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把一组婚姻家庭看做一个社会,检查人性的问题:
一组家庭,就是一个小型共有社会,咱们看: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有几个挣吃挣喝?相反,他们想到的往往对方的衣食安危,而不是自己······这就是“公”。
原始氏族部落 乌托邦也是共有社会,这种社会下的人们也是这样的“公”。
这种社会,就是共婚下的共有社会。然而,我们的人们经过家庭思想观念洗脑后,不仅否认这种婚姻,更是否认这种社会的曾经存在。看不到共有社会,当然看不到共有社会下人的另一个本性,就是“公”的本性。
我们老拿今天的私有观念衡量共有社会的人们,这是天大的错误。共有社会的人们,他们的本性不是“私”,而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