x2是外生变量;
5.内生变量:模型y=β0+β1*x1+β2*x2+u中,与随机项u相关的解释变量称为内生变量,即如果解释变量与随机项u的协方差cov(x1,u)不等于0、cov(x2,u)不等于0,则x1、x2是内生变量;此时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不满足估计量的无偏性与一致性,因此需要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
6.工具变量: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引入工具变量z,工具变量z是模型的外生变量,即具有外生性,协方差cov(z,u)=0;同时工具变量z能通过对解释变量x1(或x2)的作用而影响被解释变量y,即具有相关性,协方差cov(z,x1)不等于0;比如:李子奈老师对于工具变量的作用有一个更为精辟的比喻,内生变量好比一个不会喝酒的老板,他如果要陪客户就必须要喝酒,这时他就找个秘书,秘书不是老板,他不能自己去单独陪客户,但他可以协助老板来陪客户喝酒,在这里秘书就好比工具变量,而喝酒就好比计算。秘书喝酒能力越强,老板陪客户的效果就越好,类似的,工具变量越符合外生性与相关性这两个基本条件,得出的参数估计量越精确;
7.控制变量:控制变量一般是在自然科学中才被提及,计量经济学中,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将其它解释变量的影响考虑到,起到了类似于自然科学中控制变量的作用。
请参考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现代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