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11 3
2015-02-11
    滴灌VS漫灌

    说起漫灌我首先想起小时侯看过的电影《宝莲灯》,那时看到水漫金山场景,就会想:会殃及多少无辜?也许人们更会想到上届ZF的四万亿救市。四万亿救市的后遗症现在已经暴露无遗了。因为此举还伴随着响亮的口号:“救美国,即救中国”,因此有人恶意地攻击:此举出卖了国家、民族利益。

    吃一堑长一智。虽然目前中国正面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ZF再不会用漫灌的货币政策救市了;而使用滴灌办法,甚至提出“精确滴灌”。当然滴灌有其相应的理论逻辑。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经济大失衡。包括:三大产业结构失衡,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分配结构失衡,经济增长受到环境的刚性约束等等。因此只有有选择性的宽量货币政策才能减轻,并矫正经济结构失衡,反之,漫灌只会加重失衡。其二、众所周知,目前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严重问题。而这些企业是中国的新经济体,代表新的增长力。显然滴灌就是为破解这一困局而设计的。换言之,滴灌的根本逻辑正基于此。

    现在接下来就要研究滴灌的有关技术性问题。这是关键问题,关涉到滴灌的可行性、有效性。众所周知,在几千年前的诸子百家中常常有:“水就湿,火从风”之论。本来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即水流有其特有的规律:水向低处流;首先流向湿地,而不是最需要的干渴的地方。在市场经济中,由于经济主体具有独立性,有独自的利益;因此资金流向和水流一样,总流向存在引力的地方,并非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滴灌面临的第一个技术性问题。在此我们可自然而然地得出如下的推论:滴灌在计划经济中最有效。

    那么这一技术问题可解?回答是肯定的。众所周知,《水力学》告诉我们:要远程送水就要充分考虑:途中滴漏、渗漏,通道靡阻等因素,从而计算必须的供水量,和合适的水流速度。同理可知,滴灌要破解这一技术问题,必须要有适合的货币投放量和合适的施放频率。如果无视这些先决条件,滴灌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现在我们来研究滴灌对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困局的有效性问题。先来看看如下的公式:

    贷款利息率=人行设定的利率+加成

    而加成又由两部分构成。首先加成与经济体制有关,诸如:市场的公平环境;金融企业的内部人控制力,即寻租力等等。另外还与这些中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和自身对风险的偏好有关。可见要降低加成必须进行深刻的改革,即必须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显然这是长期性问题,就短期来说,鞭长莫及。而货币政策都是短期性的。而从短期来看,ZF能控制只有如下一些变量,诸如,利率,和改变经济主体悲观的预期。确切地说,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风险的悲观预期。因此要破解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最直捷、最有效的办法是降准降息,除此没有他法。

    总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能倒置。纵观世界经济史,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还是凯因斯的那套办法。希望决策者深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11 11:11:00
“因此要破解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最直捷、最有效的办法是降准降息,除此没有他法。”——————这是其次。主要是让不让这中小企业发展不发展的问题。在中国,中小企业已经是私有企业的代名词了。让这些企业发展就必须彻底放开市场。用他们的话说是“经济命脉”掌握在谁的手里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3 12:58:08
如果无视这些先决条件,滴灌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6 10:46:12
给大冢拜个早年!新的一年吉星高照,事事如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