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21 3
2015-02-11
简单办法测转基因食品可食不可食


可不可以做这个试验?用转基因食品喂养小昆虫或蚂蚁,它们会不会死亡,如果不会死亡,并且一样生存繁衍,那么,不会让昆虫或蚂蚁死亡的转基因食品应该说对人类无害,是不是?

---------------------------------------------------------------------------------------------

转基因与中国科学技术(转帖)

鲁仕全

经常听到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在谈论转基因(食品)安全,甚至到了谈转基因色变的程度,听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人们为什么对这一新技术如此害怕呢?在与人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并不十分了解这一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原委,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人云亦云,有的是道听途说,有的是听风是雨,有的是以讹传讹。

今天,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转基因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为转基因技术洗清冤屈,平反昭雪。

一、什么是基因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基因。基因,俗称遗传因子,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生物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俗称遗传学。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各种生物乃至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这也是人们为什么要研究、掌握乃至想进一步操控基因的根本原因。

二、基因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奠定了基因技术的基础,所以人们对基因才有了初步的认识。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的产物。20世纪初期,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认识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是呈线性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研究结果还表明,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1994年中科院曾邦哲提出系统遗传学概念与原理,探讨猫之为猫、虎之为虎的基因逻辑与语言,提出基因之间相互关系与基因组逻辑结构及其程序化表达的发生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规律与遗传属性。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和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健康,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从古至今,农业发展就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条件、赢得生存空间的过程。片面追求所谓的有机农业,除非回到原始农业甚至史前文明时代。

预计到2011年全球人口可能达到70亿,预计2050年全球人口将会达到100亿。届时,人类的吃饭靠什么?一靠科技,二还是靠科技。

三、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生物异类嫁接、受粉、交配等,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狭义的转基因技术,即人们通过特殊手段实施的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另一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方式通常称之为转移,所以,人们便把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

通俗的说,转基因就是将某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例如,植物的花粉(含有雄配子)通过不同的媒介由一个植物“跑”到另一种植物,或“跑”到同一种植物的另一个品种花朵里边的雌蕊(含有雌配子)上并与其杂交,这种杂交的过程就产生了基因的转移。同样,例如在猫这种动物中,不同品种和类型的猫进行交配后产生了与父母都不-样的仔代,就是由于产生了基因的转移。因此,转基因是大自然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在自然界中,基因转移没有目标性,好的和坏的基因都可以一块转移到不同的生物个体。同时,通过自然杂交进行的转基因是严格控制在同一物种内(特别是在动物中),或是亲缘关系很近的植物种类之间。

对植物转基因来说,就是将具有抗虫、抗旱、抗逆境、控制产量、控制生长周期等功能的优良基因“剪切”下来再“粘贴”到要改良的作物的DNA双螺旋链条上。

转基因技术,包括外源基因的克隆、表达载体、受体细胞,以及转基因途径等,外源基因的人工合成技术、基因调控网络的人工设计发展,导致了21世纪的转基因技术将走向转基因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时代。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的投入和依赖,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

四、转基因技术在欧美的应用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发达国家纷纷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都在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据统计,从1996-2010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先前的6个已发展到29个,种植面积已达到1.48亿公顷。他们将这一新技术广泛地用于医药、农业、牧业等诸多领域,大量的产品面世,以其质优价廉而受到了不少消费者青睐。

五、转基因与中国科学技术

由于我国转基因的研究应用时间较晚,相关科普工作比较薄弱,绝大多数公众对转基因技术不了解或了解得很少,很容易受到一些负面舆论所误导,进而陷入“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民族安全”和“专利陷阱”的担心。

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科技潮流,占领世界科技前沿,生物科技是与信息科技并列为当今世界两大主要科学技术,而转基因又是生物科技的核心,我们如果再落后于人必将导致再次受制于人。今天我们这方面吃的亏还少吗?我们市场上大量出售日本货,除了技不如人外,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知识产权问题,不是我们生产不出来,而是不能生产,你若生产便是侵权,因为人家先发明出来,知识产权一保护就是几十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人用我们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只好贴上人家的标签才能卖,人家坐收漁利,我们却只挣点劳力钱。

基因工程不单是农作物,它包括医疗、药物、农业、林业、牧业等诸多生物领域,其前景十分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曾错失了世界“两次科技革命”的机会,这一次我们绝不能再次错失良机,不然,我们将愧对后人!

六、转基因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在转基因这样的战略高技术领域,不发展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首先,这是国家重大需求: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耕地来养活占世界人口25%的人,这本生就是个问题。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突破16亿,届时,全国年需粮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另外南咸、北碱、东西部寒冷、半壁江山干旱的实情迫切需要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中央连续13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可见中央对我国农业的重视程度,近几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保住了粮食产量的13连增,但我国的粮食价格仍然高于进口,这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警示信号,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农业生产力仍很初放,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农业科技严重滞后,粮食成本居高不下,农业收入仍很微薄。

根据世贸规则,我们又必须逐步放开农产品巿场,届时,大量农产品涌入中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第一产业和食品安全。这是外国人乐见而国人担忧的一件天大的事。难道我们不吃我们自己研制的转基因食品而非要等着吃外国人卖绐我们的转基因食品吗?

你知道美国人称霸世界一百多年靠的是什么吗?一靠美元、二靠军力、三靠粮食。他们用这些“武器”称霸世界一百多年,很多国家只好忍气吞声,任人摆布,任人宰割,我们可千万别赴人家的后尘。

七、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可靠

至于谈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我觉得应该看你转的什么基因,而不该一概而论,如果转一个毒素基因当然是有害了。单就转基因食品而言,目前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广泛遵循实质等同原则和个案分析原则。因为培育转基因时,我们对转移过去的基因是确定的,能从成分上知道它与传统作物是否有本质区别,具体成分不同在哪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权威监管机构和科学家们能肯定,转基因食品并不比传统食品有更多风险,甚至比传统食品更安全。

通俗地解释这种评价原则就是:如果我们知道牛肉是安全的,萝卜也是安全的,我们将牛肉的基因贴到萝卜的基因中去种出的萝卜应当与牛肉炖萝卜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不在于转基因技术而在于操纵基因的人。

根据多国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操控科学,监管得当,转基因产品应该是安全可靠的。

当然,任何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一定风险,转基因技术也不例外。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已经排除或澄清了许多风险问题,要求转基因生物“零风险”的提法并不科学。转基因产品并不像某些宣传的那样可怕,也可以说只是传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延续。转基因并不是人类凭空创造的一项技术,而是在自然界中本来就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物种内和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可以说,没有基因转移现象也就没有当今生物的多样性。

八、转基因技术前景展望

目前,转基因技术存在争议是合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争论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科学家更加谨慎地去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更严格的评估,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公众更好普及转基因知识。

将“转基因”混同于农药中毒、食品污染是认识的误区,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已经排除或澄清了许多风险问题。科学、理性的态度是加强管理、深入研究,在努力预防和规避风险的同时加快发展。转基因技术的机遇和风险同在,因为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风险就拒绝它是不明智的,汽车会压死人是否要生产汽车?原子弹可以毁灭人类是否需要发展原子能技术?细心思考一定会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基因技术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监督机制。人类要想解决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环境恶化以及病害频发等等问题都离不开转基因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必将服务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公众对转基因的担心必定慢慢降低,毕竟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人们都对其有这么一个逐渐认识过程。

随着人们对基因技术的不断普及和认识,人们将开创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不但要解决人类的生存、生活需求,还可以操控人类的健康甚至是生命,解决困扰人类几千年的疾病问题。中国是世界中医药的始袓,如果我们将某些中药的基因殖入到某种食品中,人们便不再为吃中药犯愁了。以此类推,举不胜举。

(2015.02.10)


系统分类: 科技 个人分类: 社会万象 本文标签:转基因中国科学技术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本文版权归作者和新华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12 12:25:41
昆虫或蚂蚁吃了转基因食品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死亡,而是在昆虫或蚂蚁体内发生慢性病,对人类的危害更有隐蔽性质。

完整地说:不会让昆虫或蚂蚁死亡或生病的转基因食品应该说对人类无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2 13:21:23
什么时候才可以很放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13 11:29:55
[tongue][tongue][tongu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