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401 10
2008-09-03
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 <p></p><p>目录</p><p>《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 3</p><p>一、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3</p><p>二、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现实问题. 5</p><p>三、《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体系结构. 7</p><p>《 资 本 论 》 的 研 究 方 法. 10</p><p>一、确定逻辑起点的方法. 11</p><p>二、科学抽象的方法. 12</p><p>三、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13</p><p>四、历史的和逻辑的相统一的方法. 14</p><p>五、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15</p><p>六、辨证的叙述方法. 16</p><p>劳  动  价  值  论. 17</p><p>一、当前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7</p><p>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8</p><p>三、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20</p><p>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价值理论的主要区别. 22</p><p>《资本论》中的货币金融理论. 24</p><p>一、货币的本质. 24</p><p>二、价值形式的发展. 25</p><p>三、货币的职能. 27</p><p>四、货币流通. 27</p><p>五、借贷资本. 28</p><p>六、虚拟资本. 29</p><p>七、资本主义信用. 29</p><p>八、国家信用. 30</p><p>九、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 30</p><p>十、利息和利息率. 31</p><p>十一、世界货币. 31</p><p>剩余价值理论. 32</p><p>一、剩余价值论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33</p><p>二、剩余价值论发展的依据. 38</p><p>三、剩余价值论与对我国现实的新认识. 42</p><p>资 本 积 累 理 论. 47</p><p>一、第21章:简单再生产. 47</p><p>二、第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51</p><p>三、 第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56</p><p>四、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 60</p><p>工 资 理 论. 61</p><p>一、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地位和意义. 61</p><p>二、工资理论的结构. 62</p><p>三、工资的实质. 62</p><p>四、计时工资. 65</p><p>五、计件工资. 66</p><p>六、工资的国民差异. 66</p><p>七、有关《资本论》第六篇工资理论的若干争论问题. 67</p><p>八、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研究和主要观点. 68</p><p>九、马克思的工资理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意义. 69</p><p>十、深化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若干方面. 69</p><p>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 70</p><p>第一节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运用的方法. 70</p><p>第二节 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问题. 71</p><p>第三节 资本周转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的核心问题. 74</p><p>第四节  探索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的实用性. 75</p><p>马克思的《资本论》与《经济学手稿》. 78</p><p>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 80</p><p>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概貌. 83</p><p>三、研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意义. 88</p><p>利润平均化和生产价格理论. 89</p><p>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本原理. 89</p><p>二、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关于生产价格问题的争论. 91</p><p>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均利润率规律正在为自己开辟道路. 92</p><p>四、对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体会. 93</p><p>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理论. 97</p><p>《资本论》第五篇的研究对象和整体框架. 97</p><p>一、生息资本是一种派生的资本形态. 98</p><p>二、利息和利息率. 99</p><p>三、信用和信用制度. 101</p><p>四、股份资本. 102</p><p>地 租 理 论. 106</p><p>导    论. 106</p><p>一、马克思级差地租地租理论及其矛盾. 108</p><p>二、马克思的绝对地租理论及其存在的矛盾. 109</p><p>三、地租新论. 110</p><p>四、新的地租理论的启示. 115</p><p>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116</p><p>一、《资本论》第三卷关于商业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基本原理. 116</p><p>二、由商业资本理论引发的几点问题. 120</p><p>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总结. 124</p><p>一、《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科学巨著. 124</p><p>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论》的理论框架. 124</p><p>三、如何评价和运用《资本论》. 128</p>
243096.rar
大小:(183.77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资本论》学习参考资料.doc

<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3 09:03:00
这是一个错误连篇的著作,人们不要上当。还是读原著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4 17:02:00
这是那所大学提供的?希望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 21:02:00
[em17][em17][em1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1 21:30:00

《政治经济学创新与西方经济学批判》目录

用这本书作为《资本论》的参考书挺好

目录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千年伟人马克思

    第二节  著作等身不夸张

    第三节  卷帙浩繁《资本论》

第四节  再生产公式之谜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批判

第三章  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

第一节  价值规律

第二节  剩余价值规律

第三节  生产价格规律

第四节  均衡价格论批判

第五节  边际效用价值论批判

第四章  货币回流规律

第一节  伟大的发现

第二节  货币回流规律

第三节  棋盘式平衡表的完善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批判

第五章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

第一节  四个分部类棋盘式平衡模型

第二节  瓦尔拉定理再现

第三节  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

第四节  社会分工理论

第五节  国民经济经济部门平衡模型

第六章  同步等比增长规律

第一节  完整准确地理解再生产公式

第二节  四个分部类简单再生产平衡表

第三节  四个分部类扩大再生产平衡模型和平衡表

第四节  反证同步等比增长规律

第五节  牛顿定律再现

第六节  五十年的增长实践

第七节  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质疑

第八节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批判

第七章  关于固定资产的几个问题研究

第一节  固定资本的特殊回流

第二节  固定资产应该是中间产品

第三节  折旧基金不是积累基金

第八章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九章  经济周期

第一节 再生产周期

第二节 经济周期 

第三节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批判

第四节 萨伊定律的错误所在

第五节 乘数原理的错误所在

第六节 加速原理的错误所在

第十章  总再生产过程

第一节  加入商业

第二节  加入银行

第三节  加入绝对地租

第四节  加入财政税收

第五节  加入地区和外贸

第十一章  再生产平衡表的应用探讨

第一节  在计划中的应用

第二节  在统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在会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五节  在清理三角债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再生产平衡表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康替龙的三角交换关系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表

第三节  马克思代替魁奈的表

第四节  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

第五节  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表

第六节  约翰森的CGE模型

第七节  斯拉法的价格理论

第八节  董辅礽及董氏模型

第九节  经济学家家谱

第十三章  想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一节  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第二节  与再生产平衡表相关的奖项

第三节  想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由

第四节

第十四章  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建议

    第一节  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二节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第三节  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

第四节  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学

附录:专家评语

关于杨斌林同志《再生产平衡表研究》一书的意见   赵曼

一本颇有新意的专著                           戴武堂

关于杨斌林同志《再生产平衡表研究》一书的意见张怀富

致杨斌林同志的信                             颜日初

第一版序一                                   王成稼

第一版序二                                   张海晏

一部精心创作                                 魏埙

一部富有实践新意的佳作                沙全一

致杨斌林同志的信                             何干强

 

 

鸣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 21:33: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16 16:09:33
谢谢啦,正好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