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2316 4
2015-01-30
最近学习OKR目标管理的课程,同伴给我推荐《How google works》这本书怎样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30 17:30:25
我完整阅读过的英文书籍没超过20本,其中大部分还是教科书,但Eric Schmidt(Google前任CEO)和Jonathan Rosenberg(前任产品副总裁)合著的《How Google Works》绝对是一本让我有冲动想翻译给大家看的书。无奈最近几年忙于明道早期,惭愧精力不济,只能有待同道中人了。我这么说,算是一个号召吧。

两位领导人在Google的独特管理实践,他们各自不同的背景,与两位杰出创始人,以及一群Smart Creatives(这是本书对典型Googlers的一种描述,难以翻译)的十年协作,带给读者难得的信息和经验,书中披露的Google幕后故事能够给科技创业者带来极有意义的启发。这其中包括早期PageRank算法的诞生,及其与其他搜索引擎产品相比较的技术和理念优势;Google商业化(AdWords)的离奇故事,自发创新的Gmail的诞生,退出中国市场时鲜为人知的事实,近两年面对Facebook竞争压力下,催生Google+的故事,还有造就出无人驾驶汽车,Project Loon的Google X。
书中还介绍了Google从创办初期就形成的管理行动案例,包括管理层的TGI Fridays聚餐会议,以Demo为核心的ideation过程,20%自由工作时间的实质,”Don’t Be Evil“企业价值观的起源和作用等。


但是两位并没有仅仅向读者讲述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在故事背后,无比诚恳和透明地向读者阐述了Google十五年积淀的企业文化,战略形成,人才理念,独特的共识决策模式和Google对创新的理解;他们还特别花费笔墨讲述了创业企业内部沟通的原则。每一个章节都贯穿了Google的重要史实,有趣的细节和背后的颠覆性管理理念;几乎每一段都是和传统管理观念的Battle,但你一一读来,心悦诚服,因为作者真正站在了这个时代,甚至更加未来的时点为管理实践者描绘清楚了一个必然的清晰趋势。这些管理变迁的实践不仅对科技行业是必然,对所有其他行业来说,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即使在中国的TMT创业者,也会觉得他们描述的环境和趋势是实际和入世的。

本书的最后一段,是我特别难忘的,在这里,Eric感叹时局,畅想未来的颠覆和被颠覆,我就把这段翻译给大家吧。

“我们两人对一切的变化力量也无法免疫。除了所有我们学到的和被迫学到的东西,还有太多事情我们依然懵懂。即使我们始终努力站在技术的潮头,密切注视着它在怎样冲击产业,我们永远无法像下一代Smart Creatives那样准确抓住机会。

“我们出生在用固定电话去电影院约会的年代,那时候约会还叫Date,而不是Hanging out,宽带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更大尺寸的信箱”。我们每天都看到那些神奇和自信的年轻人来告诉我们哪些会发生,哪些会改变;即使是到了做决策的时候,他们来告诉我们的次数和我们指令他们的次数几乎一样的多。这就是我们的命运,被一波又一波的Smart Creatives包围。

“我们可以确信,除了他们以外,一定还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人正在试图把Google扳倒,也许他们会失败,但也许不会;也许在某个车库,寝室,实验室或者会议室,一位勇敢的商业领袖正在集结一小群Smart Creatives,他们也许正读了我们这本书,用我们的想法来创建一家企业最终让Google出局。很讽刺是吗?但商业上哪有永远不倒的企业?

PS 以上是任向晖对这本书的书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 10:36:37
谈熙妍 发表于 2015-1-30 17:30
我完整阅读过的英文书籍没超过20本,其中大部分还是教科书,但Eric Schmidt(Google前任CEO)和Jonathan Ro ...
谢谢推荐……不过,任向晖是谁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5 17:38:48
【推荐这篇文章,可以在看How Google Works时,参考以及形成自己的观察!】

腾讯科技讯

达赖厄斯-拉厚提法德(Darius Lahoutifard)是谷歌视频直播服务Hangouts on Air企业应用版Business Hangouts的开发者,也是一名企业家。他最近撰文称,尽管谷歌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出了一本新书《谷歌如何运转》(How Google Works),但是他其实并没有弄清谷歌是如何运转的。施密特搞混了因果关系,误将谷歌成功后的特征当成了它成功的原因。

这篇文章内容如下:

谷歌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在2004年,当纳斯达克指数不到2000的时候,谷歌的上市规模达到了230亿美元。它的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至今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笔者由衷敬佩谷歌,因此我们公司最近的网络会议平台全部采用了谷歌的技术。

我们还知道,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以及谷歌其他高管从该公司创业之初就保持了稳健的管理风格,从而为它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施密特的一名粉丝,我详细拜读了他的新书《谷歌如何运转》(How Google Works),并翻阅了大多数相关的文章、访谈和幻灯片。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读起来就像一个故事一样引人入胜。我极力推荐大家来读一读这本书,但是我并不希望大家把它当做管理图书来阅读,尽管作者似乎已将它定位成了一本管理图书。

混淆了因果关系

如果把它看做是管理指南,那么它可能会给科技创业公司指引错误的方向。事实上,我认为,施密特及其合著者罗森伯格完全弄错了谷歌是如何运转的。原因如下:

首先,作者混淆了因果关系。施密特指出了谷歌公司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并称这些特征就是谷歌成功的原因。照我看来,它们只是谷歌成功的结果。

例如,作者写道:“创造伟大搜索引擎和所有其他伟大服务的计划都一样简单:招募尽可能多的具有天赋的软件工程师,然后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个办法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谷歌搜索引擎已大获成功,它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这些工程师的自由。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垄断市场,又没有像摇钱树一样的产品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而且它还没有严格的纪律、高度的专注度、艰苦卓绝的努力以及亲力亲为的管理模式,那么它是极难成功的。

如果这种管理方式就是谷歌成功的原因,那为何它的大多数项目最后都宣告失败,或毫无起色呢?如果这些项目作为单独的公司运营,那么它们早就消亡了。

施密特提到的谷歌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销售队伍。在与谷歌销售人员互动的过程中,笔者非常震惊地看到他们是多么低效和缺乏训练。像甲骨文、IBM或施乐这样的公司才真正拥有伟大的销售文化,它们可以成功卖出任何产品。谷歌则相反,它的销售人员拥有伟大的产品,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销售它们。事实上,谷歌的产品不是推销出去的,而是人们跑来抢购的!

施密特和罗森伯格知道,谷歌的90%的营收来自于广告(这当然得益于谷歌在搜索市场上的事实上的垄断地位)。据谷歌2013年的财报显示,该公司83%的营收来自于广告,7%的营收来自于摩托罗拉(现在已出售了),还有10%的营收来自于其他产品。换而言之,当你用谷歌Apps(Gmail、Docs、Drive和地图等等),加上Android和其他移动业务,再加上Chromebook、Chromecast、Chromebox等一切Chrome软硬件、谷歌开发者网络、Google+、无人驾驶汽车、谷歌机器人和无人飞机、谷歌眼镜和其他可佩戴式设备、谷歌Cloud以及其他产品的时候,你就会得到50亿美元的营收,也就是谷歌10%的营收。微不足道!谷歌并没有分开说明各个业务部门的成本和营收,但是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将它们变成独立的实体,那么它们的盈利状况将会很糟糕。

尽管谷歌被看做是职场人士的天堂,但是它的股东却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倒不是说谷歌的股东们对它感到不满,而是说该公司的利润和资金并没有得到优化利用。

让我们比较一下谷歌和IBM的资金使用效率。IBM可能已不再是人们眼中的热门公司,但是这两家公司在财务和管理效率方面的比较数字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IBM只有26%的业务拥有高额利润率,而谷歌则有83%(2014年是90%)的业务拥有高额利润率。因此,从本质上来说,IBM业务的利润要少很多:它的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利润为3.8万美元;而谷歌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利润则为25.6万美元。谷歌的利润大约是IBM的7倍,然而,谷歌的市盈率却只有IBM的3倍。事实上,相对来说,谷歌的市盈率是非常低的,它远远比不上Facebook和微软,更不用说亚马逊了。尽管亚马逊几乎没有盈利,但是它的市值已超过了1400亿美元。

谷歌的财务表现比不上它的创新水平;它的股价又比不上它的财务表现。也许投资者并不看好它的长远发展。这是因为谷歌同时上马的项目太多,存在惊人的浪费吗?也许是。

相对来说,亚马逊和IBM使用资金的效率就高得多,因而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谷歌成功的真正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谷歌得以运转的呢?

垄断!

关键的问题在于市场垄断。如果你在市场上拥有事实上的垄断地位,那么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你就可以给你的员工20%的时间来从事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在搜索市场上,谷歌就处于垄断地位。从图2中可以看出,Facebook和亚马逊拥有很高市盈率的原因就在于,投资者认为它们要么已处于垄断地位,要么已接近垄断地位;而IBM和甲骨文却还处于竞争之中,还必须努力保持其领导地位。(亚马逊在图书出版行业中的垄断地位已经形成,但是它在其他市场上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且,谷歌垄断的恰恰又是利润率非常高的业务:销售成本极低的完全自动化的广告。

上个月,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PayPal支付服务创始人皮特-泰尔(Peter Thiel)建议企业家努力追求垄断地位,他说“竞争是为失败者准备的。”只要谷歌继续保持其搜索领域的垄断地位,那么它的员工就能够继续享有免费的工作餐,不必担心销售技能问题,继续拥有20%或更多的自由时间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一旦谷歌的垄断地位动摇,那么它就需要准备接受剧烈的震荡。

总之,每家公司都需要寻找适合自身处境的文化、方法和流程。事实上,很少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如果说有的话,那么它们也是老生常谈:创新与质量、客户满意度、员工开发与教育以及财务表现。其他任何东西都只是它们的衍生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4 18:47:03
《How Google Works》值得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