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为需求而生产,这就是生产的动力。但是,市场经济是为市场需求而生产,计划经济是为生活需求而生产,这是它们的不同。为市场经济需求而生产实际就是为利润而生产,市场经济生产的动力实际是利润,利润越大,动力就越大。
生活需求就是人们为了生活而具有的需求,例如需求吃、穿、用。市场需求是具有购买能力的人的生活需求。每个人都有生活需求,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市场需求。有人需求住房,但是买不起,他对住房有生活需求但是没有市场需求,房产商就不为他生产。能买起住房的人,才有住房的市场需求,房产商才为他生产。
先有生活需求,然后才有市场需求。一个社会里,生活需求量要大于市场需求量。计划经济为生活需求而生产,所以它的任务比市场经济重得多。
比方说,一个社会开始实行计划经济,那么人们就得先看总人口是多少,每个人一顿大约能吃多少饭,再决定做多少。这就是为全体人的生活需求而生产。
假设现在锅小米少,做不够吃的,那么计划经济就得安排一部分人去采矿炼铁造锅,安排另一部分人去开荒、修水利,多生产大米。但是在锅和大米生产出来之前,饭仍然不够吃的,计划经济就得照顾到每个人,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小勺,然后再去挖野菜充饥。等锅和大米生产出来后,这样的情况就没有了,大家就都能吃饱了。
而市场经济呢,不管总人口是多少,不管总生活需求是多少,也不管锅有多大,米有多少,只顾按照现有的条件做饭。饭做出来了,卖100块钱一碗。
假设只有两个人能买起,两个人买去了大半锅,还剩一小碗。两个人肚皮都被撑裂了,吃不了就喂宠物,或者倒掉。其余的人连一个米粒都尝不到,都挖野菜吃。但是市场经济却嘲笑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最愁的就是供应不足,人人都吃不饱,个个都饿得半死,还排很长的队领饭;夸赞自己供应充足,敞开供应,不要排队,最愁的就是东西多得卖不完,需求不足。
做饭的一看还剩一小碗没卖掉,就不扩大生产,不买锅,也不多买大米。一条管道,下游被堵塞了,用小水泵抽水都过量,当然就不需要换大水泵。
假设第二天,饭全部卖光。做饭的一看饭卖光了,而且利润很大,就想扩大生产,就想多买锅和大米。铁匠一看厨师买锅了,就赶紧采矿炼铁造锅;农民一看厨师买大米了,就赶紧开荒多种水稻。这样生产规模就扩大了,生产力也提高了。这就是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也是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但是好景不长,厨师刚多做一点,又卖不完了,他就要压缩生产。这样,铁匠的锅就积压了,农民的大米也积压了,都要压缩生产。所以,市场经济里,生产是断断续续的,生产力的提高也是断断续续的。尽管据说每个个体的生产积极性都很高,但是由于整个系统不科学,所以整体的效率是很低的。
因此,尽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为需求而生产,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为全民的生活需求而生产,这个需求量很大,需要把生产力提高到很大,所以就能快速提高生产力;而市场经济只为市场需求而生产,这个需求量很小,增长得也慢,所以它的生产力的提高也很慢,经济发展也很慢。
计划经济接替市场经济的时候,由于市场经济是为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其生产力是和其市场需求量配套的,比较小,而一到计划经济,就突然变为为全民的生活需求而生产,需求量突然增大很多,这样就必然产生生产力不够用的现象,财富极其短缺。计划经济得费很大的劲才能把生产力提高到足够用的地步。比方说,一个气球本来比较小,如果我们突然把它的体积拉大,内部必然形成真空。计划经济的财富短缺本来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它却嘲笑是计划经济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