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30 7
2015-02-22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为需求而生产,这就是生产的动力。但是,市场经济是为市场需求而生产,计划经济是为生活需求而生产,这是它们的不同。为市场经济需求而生产实际就是为利润而生产,市场经济生产的动力实际是利润,利润越大,动力就越大。


生活需求就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具有的需求,例如需求吃、穿、用。市场需求是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生活需求。每个人都有生活需求,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市场需求。有人需求住房,但是买不起,他对住房有生活需求但是没有市场需求,房产商就不为他生产。能买起住房的人,才有住房的市场需求,房产商才为他生产。


先有生活需求,然后才有市场需求。一个社会里,生活需求量要大于市场需求量。计划经济为生活需求而生产,所以它的任务比市场经济重得多。


比方说,一个社会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那么人们就得先看总人口是多少,每个人一顿大约能吃多少饭,再决定做多少。这就是为全体人的生活需求而生产。


假设现在锅小米少,做不够吃的,那么计划经济就得安排一部分人去采矿炼铁造锅,安排另一部分人去开荒、修水利,多生产大米。但是在锅和大米生产出来之前,饭仍然不够吃的,计划经济就得照顾到每个人,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小勺,然后再去挖野菜充饥。等锅和大米生产出来后,这样的情况就没有了,大家就都能吃饱了。


而市场经济呢,不管总人口是多少,不管总生活需求是多少,也不管锅有多大,米有多少,只顾按照现有的条件做饭。饭做出来了,卖100块钱一碗。


假设只有两个人能买起,两个人买去了大半锅,还剩一小碗。两个人肚皮都被撑裂了,吃不了就喂宠物,或者倒掉。其余的人连一个米粒都尝不到,都挖野菜吃。但是市场经济却嘲笑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最愁的就是供应不足,人人都吃不饱,个个都饿得半死,还排很长的队领饭;夸赞自己供应充足,敞开供应,不要排队,最愁的就是东西多得卖不完,需求不足。


做饭的一看还剩一小碗没卖掉,就不扩大生产,不买锅,也不多买大米。一条管道,下游被堵塞了,用小水泵抽水都过量,当然就不需要换大水泵。


假设第二天,饭全部卖光。做饭的一看饭卖光了,而且利润很大,就想扩大生产,就想多买锅和大米。铁匠一看厨师买锅了,就赶紧采矿炼铁造锅;农民一看厨师买大米了,就赶紧开荒多种水稻。这样生产规模就扩大了,生产力也提高了。这就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也是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但是好景不长,厨师刚多做一点,又卖不完了,他就要压缩生产。这样,铁匠的锅就积压了,农民的大米也积压了,都要压缩生产。所以,市场经济里,生产是断断续续的,生产力的提高也是断断续续的。尽管据说每个个体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整个系统不科学,所以整体的效率是很低的。



因此,尽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为需求而生产,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为全民的生活需求而生产,这个需求量很大,需要把生产力提高到很大,所以就能快速提高生产力;而市场经济只为市场需求而生产,这个需求量很小,增长得也慢,所以它的生产力的提高也很慢,经济发展也很慢。


计划经济接替市场经济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是为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其生产力是和其市场需求量配套的,比较小,而一到计划经济,就突然变为为全民的生活需求而生产,需求量突然增大很多,这样就必然产生生产力不够用的现象,财富极其短缺。计划经济得费很大的劲才能把生产力提高到足够用的地步。比方说,一个气球本来比较小,如果我们突然把它的体积拉大,内部必然形成真空。计划经济的财富短缺本来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它却嘲笑是计划经济的毛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22 20:57:49
计划经济主张经济权力集中,市场经济主张经济权利分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2 21:41:37
楼主根本就不知何为“计划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2 22:21:41
计划经济是几个人的脑袋决定几亿人的需求,所以,注定短缺。
市场经济是几亿人的需求决定生产者的生产类型,所以注定繁荣。
这个问题请不要再作违反科学的争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2 23:50:01
什么是计划经济?在公有制下为什么要采用计划经济,简单说一下计划经济的由来:

由于所有信奉马克思的国家都相信资本家在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坚信资本家在利用生产资料剥削工人。所以都消灭了私有制,实行了公有制。

由于又信奉了剩余价值论,所以,坚信,工人的工资是生活资料所必须的工资。在建立公有制后。这些国家的把工人的工资定为最低的生活保障工资。我国曾成为奖励性工资。

由于是公有制。在公有制下任何人都不得有占任何的私有生产资料也就必然的限制了人们自由的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将人民固定在一个生存的范围内。这就是实行户口制的原因。

在公制下由于不许人民拥有任何的生产资料这样也就必须保证全体人民都就业。农村人生就就在农村务农。城市的学生,市民包分配。工厂分配住房。

由于在公制下实现的是最低工资,这样就必须估算人民生活资料并对应工人的工资货币购买数量。并根据这个估算的生活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生产进行配给供应。

由于不许人们自由的进行各种经济活动也就必须把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统购统销,建立各级分销站进行配给销售。

这种在公有制下,为了保证全民就业必须采用有计划的配给和与此对应的进行生产被称之为:计划经济。

在公有制下,没有竞争,工厂没有倒闭,工人没有失业。
由于相信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商品的公式:W=c+v+m。所以,所以的产品都计划是平价来平价走。全国的商品价格都相同。

由于没有什么“剩余价值”。所以,所有信奉马主义的国家永远都贫困和落后。

这就是:计划经济的由来。在公有制下,计划经济是必须的、被迫的、无奈的。不计划人民生活资料的消费,不按照这个消费量来进行有计划生产,公有制就垮台。

这就是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初放开了企业生产的自主权后,大量企业生产过剩导致关停并转;甚至有些企业拿产品当工资发放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信奉马主义的国家没有“失业”一词。忌讳失业一词。指责资本主义失业的万恶的由来。指责资本主义的失业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由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3 01:40:43
楼主解释有点牵强,现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其实ZF也要插手去管的,完全放任主义是行不通的。
共产主义公有制却是极端插手去管,这也是行不通的。
但楼主说中了一点。计划经济是为生活需求而生产的。这是我以前想过的。
首先无论什么主义都要以民主为基础。ZF的责任是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而不是控制所有生产资料。
例如新加坡ZF控制土地,先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剩余的才让出来给资本家开发。所以他们人民的居住问题不大。
香港特区ZF就不建公屋居屋,完全卖给地产商发展,还帮手托起楼价,所以香港市民的居住问题很大,民怨沸腾。
所以ZF插手去管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可行的,但其它就必须让人民自主。
生产资料不是公有,是ZF向人民交代怎样使用生产资料,完全公开运作,多出来的生产资料还是要走市场经济和私有的。
因为一定要以民主为基础,ZF的权力和责任要清楚说明,受人民监督和人民有权罢免ZF。
因为制度公开运作,权责分明,权力来自人民,这样人民才会信任ZF,社会会比较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