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123 发表于 2015-2-25 13:55 
一、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的最后结果是实现人人平等。二、符合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要“多、快、好 ...
基层书记应该是兼职,不应该是职业政治家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语)基层书记应该是兼职,不应该是职业政治家 ,讲到了历史发展“群众队伍的扩大”的规律,改变等级制的办法。
一、符合辩证唯物主揭示的社会发展的最后结果是实现人人平等,也是法治建设的最后结果。二、符合人民的利益与愿望,要“多、快、好、省”,不要“少、慢、差”。
三、符合包括社会管理阶层人员在内的人类相同或相似的审美观对“真、善、美”的赞成和认同。同样也会对廉洁,清政赞成和认同。四、与“人类相同或相似的审美观对工艺精良又珍贵的艺术品,都会发出赞叹”的道理相符合。
基层书记不应该是职业政治家,应该既是书记,又是从事普通劳动、工作的劳动者。作为书记或支部书记的工作是领导、推行、支持本单位由民主大会选举产生的行政主要官员并建立相关的民主监督制度,这里的书记或支部书记是不脱离普通工作与劳动的书记或支部书记。
比如,一个学校的书记或支部书记,兼职普通教师工作。一个设书记或支部书记的医院,书记或支部书记应该兼职医院的普通工作。以此实现书记或支部书记既是领导,又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员、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永远不是官方的官员。这样,对于防止权力异化会起到积极作用。
这里讲"基层书记应该是兼职"的兼职,是兼非管理职务的兼职,如果既当基层书记,又当基层主任,成为党务政务"一把手",在管理范围内有无限权力,这种管理制度、措施、办法就更不科学了,给一个单位产生“土皇帝”提供了需要的条件和土壤。
在基层既当基层书记,又当基层主任,成为单位里党务政务"一把手",这种情况并非少见,理当作为一个制度按排不当的问题来解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的这句应该是本文主题的理论根据。
曾经,在很久以前,历史上本没有共产党,是因为万恶的旧社会有许多不公平、不公正、不平等。为了改变这个社会,一些有觉悟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走到一起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人民改变旧社会,建立了新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以后,形成于军事斗争的党组织编制由军队转用于对社会和各单位的管理,在基层各单位设党委和支部,专门在基层从事党的工作,待遇按行政等级制计算级别。
当建立了新社会,也就是建立了一个平等的社会。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为了平等的社会更加平等,优秀的制度更加优秀。这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变,需要变的地方是,平等的社会变的更加平等,优秀的制度变的更加优秀。
这就是事物有不需要变化的因素、方面,也有需要不断变化、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因素、方面,这种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目的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更上一层楼。
为了实现党的伟大理想与振兴中国梦,建立将来人人更加平等、制度更加优秀的社会,是不是现在可以规定,从某个时段开始,各基层单位的书记和支部书记,他们的物质待遇不再按行政等级制计算级别,退休金都与机关和公司员工一样按工龄计算,如何?
存在决定思想。这是为了以后彻底告别类似封建等级制,因此也会彻底告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上智下愚而不移”、“官贵民贱”等如今还存在的旧观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可见意义伟大,叹为观止!2015、2
附:“市委书记”可否成为百姓眼中的“庄稼汉”?(转)
新任南平市委书记庄稼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