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熊彼特《大步进入社会主义》略感
http://blog.ifeng.com/article/5357701.html
2010-05-11 01:52:21
熊彼特在谈到资本主义社会事实解体的几个已然存在的特点之后,他指出:所列六点的实际措施早在18世纪就已经被保守主义政党所采用——也就是说,一些尽管被资本主义论点所笼罩的观点看起来似乎和资本主义方向相悖,实际上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依然作为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润滑剂而客观的发生着操作性的作用。
在接下来的论述里,他提出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折中主义的观点,这个观点一方面立足于既定的资本主义现实,同时又考虑到劳工主义的立场【这里的劳工主义,如果避开阶级论,那就很接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经济学论点了】。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学家应该接受两点:
1.资本主义机器的生产力有可能无限的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准,并辅之以种种服务——这个观点的结论是“并不需要完全剥夺—剥夺者”——这似乎是考虑到了资产阶级的忧虑;
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资本家利益而不至于使经济机器停顿,而经济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按照劳动者的利益运行。——这又似乎是站在劳工主义的立场考虑到社会整体的发展模式。
针对这两点,他一方面提出了“劳动者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同时又存在对停滞主义的担忧,当然,这两者都指向一个问题:资本主义必将解体,或者说“放任资本主义”必将解体!因此,他在指出资本主义意味着一种价值体系并正在迅速消逝的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解决办法的可能性。
【我的思考: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政策的确能够催发社会的经济动力,然而其本质上缺陷却可能成为最终自杀的旋回动因。如果说熊彼特的折中主义成立的话,那么“劳动者资本主义”是否可能发展成为“公共资本主义”?所谓“公共资本主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资本主义对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催化作用可谓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在现代工业化程度可预期的未来,资本对于社会组织的统摄性,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均存在着几乎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唯一令人唾病的是资本本身对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性有极大的障碍;
那么,“公共资本主义”所强调的“资本之公共性”是否能够具有调整财富分配机制的能量呢?!欧洲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的存在至少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印证了这种可能性,英国国家政权对于股市的应用似乎也突出了“公共资本”的优越性----黄金股的存在就是通过受民权制约的政权限制了资本本身的扩张性。
所谓公共资本主义,一方面没有抛弃资本本身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又通过资本的公共性限制了资本在完全私人化的情况下的扩张性。当然,这种公共资本主义的考虑与国家垄断资本和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应该有本质的不同。
从纯粹客观的经济运作角度看,资本的权属并不能决定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共有经济和私有经济,产业资本的权属并不能保证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只有在放任资本主义的条件下(不忌讳的说,中国的前20年就是典型的放任资本主义,并且是权力与资本的双重放任)产业资本的权属因为违背了发展利益,而沦落为经济发展的桎梏。这种畸形的状态基于两点:一点是产业资本的权属在权力被放任的情况下,化公为私迎合了个体的贪婪,且因为权力不受到适当制约而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产业资本在权属变更之后,其病变的所有权结构将必然的导致“未来效益分配”的扭曲。---- 这种扭曲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个社会中,不是劳动创造财富(未来的供分配财富),而是资本/权力创造财富(权力拥有财富甚至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既有的,只不过通过改变权属的方式;资本创造财富则因为资本本身的集约型和稀缺性,而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剥削式的吸附效应。)
从产权归属的角度来推断所谓市场经济的活力必然由私有经济所推动,是极其荒谬的!市场经济的活力之所以能够被激发,其要点应该是在产权既定的前提下,产业效益的再分配能够公平公正。
因此,资本的公共性是可以确认的。按照上述熊彼特的论点说,在不完全剥夺剥夺者的情况下,让经济机器按照劳动者的利益运行——如果称之为“劳动者资本主义”则有阶级偏向的嫌疑,称之为“公共资本主义”则可以突出资本的公共性以及发展效益的公共性。当然,资本的公共性需要一系列的监督体制,这是另外的话题。同时,如何确认“资本”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地位也将是另一个很值得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