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5.哲学和文学大师——李耳
2015.2.8
提到阴阳鱼,就会想到中国的道教和道教的祖师——李耳。一篇《道德经》享誉古今中外,名言警句之多,我所仅见,可谓千古绝唱,与其经历密不可分。
李耳又名老子(生卒约公元前571至471年),曾任周藏室之史,可以读天下典籍和历代史书,知识自然渊博。难能可贵的是从中悟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写出千古绝唱《道德经》,成为人类著名的文化遗产。
关于老子的介绍和著述很多,只有读过《道德经》才能深刻领会,这里不再重复。我的感觉是震撼,并摘录了其中的名言警句汇聚为《探索集》中的一篇,但没有深入把玩,因为我已经有了对客观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识。
顺其自然应该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谓无为而治,尊重客观规律。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可能悟出自己的看法,不必强求一致。需要指出的是宗教是哲学的鼻祖,研究哲学离不开研究宗教,只是有些宗教典籍来自口口相传,实在啰嗦,缺乏可读性,我指的佛教经典。
从正负电荷的光子形态想到阴阳鱼,从“阴阳鱼”想到李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是相通的。我是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又回到自然科学,来了个周而复始,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竟然要超过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可见自然科学方面有太多的领域需要深入探讨,而社会科学领域相对狭窄,容易形成定论。
迷信权威,囿于教科书的定论,是阻碍自然科学发展进步的障碍。我在自然科学方面可谓半路出家,从社会科学的研究知道教条主义的危害,所以没有对任何权威的迷信。我是蹲过大牢的人,不会为名誉所累,将自己的一生可以公之于世的人,又有什么不能坦言呢?何况自然科学方面的许多定论本身就很幼稚,经不起推敲,某些难以观察的领域几乎就是假说堆积起来的,再多一些又有何妨?
我读过大量的文言文,这是读史不可避免的。文言文的精辟和晦涩是其长处和短处,《探索集》是扬长避短,可以看到文言文的身影,白话文的好处,加上我言无忌,多了几分精彩。《道德经》洋洋五千言,却没有丝毫臃肿的感觉,处处发人深省,不是哲学大家和文学大家做不到的。所以,我尊老子李耳为哲学和文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