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62 4
2011-02-09
普利高津还十分重视科学与文化.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认为克服科学团体的孤立状态,是我们时代面临的一个任务。
    在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普利高津看出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相互接近的趋势。他说人类的历史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因此保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通信渠道的畅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他发现物理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一些共同性,例如不稳定性.随机性.复杂性不可逆性,都包含有涨落,都能产生自组织过程,形成新的结构。
     第一,许多科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的主观因素(立场.观点.方法等)同认识结果有密切的联系。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中性语言。而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普利高津指出,观察者同样不能置身于体系之外。如果说社会科学活动中没有纯客观的“旁观者”的话,那么自然科学认识活动中也很难找到这种“旁观者”存在的充分根据。
     第二.许多科学家认为,社会运动是不可逆的因而必须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各种社会现象;自然则的可逆的,可以舍弃时间的箭头。而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普利高津指出,自然界同社会一样,本质上也是不可逆的。所以自然科学也应当像社会科学家那样,用历史的观点看待自然现象,用历史的方法探索自然规律。自然科学本质是也是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不可逆过程的科学。
     第三.许多科学家认为,社会现象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们对社会事件的发生很难作出准确的预言,自然科学则不是如此。而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普利高津指出,自然界同样不能简单用单值决定论来说明。
     第四.许多科学家认为,社会是复杂的,而自然界则是简单的,而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普利高津等人指出,自然界同社会一样,本质上也是复杂的,也要防止简单化。
     第五.许多科学家认为,社会科学的结论是比较模糊的,社会中的事物.现象具有弗晰性(不清晰性)社会事物的性态具有不确定性,因此许多社会现象不遵守排中律。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表明,自然界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也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许多自然现象,也将不适用排中律 ,而要遵循弗晰律。
     普利高津关于近代经典科学传统的基本原则与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接近的论述,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反映着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正在出现一个如列宁所预言的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原本被视作社会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诸如不存在纯客观的不依赖于理论的中性观察,社会发展的不可逆性或历史性,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非精确性或模糊性等等,正在并越来越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日趋社会科学化。这种情况表明,在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向社会科学渗透的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科学思维方式向自然科学的渗透。两种思维方式的相互渗透并不是说可以取消差别,完全融为一体,但它们是可以互补的。以往隔开两种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鸿沟,正在被现代科学的发展所逐步填平。因此,搞自然科学的和搞社会科学的不应该互相隔绝,而应该互相沟通。学自然科学的要学点社会科学和学社会科学的要学点自然科学都是时代的要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9 10:08:04
杨老师,新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1:05:38
syp197979 发表于 2011-2-9 10:08
杨老师,新年好!
呵呵,新年好,借此祝愿你新的一年事事顺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1:26:05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来都没有分过家,它们分属于客观世界的不同层面的研究领域,二者在各自的领域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目的、课题,即使研究方法也只能在最一般的层面趋近,在具体问题上不可能相同。因此空谈两个科学的相互趋近没有意义。还是要各自完成好各自的任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9 12:33:13
基督教教义将人与动物作了截然区分.因此,把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截然区分的学问不能叫科学,应该叫神学.

人类使用的工具不叫人类,科学使用的工具不叫科学.拿起人类工具的猴子它仍然是猴子,运用科学工具的宗教它仍然是宗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