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 发表于 2015-2-27 00:25 
感谢楼主心血分享。
泰勒规则在我看来,是以灵活性利率政策为主要体现,其本质是否认了财政政策的功能。我 ...
1,我没有看出泰勒规则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依我看来,泰勒规则仅仅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指导工具,与财政政策本身没有多少关系,泰勒规则主要体现了随着物价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数而调整利率水准的一个必要性,因为真实的货币成本等于利率-物价上涨率,因此依据物价上涨率而调整利率水准是很有必要的,现在中国制造业企业负债高,与制造业的物价---ppi在不断下降,而利率却维持高位,意味着制造业的货币成本即使是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也在逐年走高,这个时候不依据泰勒规则调整利率,就会导致制造业的负担越来越重
2,货币多发是一个普遍性的看法,我的看法恰好相反,中国的投资机制和中国企业的利润率以及资金需求大的制造业企业的比例和昧国都不通,因而相对来说,同样的GDP,中国需要比昧国更大很多的M2,现在认为中国的货币多发,大概都是来源把中国的M2和昧国的M2做简单类比导致的。
我准备新发一个主贴来从GDP和中国企业平均利润率的角度阐述一下中国需要多少货币,看看中国货币是多了还是少了。
简单而言,中国GDP大约60万亿元
中国GDP等于各个企业的收入的和,企业的收入等于人员工资+利润,后者可以认为是大头,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利润不过20%,意味着中国企业创造20个单位的产值,需要100个单位的货币
那么简单的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中国需要的货币量约为
60万亿/0.2=-300万亿
与这个数字相对比的是,中国的储蓄额约为100万亿,用于流通的货币也大约是100万亿,其他的融资方式都是小头。
当然今天的中国的GDP的相当份额是服务业所制造的,服务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是那么大,因而中国需要的货币没有300万亿那么大,如果舍去大约占一半的服务业所创造的GDP,那么中国的货币需求也是150万亿。
显然,目前的一百万亿的人民币存款与之相比不算是多的。
这也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只要利润率稍微差一点的企业资金就很困难的一个宏观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