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4790 6
2015-02-27
《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和阶级结构》by Richard J. Herrnstein & Charles Murray (英文扫描版) QQ截图20150227091314.jpg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Richard J. Herrrnstein和著名社会学家Charles Murray的名著《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与阶级结构》。

两位学者在美国都属于保守派阵营,反对劫富济贫的福利国家,甚至被指责为对弱势过于冷酷。比如Charles Murray就一直坚持认为:现在大学生太多,许多人根本没有读大学的素质,他们命中注定要干体力劳动,把劳力者通过慷慨的国家福利(比如奖学金等)变成劳心者,是浪费社会资源。也正是如此,该书出版后,作者几乎也成了在美国公众“最想打的人”,乃至出去讲演频频遭到抗议,甚至有暴力的肢体冲突,不得不要警察保护。

这一名著,因为是建立在严格的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版十几年来虽然争议不休,其学术价值仍不可否认。最近几年Charles Murray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社会政策上进行演绎。

他们研究的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智商。其结论是,智商是天生的,和家庭背景、阶层、甚至教育程度都没有关系。当然,教育会给人许多技能,但无法把一个笨人变聪明。比如智商是100(即人口的平均水平)的人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比一个智商高达140却从来没有读过书的人更胜任许多工作,但那不过是因为后者没有机会而已。一旦有了机会,后者就会轻易地后来居上。另外,高智商和低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长期以来基本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如今人口中智商最高的百分之一,和两百年前相应的百分之一人口一样聪明。

基于此,Charles Murray特别强调:社会因为觉得高智商的人反正都会成功,于是就集中资源对低智商的人进行倾斜性的教育投资。这违反了基本的市场逻辑。这就好比你放着好矿不开采,偏找最贫瘠的矿一样。在聪明人身上投1块钱,可以产生1000块钱的效益,而在笨人身上投1块钱,能捞回本儿就不错了。所以,从整个社会效益的角度讲,国家除了必须履行对每个人义务教育之外,要因材施教、合理分配资源,让智商高的上大学,训练智商低的从事体力劳动。比起“不给穷人盖房”来,Charles Murray的“不给笨人办大学”的理论同样惊世骇俗。

但有意思的是智商和阶层没有关系,有钱的人未必智商高。在过去那种完全没有福利的社会中,教育资源全被富人垄断,虽然偶尔出了个卡内基这等从童工而变成世界首富的奇迹,但总体来说,大部分人口没有和富人平等的竞争机会。结果,富人在小圈子里近亲繁殖,智力越来越低,一旦扶助弱势的社会政策施行,穷乡僻壤中高智商的孩子就可能拿诺奖、到高盛当总裁。这自然也会把许多富家子弟挤掉,精英社会的准入门槛越低,精英群体本身的智商就会越高。





附件列表

the-bell-curve.pdf

大小:39.41 MB

只需: 10 个论坛币  马上下载

Bell Curve: Intelligence and Class Structure in American Lif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28 00:44:59
不得不说好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2 20:28:03
kkcyy14 发表于 2015-2-28 00:44
不得不说好东西
谢谢支持,也欢迎大家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7-25 09:16:28
perfect bo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2 06:50:12
thanks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11 22:25:11
好666666666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