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他们为何逃离农村?
楼主
xuezhe116
1253
3
收藏
2015-02-25
每年春节,当在大城市工作、读书的jack、johnson 、davis 、alice 、Amanda等等从四面八方回到阔别一年的故乡,还原成狗剩、墩子、狗大、翠花、十三妹时,他们大抵都会淡淡地感伤—故乡变了,回不去了。 于是,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开始流传各种“回乡见闻”,主题不外乎“农村凋零、人心不古、淳朴的故乡变成拜金主义泛滥”。
然而,这是个忧伤的错误。它的想象其实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事实上:曾经有过一个富足、美好的农村,人们相亲相爱,男耕女织饱食终日。其实乡村这个小共同体远远并非是田园牧歌,土地的产出极其有限,特别是人多地少交通不便的南方,一家老小就两三亩土地,纵使一年两季,亩产800斤,米价两块多,靠种地收入也近万元左右,算上ZF补贴,再出去种子、化肥、农药成本,就所剩无几。何况工作机会很少,人们被束缚在方圆十几公里的活动范围内。
对于年轻人而言,更是前途渺茫,工作机会极少,只能靠跟父母种地,由于没有独立收入,年轻人只能顺从父母的主意,娶谁嫁谁都是父母说了算。18、19岁结婚生子,36岁的人就能当爷爷的事情,并不鲜见。
经济的窘迫,让很多年轻人早早就外出务工。这被很多人视为是乡村破败的根源。但其实,这是极大改善了农村家庭的状况和让年轻人有了出路。因为外出打工不但能让一个家庭有了现金收入,改善了家庭生活,更重要的是,年轻人能自己挣钱,有自己的独立收入,就能多少自主决定婚姻、人生。虽然机会渺茫,但多少给了人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学点手艺的年轻人纵使回乡,也能在镇上或县城开小店。
就我所知的几代农村青年都从心底厌恶乡村生活,早耕早睡,除了赌钱看电视外,没有任何娱乐生活,社会关系的狭小,连娶老婆都是问题。至于知识分子们欣赏的乡村和睦生活和民风淳朴,嗯,他们一定是没见识过为了水源山林打的群架、因为鸡毛蒜皮小事而老死不相往来。在高度狭小的人际空间里,人情世故是极其麻烦的,一个脸色一个眼神一个失礼,就成了糟心的事情。
其实还是因为穷。所谓的人情来往都需要钱。而农耕能带来的现金收入极其微薄,纵使国家有农产补贴,种粮还是没啥现金收入,指望种地能盖新房娶老婆是不可能的。要说有靠田地赚钱的农村,除了工业,那基本是搞旅游的古村古镇。
农村青年如果可以,他们都愿抛弃乡村,投身城市,只是,出身、资源、教育程度决定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或许,得几代人的努力。但以一些地方ZF对城镇化的思路,还是指望把他们有计划地排除在城市外。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达城镇,在榨干他们的青春后,并不愿意看到棚户区。
也正因为务工输入地ZF只想获得好处而不愿多付出,不愿扩建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学籍等严加管理,才导致留守儿童只能年年春节期盼父母归来。
其实不单年轻人,几乎所有人都在试图离开农村。我老家的村子,一千多号人,据说有三百多在县城谋生,或开三轮车或卖菜或打点零工小买卖。年轻人就是更往南宁、广东跑。能出去的都出去,没人愿意待在田地里,农活其实相当繁重,产出十分低下,就劳动时间产出来说,外出务工强太多了。
人都是有理性的,都想以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改变命运。企图把农民牢牢圈在土地里,把他们当记忆中的景象观赏,其实才是真正的残忍。
那些怀念乡村生活记忆的人永远都不会留在农村,正如那位鼓吹乡土情缘的博士生最后还是一门心思留在上海。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如此。
与伤感于少小离家不能天天侍奉父母的知识分子青年想象不同。农村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早点出去早点赚钱早点混得有出息,整天待在家里混日子或务农反而被认为是没出息的败家子。在很多家庭,每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春节,除了节日,更重要的是外出务工一年的孩子回来了,带回一年的工钱,可以盘算着盖房置办彩礼,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就是希望,在贫瘠的土地上,再没有比希望,更让人感恩祖先保佑的了。
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外出务工谋生,就减少了对土地和宗法大家庭的依赖。以往那种族长或长辈治下的“和睦”,不过是压制个人意志的宗法权。在独立的个体上,反而能建立协商、契约的机制。当然,这需要时间。
一个人,只有不仰仗大共同体(国家”的施舍,不依赖小共同体(家族)的财资(土地等),能自由选择工作,才能真正获得自由生存的权利和能力。
人们总感伤离别。但其实相对于固安本土,迁徙反而才是人类的常态。作为客家人,我的祖先是在古代从河南而来,到了福建,再搬到广东,然后到了广西。祖先最后搬到老家这落地,其实不过两三百年而已。或躲避战乱,或为了一块土地,或囤边。为了生活,人们总是在路上。
在古代,人们寻找的是一块可耕种的土地,现在人们寻找的是一份更好的工作,本质是一样的。现代经济里,工业、服务业是有集群效应的。沿海地区的产业链已经高度完善,物流发达,企业在那更有竞争力,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如果说土地是到处都有,那么工业服务业只会更加集中,务工人员向沿海地区流动是改变不了的长期趋势。改变不了趋势,就只有改变ZF提供公共服务的思路,而不该是想着怎么把人们赶回农村。
树挪死人挪活,人们可没啥在一块地方穷死饿死的必要。改善命运的迁徙,永远是对的。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捍卫每个人离开家乡的权利,在能发挥自己最大才能的地方,创造出新的故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绝对不思考
2015-2-26 10:09:43
这文章写的不错。
知识分子们欣赏的乡村和睦生活和民风淳朴,嗯,他们一定是没见识过为了水源山林打的群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绝对不思考
2015-2-26 10:15:37
Today,we face a business environment that is faster changing and more uncertain than ever due to globalization,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interconnectedness.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jazc365
2015-2-26 17:05:42
钱不投向农村,农村就发展不起来。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不公平的资源分配,导致了农村的落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Johnson&Johnson 兼并书样本
哪位大神可以解答一下SAS9.1可不可以做Johnson变换(正态变换)
约翰森(Johnson)检验结果怎么看
6个高效育儿细节你做到了几个?
johnson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STATA中实现Box-Cox变换和Johnson变换
汉语名词短语隐喻识别研究
【学习笔记】借Boris Johnson的胜利手势祝愿新的一周里,无论是长征,还是猎鹰 ...
【学习笔记】求助,还差 Horn,Johnson. 矩阵分析. 2014.part3.rar 未能下载
求助文献《使用R语言实现Johnson-Neyman分析》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金融实务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求助成功区
行业分析报告
热门文章
CDA考试模拟题库:新增章节练习题(更新于1 ...
【AI Agent可靠性】 智能体Agent记忆系统: ...
全球数字经贸规则年度观察报告(2025年)
2025骑行配件出海研究报告
股市操练大全PDF版
25秋投资学回忆
2025重塑人工智能时代的绩效管理报告-美世
2025年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洞察报告
达富发投资关于萃华珠宝行情机构数据分析及 ...
【课程课件】南开大学《高等数学》课件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