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528 1
2008-09-02
中金公司-20080901-海外市场策略周报.pdf
242729.pdf
大小:(867.76 KB)

只需: 2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 09:15:00

基金经理们很后悔 私募基金经理回公募无门

时间:2008年09月02日 07:13:21 中财网
  "走了就别想回来。"中国证监会给那些投奔私募基金的原公募基金基金经理们定了这样一条规矩。近日坊间传闻,鉴于沪深股市持续低迷,有去了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想重回公募基金,但遭到了证监会的拒绝。
  当事人不做正面回答
  传闻中的主角是鼎鼎大名的深圳市星石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晖。而当记者将这一市场传闻告知江晖本人 时,他反问记者道:"这怎么可能呢?"仔细品味这六个字,其实江晖给出的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这个"怎么可能"既可以理解为根本不存在传闻中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碍于证监会的审核制度,江晖想回但回不了公募基金。江先生不愿意就这个"怎么可能"作进一步的解释。
  "老伯乐"否认传闻
  记者走访了传闻的另一方当事人---由英国摩利基金管理公司和中国粮油集团合资组建的、目前尚处于筹备阶段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
  林伟萌是摩利基金管理公司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未来上述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他向记者否认了江晖意欲回公募基金却遭证监会拒绝的说法,同时表示,筹备中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未曾向江晖主动抛出过"橄榄枝"。
  "是我让江晖当上了投资总监的。"谈起江晖,林伟萌不无自豪,并向记者描绘了其当年在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期间慧眼识英雄的一幕。"我把江晖约到了公司边上的一个小茶馆里见面,结果我俩一见如故、一拍即合。"
  林伟萌告诉记者,之所以两人约在小茶馆见面,是因为当时的湘财荷银基金里已有不少华夏基金跳槽过来的人,江晖当时在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高级基金经理一职,不想让他以前的同事看到。
  林伟萌高度赞扬了江晖的才干,并称其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前瞻性。后来,江晖比林伟萌更早地离开了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那是因为不满股东们整天在那里"搞事情"。林先生表示,江晖的离开并非对自己的"背叛",并称江晖是一个很友好的人。"我们的私人关系很好。"林伟萌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俩还通过电话。
  私募中最没危机感的人
  林先生告诉记者,江晖管理的星石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业绩很好,在私募基金中名列前茅,"他应是所有私募基金中最没有危机感的人"。
  林伟萌并没有夸大其词。数据显示,尽管沪深两地股市迭创新低,但江晖管理的星石所有7期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今年全部实现了正收益。这样的骄人业绩,令公募和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望尘莫及。
  "在公募基金接受了长期的严格风控训练的基金经理们,到了私募基金以后往往表现得得心应手,业绩优异。"林伟萌这样为江晖的成绩作了总结,并指出从成绩单可以看出,今年江晖的私募基金对行情的判断十分准确,基本上一直保持了空仓状态。
  熊市私募经理欲回公募
  林伟萌同时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确有之前投奔私募基金的原公募基金基金经理想重回公募基金,但他强调"不是江晖"。
  林先生向记者解释了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想重回公募基金的缘由。"公募基金按基金规模收取管理费,即使行情再差,管理费一块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而私募基金的管理费归信托公司所有,基金管理人靠的是业绩提成,遇上这样的大熊市,即便实现了正收益,但只要达不到客户的预设目标,也只能是颗粒无收。"
  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说,去年或更早一些去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们如今很后悔,不少人萌生了重回公募基金的念头;但苦于证监会的用人政策,只能在私募基金里硬撑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