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1855 0
2015-01-24

第七节  价值观的动力特性

价值观的动力特性是指价值观在其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变化特性,主要包括稳定性、细致性、独立性、偏好性等,由于价值观是人对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因此价值观的动力特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率的变化特性,通常情况下,有什么样的价值率变化特性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动力特性。不过,价值观的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事物价值率的变化特性,并对事物价值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反作用。价值观的每个动力特性都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价值观的同一动力特性在某一场合可能会产生好作用,在另一场合可能会产生坏作用。

一、价值观的稳定性

1、价值观稳定性与价值率稳定性价值观是人脑对于事物价值率的主观反映,因此价值观的稳定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事物价值率的稳定性。人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真实价值,就应该使其价值观的变化速度与事物价值率的变化速度相吻合。如果人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大于事物价值率稳定性,他就不容易根据事物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通常表现为思想僵化、行为保守等缺点;如果人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小于事物价值率的稳定性,他就会过分频繁地、过度敏感地变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目标,通常表现为见异思迁、意志薄弱等缺点。这两种倾向都有一定的危害性,都会降低人的行为价值率。只有当人的价值观稳定性等于事物价值率的稳定性时,他的行为活动才能达到最高的价值率。

2、价值观的稳定性与价值观的灵活性。价值观的稳定性与价值观的灵活性是一对矛盾,各有利弊,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稳定性较高的人往往容易成就大事,也容易酿成大祸、铸成大错;价值观灵活性较高的人往往胸无大志,但现实的生存能力较强。

3、正确处理价值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要想正确处理价值观稳定性与价值观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对于高价值层次的事物(如荣誉、自尊和社会形象等)应具有较高的价值观稳定性,对于低价值层次的事物(如饮食、服饰、用具等)应具有较高的价值观灵活性。

二、价值观的细致性

1、价值观细致性与价值率细致性人对于价值关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当事物价值关系的变化十分微小时,人就无法进行感知和分辨,显然,人所能感知和分辨到的价值率变化的最小值(即价值率的最小变化值)构成了价值观的细致性。价值率变化的细致性在根本上决定着价值观的细致性(或敏感性),人为了更准确地认识和反映事物的真实价值,就应该尽可能地对价值率的细微变化进行关注并产生相应幅度的价值观,即应该尽可能地使价值观的细致性与价值率变化的细致性相吻合。

2、细腻型价值观与粗犷型价值观:细腻型价值观的人对于事物价值率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并且反映强烈,但他们对于事物价值率巨大变化的反映却是不准确的和模糊的;粗犷型价值观的人对于事物价值率的微小变化反映迟钝,只对事物价值率的较大变化有所反映,但他们对于事物价值率的巨大变化的反映却是准确的和清晰的。

三、价值观的独立性

1、价值观的独立性与价值率的独立性。如果一个人处于相对封闭或相对自主的环境里,其事物的价值率就不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价值观也将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处于相对开放或相对依赖的环境里,其事物的价值率就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相对依赖的状态,那么,这个人的价值观也将处于相对依赖的状态。

2、主见型价值观与依赖型价值观:主见型价值观的人具有很高的价值观稳定性,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难于接受他人不同的价值观,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依赖型价值观的人具有较低的价值观稳定性,容易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容易接受他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在乎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容易受社会潮流的影响。

四、价值观的偏好性

1、价值观的偏好性与价值率的偏好性。如果一个人由于某种特殊的能力、特殊的品质、特殊的环境条件、特殊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对于某些事物特殊的偏好(如喜欢、爱好、兴趣),使某些事物的价值率出现异常的变化(即价值率的偏好性),从而构成这个人相对于他人的价值观偏好性。

2、正确看待价值观的偏好性。价值观的偏好性是指人对于某些事物的特殊强烈的、相对稳定的选择倾向性,包括人对于事物的特殊态度、特殊原则、特殊看法、特殊欲望、特殊行为取向等。正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价值观的偏好性,人们才能各自拥有并发展不同于他人的能力、素质和特长,才能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的互补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