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10-1 02:09:00

楼上的科学观就完全是错误的。照搬词典更错误。词典上说的不一定就是对的。

楼上说,凡属科学的,都必须是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这个观点其实是把科学和真理混淆了。什么是真理?真理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认识。真理是一种认识。当一种认识和客观事实一致的时候,这个认识就是真理。显然,楼上说的“必须是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指的是认识,也就是指真理。但真理决不等同于科学。科学追求真理,但不等于真理。科学常常犯错。只不过科学这种方法,这种精神,自身存在纠错机制,从而可以使自己不断接近真理而已。

所以,“凡属科学的,都必须是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

“资源天生就属于全民公有”、“劳动天生就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为什么是客观事实?你凭什么说是客观事实?我看到现在你一直在重复这句话,我看到的只是口号,只是比谁嗓门大,我到现在也没有看到你论证过。你凭什么说资源天生属于全民共有呢?你通过观察来实证了吗?如果通过观察来实证,恰恰和你的陈述相矛盾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2:10: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15:00
科学不会犯错,科学会产生相对真理,但科学永远不会产生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再怎么相对,它还是真理,它永远不会变成谬论的,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17:00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人的主观认识与被认识的客观规律相符合的理论。

什么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客观规律具有过程特征,而过程具有连续特征,连续特征一定是包含无限个实例情况的。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30:00

楼上说得对阿,正因为包含无限个实例情况,逻辑实证主义曾经才会被批得那么惨。但是这个问题世界上是没有公认的结论的。

虽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公认的结论,但是在“科学不等于真理”这个问题上是公认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2:31:0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35:00

公理的定义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因为公理的定义首先要求现有的各个具体的公理是可以通过实践用客观存在的任何一个实例对其进行检验和验证的,并且是验证为正确的,同时任何一个实例情况都不能否定相关具体的公理的相对永恒正确性;公理的这个定义确定了自人类产生以来所能够达到的有限范围内,任何一具体公理的相对永恒正确性经过实践检验都是为真的,这个经过实践检验都是为真的行为是“唯物”的;但以上这些是不足以证明公理的相对永恒正确性的,因为公理是对无数个实例规律性的描述,即是对无数个实例的本质共性的描述,公理的相对永恒正确性的证明必须是经过无数次实践的检验且被验证为正确的,因此,人类可主观认定只要自人类产生以来所能够达到的有限范围内,任何一具体公理的相对永恒正确性经过实践检验都是为真的就可当做是经过人类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并且被验证为真的,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起的反作用,这个反作用顺应了有限次“唯物”性证明为真的前提,是个补充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指的是有限次“唯物”性证明为真。

以上引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仅是谬论,而且还是悖论(最终正式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36:00

科学不会犯错地,科学会产生相对真理,但科学永远不会产生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再怎么相对,它还是真理,它永远不会变成谬论的,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2:50:00

我还是强烈推荐楼上看《科学究竟是什么》http://shc2000.sjtu.edu.cn/kxjj/mulu.htm

我相信,看过之后,你一定会放弃你现在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3:00:00
证明乌鸭的颜色是黑的,不是检查一下世界上的乌鸭的颜色到底是什么!这叫就事论事,只见现象不看本质,没有实验验证的基础假设的存在,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3:29:00

我来纠正你一下:

乌鸦颜色是否黑的这个命题本身不严谨。因为没有说是“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还是“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还是“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

只有“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这样的命题才能用检查一下是否存在黑色的乌鸦来证明命题为真,但是“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的样的命题不是科学命题,因为它不可证伪。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观察到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个命题为假。无论你看到多少其他颜色的乌鸦,并且从来没有看到过黑乌鸦,都不能证明“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为假。

只有“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和“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两个命题才是科学范畴,他们都可以证伪。这两个命题都是全称陈述(后者是特称陈述,但特称陈述也是全称陈述)。

对于“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只要找出一个不是黑色的乌鸦就能证明这个命题为假。“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等价于“所有不是黑的乌鸦都不是这个乌鸦”这个命题。因此只要找到一个是这个乌鸦并且不是黑的乌鸦的乌鸦,就能证明这个命题为假。

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里面全说了。如果说你这就叫看过了,我只能佩服你读书速度太快了,至少在每分钟3000字以上。而且,你竟然没有看出来作者根本没有说自己观点,只是介绍了各种流派的观点,甚至介绍了无政府主义的“怎么都行”的观点。怎么都行也叫凡事都要检验吗?你没有认真看吧!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科学界都把实践检验看作科学标准之一,凭什么你该扭转这一点?凭什么你能扭转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3:48:00

我再向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可证伪的命题不能算在科学范畴内。

科学,是用来获得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有什么用?无非是决策。要能用来决策的理论,就必须能预测。不可证伪的理论都不能用来预测。

比方说“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样的理论就是不可证伪的,也不能预测。“明天会下雨”这样的理论是可证伪的,也有预测作用。

“有的敌人要杀我”这样的理论就不可证伪,结果也不能预测。按这个理论,当我遇到敌人,我怎么知道遇到的是要杀我的还是不要杀我的?那我该战斗还是不该战斗?

“这个敌人要杀我”和“所有敌人都要杀我”这两个命题都是可证伪的,因此也有预测性,显然也就能帮助决策。

不可证伪的理论,是不能帮助决策的,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他们可以用来统一思想,控制人心。宗教和马克思主义都属于这个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4:01: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1 3:29:00的发言:

我来纠正你一下:

乌鸦颜色是否黑的这个命题本身不严谨。因为没有说是“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还是“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还是“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

只有“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这样的命题才能用检查一下是否存在黑色的乌鸦来证明命题为真,但是“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的样的命题不是科学命题,因为它不可证伪。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观察到一个事实来证明这个命题为假。无论你看到多少其他颜色的乌鸦,并且从来没有看到过黑乌鸦,都不能证明“有的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为假。

只有“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和“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两个命题才是科学范畴,他们都可以证伪。这两个命题都是全称陈述(后者是特称陈述,但特称陈述也是全称陈述)。

对于“所有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只要找出一个不是黑色的乌鸦就能证明这个命题为假。“这个乌鸦颜色是黑的”这个命题等价于“所有不是黑的乌鸦都不是这个乌鸦”这个命题。因此只要找到一个是这个乌鸦并且不是黑的乌鸦的乌鸦,就能证明这个命题为假。

我还是建议你去看《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里面全说了。如果说你这就叫看过了,我只能佩服你读书速度太快了,至少在每分钟3000字以上。而且,你竟然没有看出来作者根本没有说自己观点,只是介绍了各种流派的观点,甚至介绍了无政府主义的“怎么都行”的观点。怎么都行也叫凡事都要检验吗?你没有认真看吧!

更重要的是,全世界科学界都把实践检验看作科学标准之一,凭什么你该扭转这一点?凭什么你能扭转这一点?

你上述的致命的问题就是通过现象而决定现象,即凡事都要检验,哈哈!!!

科学是通过反映事物本质的公理假设,通过充分的逻辑来论证结论的真伪装,和真伪各自存在的条件限制,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04:06: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1 3:48:00的发言:

我再向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可证伪的命题不能算在科学范畴内。

科学,是用来获得知识,这种知识必须是有用的。有什么用?无非是决策。要能用来决策的理论,就必须能预测。不可证伪的理论都不能用来预测。

比方说“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这样的理论就是不可证伪的,也不能预测。“明天会下雨”这样的理论是可证伪的,也有预测作用。

“有的敌人要杀我”这样的理论就不可证伪,结果也不能预测。按这个理论,当我遇到敌人,我怎么知道遇到的是要杀我的还是不要杀我的?那我该战斗还是不该战斗?

“这个敌人要杀我”和“所有敌人都要杀我”这两个命题都是可证伪的,因此也有预测性,显然也就能帮助决策。

不可证伪的理论,是不能帮助决策的,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他们可以用来统一思想,控制人心。宗教和马克思主义都属于这个范畴。

只要有足够多的基础公理假设的存在,你上述所说的个命题的真伪,及其相应存在的条件是都可以通过公理+理由充分的逻辑推理进行论证出来的,这就是科学,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17:54:00

全世界的科学界都公认科学需要实践检验为标准,就你认为不要。应该听你的还是听别人的?

科学,只是一个词而已。人之所以是用这些词,是要用它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要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就必须大家对这个词的内涵理解一致。现在全世界科学界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就是需要用实践检验,而你偏偏说不要。事实上是你改了科学的定义。你一定要用,那么你就在你所用的“科学”两个字前加上“战氏”两个字,叫“战氏科学”好了,以免和世界上普遍公认的科学内涵相混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17:59:00

如果大家公认的内涵的词可以随便改,那么我可以声明一下,我现在把“聪明”这个内涵定义为“胡搅蛮缠”。请允许我以后称你为“胡搅蛮缠的战婉莹”吧!

如果你觉得这不妥,不妥在哪里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17:59: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 22:13: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1 17:59:00的发言:

如果大家公认的内涵的词可以随便改,那么我可以声明一下,我现在把“聪明”这个内涵定义为“胡搅蛮缠”。请允许我以后称你为“胡搅蛮缠的战婉莹”吧!

如果你觉得这不妥,不妥在哪里呢?


  呵呵,有意思,阁下在前面30楼认为“照搬词典更错误。”言下之义就是要打破坛坛罐罐,随心所欲地改变“大家公认的内涵的词”,与阁下这里的观点显然是自相矛盾的。阁下这样卖矛又卖盾,就不觉得脸红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0:48: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1 22:13:00的发言:

  呵呵,有意思,阁下在前面30楼认为“照搬词典更错误。”言下之义就是要打破坛坛罐罐,随心所欲地改变“大家公认的内涵的词”,与阁下这里的观点显然是自相矛盾的。阁下这样卖矛又卖盾,就不觉得脸红么?

照搬词典当然不一定是对的。

词典里对一个词的解释,一般都是一个词的内涵是什么,词的内涵是什么,本来就是人定义出来的,就是以大家公认的内涵为准则。只有这样,沟通才有效。

中国词典里对科学的解释本来就不是科学界公认的内涵,更何况,科学是什么,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哪里是词典一两句说得清的?

你指责我的前提条件是“词典的话就是公认的”,但事实不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1:00:00

还是那句话:全世界科学界都把实践检验当作科学的标准,偏偏你认为不需要。那么凭什么你该扭转这点?凭什么你又能扭转这点?

你如果一定要打破条条框框,当然可以,要么你把现在世界上普遍认为的科学,定义为另一个词,比如“世俗科学”之类,然后把你所认为的科学定义为科学;要么你不改变世界上现在科学的定义,把你自己的所认为的科学定义为“战式科学”。总而言之,你所说的科学,和世界上公认的科学不是同一个内涵,你就不要用同一个词,不要把它们混淆起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4:57:00
两个问题比较疑惑。
第一个:
资源天生就属于全民公有,劳动天生就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这句话说得很好,可惜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我指的是前半句。
资源是全民公有,所谓的公有就是有所有权和处置权。那么谁能代表全民?国家?议会还是什么样的组织?
否则资源是全民公有的,那么如果我在北京,我是不是也有对南京的某棵树的处置权或者是投票处置它是继续是一棵树还是屋子家具火柴的权利?那这样不是会造成效率及其低下?
那么如果我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机构?不管是国家还是议会代表我们来行使这个权利,那么,如果是全民公有,那么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如何信任他们是代表全民?他们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去考虑寻租而腐败?去满足一部分人利益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再者,有限资源却是全民所有的,如果人人都想要的话,就会造成博弈论的公地羊悲剧。而如果让一个机构去行使权力的话?又如何保证这个机构的行为符合大部分的人的利益?

第二个问题
劳动产品是资源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我好奇的问下,我现在在IT部门工作,我制作的软件,我搭建的数据仓库系统如何区分资源和劳动? 劳动是我制作的软件? 资源是硬件设备? 还是怎么样子的?那资源是公有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现在在上网的电脑也是公有的?服务器也应该是公有的?网络也是公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7:23:00
战婉莹,我承认,在嗓门的响亮程度上,我败了。我的回帖内容都是自己打字打出来的,你的回帖每次都是从你自己的文章中拷贝粘贴过来的长篇大论,自己很少打字。而且每次都是那么几段,讲来讲去都是那么几句话。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吗?如果你真的不认为,我想,我和复读机讨论问题是没什么意义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17:24: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7:29:00

原理: 任何一种"社会主义"都有他们各自的原理,但资本主义没有原理;

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倾向于人为秩序,资本主义倾向于自然秩序;

权力: 社会主义倾向于权力集中,资本主义倾向于权力分散.

自发社会秩序根本就不存在?别忘了社会大多数经济关系的商品货币化,正是政府强权推行的结果,货币也是政府暴力推行的流通物。

说白了资本主义一样是构建主义的产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17:29: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8:06: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2 10:48:00的发言:

照搬词典当然不一定是对的。

词典里对一个词的解释,一般都是一个词的内涵是什么,词的内涵是什么,本来就是人定义出来的,就是以大家公认的内涵为准则。只有这样,沟通才有效。

中国词典里对科学的解释本来就不是科学界公认的内涵,更何况,科学是什么,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科学哲学”的主要内容,哪里是词典一两句说得清的?

你指责我的前提条件是“词典的话就是公认的”,但事实不是如此。

  呵呵,要否定词典的解释,不但要有令人信服的否定的理由,而且还必须有令人信服的重新定义才行哟!不是象阁下这样信口开河地想否定就否定得了的哟!!!

  呵呵,阁下既然认为“中国词典里对科学的解释本来就不是科学界公认的内涵”,那么,你就说说你那否定的理由及重新定义的内涵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8:32:00
以下是引用julian1983在2008-10-2 14:57:00的发言:
两个问题比较疑惑。
第一个:
资源天生就属于全民公有,劳动天生就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这句话说得很好,可惜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我指的是前半句。
资源是全民公有,所谓的公有就是有所有权和处置权。那么谁能代表全民?国家?议会还是什么样的组织?
否则资源是全民公有的,那么如果我在北京,我是不是也有对南京的某棵树的处置权或者是投票处置它是继续是一棵树还是屋子家具火柴的权利?那这样不是会造成效率及其低下?
那么如果我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机构?不管是国家还是议会代表我们来行使这个权利,那么,如果是全民公有,那么这样一个机构我们如何信任他们是代表全民?他们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去考虑寻租而腐败?去满足一部分人利益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
再者,有限资源却是全民所有的,如果人人都想要的话,就会造成博弈论的公地羊悲剧。而如果让一个机构去行使权力的话?又如何保证这个机构的行为符合大部分的人的利益?

第二个问题
劳动产品是资源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我好奇的问下,我现在在IT部门工作,我制作的软件,我搭建的数据仓库系统如何区分资源和劳动? 劳动是我制作的软件? 资源是硬件设备? 还是怎么样子的?那资源是公有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我现在在上网的电脑也是公有的?服务器也应该是公有的?网络也是公有的?

  关于第一个问题,那是一个管理问题,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所有者管理和经营者管理的问题,它与所有权合作有关,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事情。阁下既然对此感兴趣,我将把我的《管理学概要-前言》部分发表出来,欢迎阁下参与讨论。

  至于第二个问题,这里面存在一个追根溯源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劳动产品统统都是资源、过去劳动和现实劳动三结合的产物!而无论是过去劳动还是现实劳动,统统都是人类的劳动!!因此可以说“劳动产品是资源和劳动相结合的产物 ”!!!

  此外,所谓“资源”,是指那类不含人类劳动的原生态资源。由于其不含人类劳动,因此它不属于任何个人所有而属于全民公有!由于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要保证资源的公平公正利用,就只能采用“有偿利用”的方式来解决。其中,只能是国家代表全民行使所有者权利,作为资源的唯一的原始卖出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19:49: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2 18:06:00的发言:

  呵呵,要否定词典的解释,不但要有令人信服的否定的理由,而且还必须有令人信服的重新定义才行哟!不是象阁下这样信口开河地想否定就否定得了的哟!!!

  呵呵,阁下既然认为“中国词典里对科学的解释本来就不是科学界公认的内涵”,那么,你就说说你那否定的理由及重新定义的内涵吧。

关于科学这个词的内涵,是科学哲学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事实上,科学的内涵是什么,本身就有争议,但是,关于科学需要实践检验,这点在科学界是公认的。有争议的只是如何用实践来检验,而不是是否需要检验。于是才有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库恩的规范等各种流派。大家都认为,科学需要实践检验,这点内涵都是一致的。战婉莹却说科学不需要实践检验,这就是和公认的科学内涵不一致。在中国,科学这个词常常和“正确”这个词混用,特别是当作形容词用的时候。在过去,维基百科被中国网络封锁的时候,科学这个词条的最后一句话就说,在中国,科学这个词被错误地使用。现在维基百科解封了,这段话却没有了。

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就去看这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http://shc2000.sjtu.edu.cn/kxjj/mulu.htm 只怕你不愿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21:19:00
谢谢刘老五的回答。我非常期待着您把管理学概要的前言部分发出来。而且我希望它会和传统的管理学的概要会有不太一样的见解。所有者管理和经营者管理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风险。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导致的纠纷。而您所说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的管理制度会不会比现有的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更优秀?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命题。
第二个问题我感觉您还没有回答到让我满意。我现在的这样的工作,可以叫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结果,是建立起一个数据仓库。请问我这样的工作是劳动吗?我们的团队所建立起来的数据仓库系统,是一个劳动产品吗?它是一个虚拟的,看不见的东西。对资源的利用非常的少。其实有很多的工作,他们几乎不需要和资源打交道。例如咨询业,医生,画家,音乐家。他们的工作出来的物品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几乎和自然资源没有什么关系。请问他们的工作是劳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22:46: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2 19:49:00的发言:

关于科学这个词的内涵,是科学哲学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事实上,科学的内涵是什么,本身就有争议,但是,关于科学需要实践检验,这点在科学界是公认的。有争议的只是如何用实践来检验,而不是是否需要检验。于是才有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库恩的规范等各种流派。大家都认为,科学需要实践检验,这点内涵都是一致的。战婉莹却说科学不需要实践检验,这就是和公认的科学内涵不一致。在中国,科学这个词常常和“正确”这个词混用,特别是当作形容词用的时候。在过去,维基百科被中国网络封锁的时候,科学这个词条的最后一句话就说,在中国,科学这个词被错误地使用。现在维基百科解封了,这段话却没有了。

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就去看这本书:《科学究竟是什么》http://shc2000.sjtu.edu.cn/kxjj/mulu.htm 只怕你不愿读。

  的确,“科学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在于,不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的所谓“科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么?比如,孵小鸡需要21天时间,这是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无论你是采用鸡孵、火孵,还是电孵、水孵……都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律,这就是科学!!!任何异想天开地以为可以通过提高孵化温度来缩短孵化时间的想法或做法,结果都必然如同拔苗助长!

  其实,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可以说:任何不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理论或设想都无法得到实践的认可,因此也都不是科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23:23:00

看看,如果把你这段文字中当作形容词用的的“科学”用“正确”来替换是否通顺呢?

我来试试:

的确,“科学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在于,不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的所谓“科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么?比如,孵小鸡需要21天时间,这是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无论你是采用鸡孵、火孵,还是电孵、水孵……都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律,这就是正确的!!!任何异想天开地以为可以通过提高孵化温度来缩短孵化时间的想法或做法,结果都必然如同拔苗助长!

  其实,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可以说:任何不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理论或设想都无法得到实践的认可,因此也都不是正确的!!!

显而易见,你在把科学这个词当作形容词用的时候,就是和“正确”混用了。在你那里,科学等于正确,正确等于科学。如果不是,那么请问,是否所有科学的都是正确的,且所有不科学的都是不正确的?如果你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很显然,你的概念中的“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和“正确”完全一致。

在中国就是这样的,总是把科学和正确混用。事实上在世界上的科学界,根本没有把科学和正确等同起来。科学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正确的不一定是科学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 23:24:3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 23:24:00
以下是引用julian1983在2008-10-2 21:19:00的发言:
谢谢刘老五的回答。我非常期待着您把管理学概要的前言部分发出来。而且我希望它会和传统的管理学的概要会有不太一样的见解。所有者管理和经营者管理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风险。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导致的纠纷。而您所说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的管理制度会不会比现有的资本主义的管理制度更优秀?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命题。
第二个问题我感觉您还没有回答到让我满意。我现在的这样的工作,可以叫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结果,是建立起一个数据仓库。请问我这样的工作是劳动吗?我们的团队所建立起来的数据仓库系统,是一个劳动产品吗?它是一个虚拟的,看不见的东西。对资源的利用非常的少。其实有很多的工作,他们几乎不需要和资源打交道。例如咨询业,医生,画家,音乐家。他们的工作出来的物品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几乎和自然资源没有什么关系。请问他们的工作是劳动吗?

  显而易见,阁下的问题在于,是否存在不含资源的劳动产品?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劳动”和“劳动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显然,劳动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

  劳动可以区分为正在进行中的“现实劳动”,和已经凝聚在物品中的“过去劳动”。凡是含有人类过去劳动的物品,就被称之为“劳动产品”。而任何劳动产品,既然成为“产品”,它都必然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显示出来。比如阁下所说的数据,除非始终停留在阁下的脑海里(那叫“思想”不叫“劳动产品”),否则,无论是白纸黑字,还是利用电脑显示出来,都必然借助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而资源是任何物品的物质承载者!因此可以说,没有物质承载者的劳动产品是不存在的。由此可见,阁下及阁下的团队“所建立起来的数据仓库系统”,当然“是一个劳动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02:05: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2 23:23:00的发言:

看看,如果把你这段文字中当作形容词用的的“科学”用“正确”来替换是否通顺呢?

我来试试:

的确,“科学需要实践检验”的,问题在于,不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的所谓“科学”,能通过实践的检验么?比如,孵小鸡需要21天时间,这是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无论你是采用鸡孵、火孵,还是电孵、水孵……都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律,这就是正确的!!!任何异想天开地以为可以通过提高孵化温度来缩短孵化时间的想法或做法,结果都必然如同拔苗助长!

  其实,任何科学实验,都是在不断地探索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规律!可以说:任何不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理论或设想都无法得到实践的认可,因此也都不是正确的!!!

显而易见,你在把科学这个词当作形容词用的时候,就是和“正确”混用了。在你那里,科学等于正确,正确等于科学。如果不是,那么请问,是否所有科学的都是正确的,且所有不科学的都是不正确的?如果你给出肯定的回答,那么很显然,你的概念中的“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和“正确”完全一致。

在中国就是这样的,总是把科学和正确混用。事实上在世界上的科学界,根本没有把科学和正确等同起来。科学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正确的不一定是科学的。


  呵呵,科学的必定是正确的!而正确的却不一定是科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03:20: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3 2:05:00的发言:

  呵呵,科学的必定是正确的!而正确的却不一定是科学的!!!

你能在英文文献中找到scientific这个词被当作形容词使用并且表示“正确”的含义的例句吗?

只有在中文词典中才会出现把科学解释为正确的词条。

科学一定是正确的吗?根本不是,科学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牛顿力学正确吗?当时看是正确的,但是相对论出现后,就发现在高速运动世界,牛顿力学不正确。难道牛顿力学就不是科学?或者昨天还是科学,今天就不是科学了?

当然,认为科学都是正确的人会站出来说:“科学是有适用范围的,在适用范围内是正确的”。请问牛顿说过牛顿力学只适用低速世界,不适用高速世界吗?牛顿根本没有说过,也没有考虑过,在这些领域都是适用的。

如果说,没有指出自己的理论的适用范围,被后世验证在某些范围不适用的理论也算正确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很少有不正确的理论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这个理论也是正确的了,因为的确有一些重的物体比一些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在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德范围内,这个理论就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不是说只要有适用范围的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你没有指名适用范围,就是不正确。在这一点上,牛顿力学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这个理论没有任何差别。

但是,你认为牛顿力学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都是科学吗?我猜,你是否定后者肯定前者的。如果真是这样,你凭什么否定后者是科学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导致了他们一个是科学,一个不是?

如果你认为他们都不是科学,那么相对论是不是呢?你怎么知道将来是不是有谁发现相对论在某些范围不适用呢?

唯一能接受的,就是同时承认牛顿力学和“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都是科学。事实上全世界的科学界也都是这样认为的——它属于科学理论,但不正确。

波普尔提出:可证伪的理论都是科学理论。这个观点被科学界广泛接受,成为公认标准。即使各种流派加入其它标准,也没有漏掉这个标准的。

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必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可证伪,而不是是否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03:35: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3 2:05:00的发言:

  呵呵,科学的必定是正确的!而正确的却不一定是科学的!!!

我还有一点很疑惑:你能举一个正确但不科学的例子吗?

我能难相信你能举得出这样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