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彼特的研究起点比较简单,这个事实让我们研究熊彼特本人的研究计划以及这一计划在其主要著作中的执行情况变得容易起来。他对这个研究起点——也就是马克I的基本模式——的表述主要是从创新企业家的角度进行的。但这个模式也可以从发展过程的失败者的角度加以研究。这样,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它与社会经济演化的马克III模式之间存在的联系。静止状态指的是经济演化暂时出现停滞的一种状态,一些人在维护静止状态的过程中获得了既定利益,但经济演化让他们的利益受到威胁,因为经济演化是对他们的常规地位不断进行破坏的过程。这些人因此强烈反对新的创新浪潮引发的一次又一次的沉痛经历。他们的权势状况决定了新的常规“在持续不断的创造性破坏的风暴中”(熊彼特,1942年)取代旧的常规的速度。在欧洲封建经济体中,“创造性破坏”的反对者们通常占据优势地位,其结果是经济演化长期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与此相对,古典时期的资本主义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发展停滞。熊彼特式的企业家根本不需要考虑他们创造活动的社会成本,因而在经济前沿领域出现了相对来说不受限制的向前发展。旧常规的持有者们有些无能为力,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宣泄自己的不满。在古典资本主义时代重复发生的很多社会政治运动中,有些直接反对“创造性的破坏”,有些则是要对“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所产生的收入进行重新分配。
对熊彼特的基本理论做出这样的简单描述可能会告诉我们,他大体上是个不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模式思考问题的经济社会学家。这样的印象是错误的。因为即便是前面所说的经济演化过程的失败者的看法,也是从演化的角度对瓦尔拉斯的一般经济均衡模式做出的一种新的解释。经济体系达到熊彼特的均衡状态时就是这样的分析开始的地方。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以简单的方式明确解释熊彼特式企业家的作用。在马克I模式中,熊彼特式企业家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创新活动把经济体系从暂时的均衡状态中移动出来:
● 初始均衡。我们的分析从经济体系的发展出现停滞开始。我们假设这一经济体系已经达成了一种均衡状态,使得各种经济力量可以按照他们习惯的方式年复一年地经营运作。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以僵化的常规行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
● 经济创新。当少数创新者更新某些规则的时候,初始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严格的信誉制度为创新者也就是熊彼特式的企业家们创建新的企业提供了帮助。
● 创造性破坏与恢复均衡。经过新规则和旧规则两个方面经济力量的竞争活动,新的规则体系开始出现,并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
● 波浪式的经济演化。新的均衡构成了另一阶段破坏性创新活动的基础。经济常规体系的长期发展就是由一系列常规化的均衡和反抗均衡的创新反叛活动构成的。这样的波浪发展过程造成了商业周期和经济危机。
马克I模式只是分析的基本方案,它需要进行详细说明。熊彼特做出了很多相似的详细说明,他的做法是改变经济学的标准概念,让这些概念可以运用在他的演化分析中。实际上,熊彼特的所有概念都是从一个唯一的“分析目的,即把创新看做是经济变化过程中模式的实际基础”(熊彼特,1939年)中演化出来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对马克I模式的一系列定义解释中体会出来:
● 创新,“我们把创新简单地解释为创建一个新的生产程序”(熊彼特,1939年)。这个定义假定旧的生产功能已经变得常规化了,而“创建”新的程序则是一份艰巨的任务。
● 企业家,“我们保留企业这个词,因为它肩负着执行创新的活动;对于那些执行创新活动的个人,我们把他们称做是企业家”(同上)。企业(或项目)创建新型创新企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让熊彼特式的企业家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力量。
● 利润,“执行创新的……企业家……(获得)企业家利润,或简单地说就是利润”(同上)。创新项目的盈利能力取决于原有企业的保守程度和模仿企业出现的速度。
● 信誉,“从根本上讲,就是以转移给企业家为目的购买力的创造”(熊彼特,1934年b)。这个定义意味着马克I模式中的企业家没有自筹资金的可能性。
● 资本,是“在任何时间可以转移给企业家的财富支付总额”(同上)。应当看到,这个定义与认为货币资本是自动增加的以及货币资本是演化过程的推动力量这一定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 商业周期,“创新足以引发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进行”(熊彼特,1939年)。这不是一个定义,而是熊彼特强烈信奉的一个命题。但熊彼特还预测,在一个与马克II模式相似的经济体中,经济演化的波浪变得不那么明显了。
● 经济演化,“对于创新在经济过程中带来的变化,还有它们的全部影响以及经济体系对它做出的反应,我们应该用经济演化这个词来表示”(同上)。经济演化导致经济常规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最容易的办法是把演化的一个均衡状态与下一个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 资本主义,“是一种私有制的经济形式,在这种经济形式中,创新活动由借入资本执行,尽管在逻辑上不必如此,但借入资本一般都代表了信誉的创造”(同上)。马克I模式对资本主义的这种解释起到了明确说明资本主义是个演化过程的作用。因此,静止的经济体系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 资本主义演化,是“决定资产阶级社会的制度形式并被资产阶级社会的制度形式所决定的经济演化”(同上)。这样,从宽泛的意义上讲,资本主义演化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共同演化。如果这种共同演化导致经济演化过程出现停滞,那么资本主义就不复存在了。
这一系列定义,突出强调熊彼特的演化经济学中的一切都是和他对创新的定义相通的。把创新看做是引进新的生产程序,这样的定义预先设定存在着一个对创新式跳跃的概念进行了明确规定的常规体系。实际上,熊彼特通常都预先设定一个非常特殊的演化过程,与渐进论者对生物演化或经济演化的解释相比,熊彼特的演化过程与生物学的粗线条的“间断平衡”理论(参见古尔德,2002年)有更多的相似性。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提出的名言是Natura nonfacit saltum(自然不进行跳跃),而熊彼特为其演化分析提出的名言是Natura facit saltus,即自然进行(突然)跳跃。
——〔丹麦〕埃斯本·安德森《约瑟夫·熊彼特》(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