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933 3
2008-09-08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规模和什么有关,关系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8 18:10:00

http://tel.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48&replyID=77218&id=302170&skin=0

设你用某种资产(比如黄金)同中央银行交换,你得到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现金),中央银行得到黄金。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借:货币黄金  贷:货币发行

你把这笔现金存入商业银行(不妨设为活期存款),你得到商业银行开出的存单,商业银行得到现金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借:现金  贷: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须向中央银行缴纳准备金(把现金存入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借:货币发行  贷:商业银行存款

商业银行把剩余的现金贷给公众,公众把贷来的这笔现金同时存入商业银行(不妨设仍是活期存款),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借:商业贷款  贷:活期存款

……

如果问经济体中的“信用总量”或“贷款总量”有多少?从上面的复式计账(实质上是恒等关系)看,它一定等于存款总量+现金总量。(正如活期存单是商业银行对公众的欠条,“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欠条”或“存单”)

统计中,只统计银行(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以下同)的贷方的某些项目——存款及“流通中现金”,就可以了,而不必再统计借方,两侧同时统计会造成重复计算。

货币量的统计口径有M0、M1、M2……统计上,它们都对应着银行的负债项目,或者,它们都对应着某种贷款行为;这些负债项目又对应着公众持有的由银行开出的各种欠条。这些欠条的特殊性在于公众可以以它作为支付或结算工具。我们把这些欠条(数量上等于银行的一些负债项目)统称为“货币”。

本来,用作支付工具的,应该是公众持有的银行开出的各种欠条(现金是中央银行开出的一种特殊的“存单”或“欠条”),但是,公众持有的欠条必然恒等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负债方的某些项目,因此,统计这些项目就自然可以得到能用作支付工具的欠条的总量。而这些欠条的总量事实上也对应着经济中的信用关系总量(每种信用关系同时对应着一种恒等关系,我们只统计等式的一侧就可以了)。

(“欠条”/“存单”本身就具有“信用”的含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8 18:14: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8 18:15:00

简单而根本地说,货币乘数,与商业银行(以及各种具有存贷款功能的金融机构)的行为有关。

而法定准备金率,为货币乘数设定了一个上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