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型基金渐受青睐英国《金融时报》
朱迪思•埃文斯 乔纳森•埃利 报道
最初将分散化、费用低廉的投资产品推向大众市场的,是投资信托。它们首先于19世纪60年代在英国出现,让“收入一般的投资者也能享受到与大资本家同样的好处”。
后来,开放式共同基金在20世纪20年代涌现,并在90年代借助“基金超市”迎来繁荣。基金超市取消了投资的初始费用,使得开放式基金更受欢迎。
相比之下,被动投资属于新事物。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学术研究指出,在扣除管理费用后,多数主动投资型基金经理并没有跑赢大市,直到那时,被动投资才开始发展。
被动投资在英国基金管理行业的份额仍然较低。英国投资协会(The Investment Association)表示,追踪指数的开放式基金占所有零售基金10%左右的份额。咨询机构ETFGI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尽管近年增速迅猛,但仍然只占欧洲共同基金资产的4.4%。ETF同样追踪指数,但像股票一样在受监管的市场上交易。
不过,被动型基金(尤其是ETF)在开始增强影响力。运营“德银x-trackers”ETF系列品牌的德意志银行资产与财富管理部(Deutsche Asset & Wealth Management)近期表示,预计2015年欧洲ETF市场将增长15%至20%。
普华永道(PwC)的一份报告进一步预测,全球ETF管理下资产到2020年将翻番,增长率将显著高于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它表示,所有的金融服务公司均应考虑制定ETF策略。
一些公司已经这样做了。2009年,美国基金管理巨头贝莱德(BlackRock)从英国银行巴克莱(Barclays)收购了巴克莱国际投资管理公司(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的ETF业务,引人关注。
费用更低
降低管理费用,是被动型基金对投资领域的最大贡献。
基金管理费用下降不乏别的诱因,例如投资顾问和平台收费方式的变化。但被动型基金管理集团先锋(Vanguard)深信不疑,向追踪指数策略发展的趋势正在压低费用。
先锋表示,在截至2013年底的5年里,流向基金的资金中有91%投入收费最低的那四分之一股票基金。
ETFGI数据显示,欧洲有约1200亿美元的资产投资于ETF,总费率在10到20个基点(即0.1%至0.2%)。一般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总费率为75个基点,这还不计入交易费用。在欧洲,有20多只面向散户投资者的ETF总费率在10个基点以下。
Legal & General指数型零售基金营销主管丹•阿特伍德(Dan Attwood)表示,在提高投资费用透明度的《零售分销评估》(Retail Distribution Review)法案实施后,投资顾问和受投资者全权委托的基金经理将目光转向指数追踪型产品。
信贷危机也是重要的分水岭。Barclays Stockbrokers副总裁克里斯•史蒂文森(Chris Stevenson)表示,在信贷危机之前,ETF主要是主动型交易者的领地,他们持有ETF的周期为数周或数月。“但随着信贷危机的降临,许多投资者失去了对(主动型)基金经理的信心。他们问:我花钱请你管理我的投资,为什么你却预料不到危机的来临?”
“后来,我们观察到投资者买入并持有ETF。这种做法更加立足中长期。他们看重ETF的追踪能力和低廉成本。”
贾斯汀•厄克特•斯图尔特(Justin Urquhart Stewart)是Seven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企业发展主管,该公司通过主动型和被动型基金管理客户全权委托的投资组合。他表示,被动型工具正开始发挥影响,“这种影响只会与日俱增”。
“被动型工具可能对大基金没有太多影响,但如果你管理的资产在3000万英镑以下,并且吸引的资金不及以往,那么规模经济的好处便开始丧失。我认为,主动型基金可能发生大规模整合。”
为退休基金提供咨询的约翰•拉尔夫(John Ralfe)表示,机构领域的情况也是一样。
“毫无疑问,我们在从主动型投资转向被动型投资,但许多人仍然坚持主动型投资,”他表示。他指出,许多传统投资顾问“靠复杂赚钱”。
拉尔夫补充道,追踪指数既省时又省钱。“资产受托管理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讨论为何日本基金经理本季度的表现不及日经指数(Nikkei),而是能将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资产配置和与委托方公司的关系。”
阿特伍德表示赞同:“相比主动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对指数型基金必须做的尽职调查要少得多。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经理可能会离任或屡次经历不佳业绩。”
但有人质疑:光是廉价和方便就可以吸引新客户投资吗?Nutmeg创始人尼克•亨格福德(Nick Hungerford)表示,Nutmeg在线平台用户中的资深投资者多于他的预期,而新投资者的数量低于预期。
最低投资额
较低的管理费用、简单便捷和自动化,让全权委托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进入了小额投资者可企及的范围。传统的投资组合管理机构和私人银行往往要求25万英镑以上的可投资资产,但新成立的创业公司的门槛要低得多。
其中一家是Nutmeg,它提供基于ETF的投资组合管理服务,最低投资额仅为1000英镑。另一家是Wealth Horizon,它提供在线咨询和投资组合管理,利用被动型基金构建投资组合。Wealth Horizon不设最低投资额。
亨格福德表示:“ETF非常透明。它们性价比高。个人投资者通过单位信托投资一些资产类别的成本会非常高,但ETF可以帮助投资者低成本地投资这些资产。甚至还有一只林业ETF。”
他指的是成立于2008年的安硕全球木材与林业ETF(iShares Global Timber and Forestry ETF)。该基金的费用远高于追踪主流指数的产品,但低于主动管理型木材业基金。
资产类别更广
最明显的例子是大宗商品领域。这方面的先锋是黄金证券(Gold Bullion Securities),它是格雷厄姆•塔克韦尔(Graham Tuckwell)设计的交易所交易型产品,追踪实物黄金的价格。该产品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发布。
它很快得到效仿,如今大多数ETF提供商均有追踪黄金或其他热门大宗商品的ETF。2011年的某一时刻,SPDR黄金ETF的管理下资产已经超过了同系列追踪美国股市的产品。
塔克韦尔创立的ETF证券公司(ETF Securities)现提供300只交易所交易型产品,它们的投资标的曾是富人的专利,只有财富多到可以直接交易期货的投资者才能接触到。
“每次如果我们想投资一种资产类别、却无权投资的时候,就有人建立以它为标的的ETF,”亨格福德补充道。
主动型基金经理承认,被动型基金的增长正迫使行业做出改变。他们更希望彻底地脱离基准指数,追求超额回报,即便这样做会增加风险。同时,他们更注重费用和性价比。
但快速增长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ETF数量的激增滋生了许多小型产品,而做空和杠杆型ETF的出现也引发担忧。贝莱德的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纽约的一场会议上表示,杠杆ETF——它可以放大日回报率——“可能摧毁整个行业”。
主动型基金经理(也是英国《金融时报》理财版专栏作家)特里•史密斯(Terry Smith)则怀有更为根本性的担忧。“我怀疑,许多人购买ETF时以为他们购买了指数基金,但其实不然。”他表示,ETF是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奇怪混合体”,投资者的收益取决于市价而不是标的资产本身的价值。
ETF提供商有许多是投行,即使标的资产的流动性不足以支持ETF,它们也可以继续投放新的基金单位。正常状况下问题可能不大,但一旦出现市场危机,可能将引发大麻烦。史密斯表示:“我们发现过小问题的闪现,即ETF与所追踪资产之间出现短暂但严重的价差。有朝一日,你会看到大问题的爆发。”
一方面追踪标的流动性有限的指数或资产类别,一方面又要向投资者提供双向报价,往往需要使用衍生品。这样做可以获得指数回报,而投资者的资金被存放在政府债券或蓝筹股等流动性更强的担保资产中。
批评人士称,与其说这是指数追踪型产品,倒不如说它更像是结构化产品。这样做还带来了对手方风险,即ETF的回报率取决于发行衍生品的对手方情况。
不过,此类新奇事物仍然是指数追踪型产品领域的边缘角色,通过持有指数成分股来追踪主流股指的普通产品仍然是绝大多数资产的投资去向。史蒂文森表示,追踪富时100指数(FTSE 100)的产品仍然是巴克莱平台上最受欢迎的产品。
阿特伍德表示,指数追踪型产品已经占据了机构投资者被管理资产的三分之一。“我们认为在零售资产管理领域,它们到2020年有望达到20%的份额。”
先锋——美国ETF巨擘
约翰•“杰克”•博格尔(John "Jack" Bogle)是先锋的创始人。没有人比他更紧密地与被动型投资的崛起联系在一起,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决心降低投资的成本、复杂度和风险。
先锋尚未向欧洲投资者直接销售产品——按管理的ETF资产计,它名列欧洲第7。但在美国,它却是一家巨头。其在2014年吸收的资金超过行业历史上的任何一家公司,管理下资产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投资于指数基金和ETF。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是规模达3830亿美元、追踪美国股市的“先锋全股市指数基金”(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
先锋在几个方面与众不同。它的总部远离华尔街的喧嚣,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乡村地区,风格折射出85岁的博格尔对航海史的痴迷(公司的食堂被称为“大帆船”(galley))。
先锋的所有者还有它旗下的基金,所以费用按成本收取,往往低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水平。先锋立足的理念是,管理费和不断调整投资组合造成的成本会严重影响基金的表现。
在先锋的40年历程中,学术文献也愈加明确一点:扣除费用和交易成本后,主动型经理的表现不及市场。
博格尔称,先锋的信条与1975年一样。他表示,即便是业绩确实出色的主动型经理,也不一定能为投资者带来利益。
“表现好的时候,投资者资金蜂拥而入,表现不好的时候,投资者资金就会流出,这是必然的。所以,你字面上的业绩或许不错,但投资者可能在亏钱。既有一鸟在手,何必追逐林里的二鸟?”
Smart beta和要素投资
smart beta结合了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是基金管理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它旨在结合被动型投资的低成本和主动型投资的选股。
数据公司晨星(Morningstar)表示,从全球看,smart beta基金管理下资产已增至5440亿美元,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增长4倍。
美国的道富环球投资(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和贝莱德、英国的Legal & General和Seven Investment Management等公司是开发smart beta产品的引领者。
这种策略不跟踪市值加权的标准指数,而是根据价值、规模、趋势、波动率和股息收益率等指标选股。
smart beta有时亦称为“要素投资”(factor investing)。道富和晨星表示,此类产品的扩张在欧洲最为显著,管理下资产从2004年的区区13亿欧元增长至现在的727.3亿欧元。
机构可以自行开发定制产品,或使用主流提供商制定的指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称,去年有42只新成立的ETF追踪它的要素指数。
道富投资组合策略师安娜•哈里斯(Ana Harris)表示:“高级smart beta是第三条道路,它结合了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一些优势。”
但有人坚持认为,既然想要主动型投资,就应该为此付费。Premier Asset Management高级投资经理西蒙•埃文-库克(Simon Evan-Cook)表示:“优秀的主动型经理能带来最佳的回报、最高的性价比,哪怕他们的费用更高。”
译者/徐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