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10-3 11:34: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3 2:05:00的发言:

  呵呵,科学的必定是正确的!而正确的却不一定是科学的!!!

科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怀疑主义,它是建立在"不可知论"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与宗教精神正好相反.科学精神甚至怀疑科学思维方式本身,甚至怀疑科学工具,因为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猜测和假说基础之上的推论.科学精神认为一切都值得质疑,科学精神并不会认为"科学的必定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1:41:00

楼上说得对。

科学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精神,但绝不是正确。

至于科学是什么方法,什么精神,在细节上有争议,但在科学不是正确这一点上,在国际科学界根本没有争议。

英文中的科学当作形容词使用的时候,都是解释为“符合科学方法的”,从来不会解释为“正确的”。只有中国词典中才会把科学解释为正确,那是出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正确”的政治需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 11:43: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3 12:18: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11:41:00的发言:

楼上说得对。

科学其实是一种方法,一种精神,但绝不是正确。

至于科学是什么方法,什么精神,在细节上有争议,但在科学不是正确这一点上,在国际科学界根本没有争议。

英文中的科学当作形容词使用的时候,都是解释为“符合科学方法的”,从来不会解释为“正确的”。只有中国词典中才会把科学解释为正确,那是出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正确”的政治需要


黑体的那一句说出了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真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根基及终极理想目标都与基督教神学相一致,只是论证过程采纳了科学方法而已.这就是说,那只是运用了科学工具的新宗教,因为科学精神根本不承认人类能够最终完全认识世界,也不承认任何好得不能再好的终极理想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19:47: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3:35:00的发言:

我还有一点很疑惑:你能举一个正确但不科学的例子吗?

我能难相信你能举得出这样的例子。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3 3:35:00的发言:

我还有一点很疑惑:你能举一个正确但不科学的例子吗?

我能难相信你能举得出这样的例子。

   呵呵,我要举例并不难,问题在于,首先在于确定标准。

  判定某事是否正确的标准至少有三个,那就是事理、情理和法理。这三者有时是兼容的,有时则是不兼容的。比如,“虎毒不食子”,它符合事理、情理,但不一定符合法理。

  而判定科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符合事理!即尊重事物自身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明白了上述道理,就应该懂得词典的那个关于科学的解释是对头的。事实上,阁下最近发表的长篇大论,不就是在论证科学的客观性么?呵呵,阁下一方面否定词典的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在无意间支持词典的解释。这说明什么呢?以我看来,这恐怕是阁下囫囵吞枣读书的结果吧?

  其实,要否定词典中关于科学的定义说难也不难,阁下只要能够找到那么一个例子:它是“科学”的,但确确实实是违背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

  嘻嘻,阁下找得出这样的例子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0:12:00

不小心重复发帖,编辑掉一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4 20:22: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0:13:00

“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就是一个错误的,但是属于科学范畴的理论。

科学不等于正确,科学史就证明了这一点。我已经贴出了《科学究竟是什么》整本书,你可以去学习学习,或者干脆在学校选修科学哲学这门课也可以,学校有选修课的,顺便还能拿点学分,又能弥补你认识上的不足,何乐而不为?科学有客观性,不等于科学就是正确。在全世界科学界,没有把科学等同于正确的。

你要我举的例子我已经举了,可你却躲躲闪闪,举不出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1:00:00

我来帮你分析一下你认识的错误。

你说“而判定科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符合事理”。这句话其实说得很模糊。什么东西符合事理?你没有说。根据我的理解,我帮你补充上——你所说的“必须符合事理”指的是“认识必须符合事理”。

比方说“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这句话就表达了一个认识,你所说的符合事理就是指认识符合事理。但是“我来了”这句话不是一个认识,也就不存在是否符合事理这一说。

所有的理论一定是一种认识,不管它是科学理论还是宗教理论,或者是别的理论。

什么是事理?我的理解就是客观事实。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其实你所说的“而判定科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符合事理”等同于“而判定科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该认识必须和客观事实一致”。然而“和客观事实一致的认识”是什么?那就是真理。其实你把科学等同于真理。

如果你的认识是这样的,那么,我就不相信你能依据你的这个认识找出一个正确而不科学的实例来,因为,根据你的描述,是否“和客观事实一致的认识”,是判断“是否科学”的充要条件(因为你说了,这是唯一标准)。也就是说,一切和客观事实一致的认识都是科学,且一切不和客观事实一致的认识都不是科学。那么怎么还可能有正确却不科学的东西呢?

请允许我继续推断。

其实你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违反了逻辑学中的同一律,才导致你有这样的错误认识。

我猜你举出的例子会类似下面这样:

有一个人迷路了,没有指南针,不知道北在那里,那相信神会指引他,告诉他北在那里,于是拿出一支笔,随便转了一下,停下来的方向就是北。很巧,停下来的方向的确是北。于是这个人用不科学的方法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但是,在类似这样的例子中,你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不科学”这个形容词是形容“认识”的,“正确”这个形容词是形容“决策结果”的,它们形容的对象根本就不同。你在思维的过程中偷换了概念。这个例子中,认识不科学,且这个认识还是错误的。决策结果正确,但是决策结果本身不是认识,它根本不能用是否科学来形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4 21:16:0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2:42:00

  呵呵,首先,阁下别忘记你我争论的问题的焦点,就是阁下那个自以为是的“照搬词典更错误”的错误认识!阁下不是要例子么?且不论那个“虎毒不食子”的例证,就是阁下这个“照搬词典更错误”的观点,在阁下看来就是“正确”的,可它是科学的么?  

   所谓“科学”,词典中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显然,凡属科学的,都必须是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而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都是正确的!

  阁下不但认为“照搬词典更错误”,而且还认为。“‘凡属科学的,都必须是符合事物自身客观发展规律的’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需要举例说明问题的是你而不是我!

  阁下在72楼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就是一个错误的,但是属于科学范畴的理论。”其实,阁下这种没有任何前提条件的说法本身就不是“科学”的!阁下应该说清楚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快’就是一个错误的,但是属于科学范畴的理论。”如果都象阁下这样狡辩,恐怕这世上就不会有任何“正确”的或“科学”的事物的了。因为,这人世间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东西,任何理论,是否是正确的?是否是科学的?不但要有衡量的标准,而且还必须尊重客观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3:12:00

我所说的“照搬词典更错误”是特指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更错误,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照搬词典更错误。

而中国词典上对科学的解释本身就和全世界科学界对科学的认识不同,你认为是中国词典的错误,还是全世界科学界错误?

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学科——科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科学不等于正确,以及可证伪是衡量一个理论是否科学范畴的标准,都是这个学科的主要观点之一。你有没有学过这门课呢?已经和你说了,如果没有学,大学里有选修课,自己去修一下。

我说的关于科学的观点都不是我的观点,只是照搬这个学科的观点,只是照搬世界科学界公认的观点而以。

而你的错误就是把科学和真理混淆起来。如果不承认,就请指出我之前的推理过程有什么错误。

说到现在,我要你举的例子还是没有举,东拉西扯一大堆。

说吧!在你那里到底有没有正确且不科学的实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4 23:34:3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4 23:33:00

上一贴是你第三次通过东拉西扯逃避回答我的问题。这里我计个数:第4次问巫山刘老五:能否举出正确且不科学的实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00:29:00

我刚刚发现,在这个论坛上早有人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可证伪。帖子地址:http://www.pinggu.org/BBS/b4i307710s2p.html 17楼。

可惜,回帖的认还是分不清证伪和可证伪的区别,不知道可证伪是什么意思。可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事实上17楼发帖者的内容也只是转载波普尔在《科学:猜想和反驳》中的话,省去了第一句“这些想法使我在1919-1920年冬天作出以下的结论,现在可以重述如下”。

我把这段转过来,原文地址:http://yl.0437.gov.cn/xiaoshuo/readbook.asp?bu_id=1595&bl_id=214

这些想法使我在1919-1920年冬天作出以下的结论,现在可以重述如下。

(1)差不多任何理论我们都很容易为它找到确证或证实——如果我们寻找确证的话。

(2)只有当确证是担风险的预言所得的结果,就是说,只有当未经这个理论的启示就已经预期一个和这个理论不相容的事件——一个可以反驳这个理论的事件时,确证才算得上确证。

(3)任何“好”的科学理论都是一种禁令:它不容许某种事情发生。一种理论不容许的事情越多,就越好。

(4)一种不能用任何想象得到的事件反驳掉的理论是不科学的。不可反驳性不是(如人们时常设想的)一个理论的长处,而是它的短处。

(5)对一种理论的任何真正的检验,都是企图否证它或驳倒它。可检验性就是可证伪性;但是可检验性有程度上的不同:有些理论比别的理论容易检验,容易反驳;它们就像担当了更大的风险似的。

(6)进行确证的证据,除非是真正检验一项理论的结果,是不算数的;而这就是说,它可以看作是一项认真的但是不成功的证伪理论的尝试。(我现在把这些事例称为“确证证据”。)

(7)有些真正可检验的理论,被发现是假理论,仍旧被赞美者抱着不放——例如专为它引进某种特设性假说,或者特地为这个目的重新解释这个理论,使它逃避反驳。这种方法总是办得到的,但是这样营救理论免于被驳倒,却付出了破坏或至少降低理论的科学地位的代价。(我后来把这种营救行动称为一种“约定主义曲解”或者“约定主义策略”。)

所有这些可总括起来说,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II

我也许可以借前面提到的那些理论作为说明的例子。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显然满足可证伪性的标准。即使我们当时的测量仪器不容许我们十分有把握地对检验的结果下断语,但是驳倒这种理论的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

占星术经受不住这种检验。占星术士对他们所相信的确实证据极端重视和极端迷信,以致他们对任何不利的证据都完全无动于衷。还有,他们把自己的解释和预言都讲得相当含糊,以致任何有可能驳倒他们理论的事情(假如理论和预言说得更明确一点的话),他们都能解释得通。为了逃避证伪,他们破坏了自己理论的可检验性;把预言讲得非常含糊,使预言简直不会失败,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俩;使预言变得无从反驳。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说,尽管它的一些创建者和追随者作了认真的努力,最后也采取这种占卜者的做法。在这种学说的一些早期表述里(例如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的分析),他们的预言是可以检验的,而且事实上已经被证伪了。①[f3] 然而马克思的追随者不但不接受这些证伪事例,反而重新解释这个学说和证据以便使之相符。这样他们营救这个学说不至受到反驳;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采纳一种使这个理论无从反驳的伎俩。这一来他们就给予这个理论一种“约定主义曲解”;而且通过这一伎俩,他们就破坏了这个理论所大事宣扬的科学地位。

那两种精神分析理论则属于不同的类型。它们干脆是不可检验的,无法反驳的。没有任何想象得出的人类行为能够推翻它们。这并不是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没有把某些事情看对头:我个人并不怀疑他们有不少的话相当重要,而且有一天会在一门可加以检验的心理学里发挥作用。但是那些为精神分析家天真地认为证实他们理论的“临床观察”,的确并不比占星术士在他们的行当中找到的经常证明好到哪里去。②[f4] 至于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和伊德(Id)的宏伟诗篇,那就像荷马从奥林匹斯山收集来的那些故事一样,全都够不上科学的资格。这些理论描述了某些事实,然而是以神话的形式描述的。它们含有十分有趣的心理学启示,但是不具有可检验的形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02:11: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4 23:33:00的发言:

上一贴是你第三次通过东拉西扯逃避回答我的问题。这里我计个数:第4次问巫山刘老五:能否举出正确且不科学的实例?

   呵呵,我不但已经按阁下的要求举出了正反两个例证,而且还指出了衡量科学或正确的标准!阁下却闭目不见,除了能够因此证明阁下是打算将胡搅蛮缠进行到底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5 11:31: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5 2:11:00的发言:

   呵呵,我不但已经按阁下的要求举出了正反两个例证,而且还指出了衡量科学或正确的标准!阁下却闭目不见,除了能够因此证明阁下是打算将胡搅蛮缠进行到底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呀?!

的确我没看仔细。

你所说的虎毒不食子这个例子用来说正确要符合事理、情理、法理。但是事理、情理、法理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

我就照搬逻辑学书上的说。

问题有个多不同的层面,一是事实问题,也就是“事实是什么”,二是情感问题,也就是“喜欢什么”,三是价值观问题,就是“什么更重要”。我记得逻辑学书上的原话就是“把事实问题、情感问题和价值观问题混起来思考,是思维混乱的根源”。

我还记得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从‘是什么’到‘该做什么’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把这三者的“正确”混起一套谈,还是违反了逻辑学中的同一律。因为同一个命题,它符合事实,就一定符合事实。如果它符合事实,但你不喜欢,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等于它既正确,又不正确,也不等于既正确,又不科学。如果你把它当作既正确,又不科学,那么你的“正确”和“科学”作为形容词一定是修饰不同的对象,一个是修饰“是否符合事实”,一个是修饰“是否符合情感”或“是否符合价值观”。这样,你还是违反了同一律。

至于“照搬词典更错误”我已经回答了你。我所说的“照搬词典更错误”是特指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更错误,而不是在所有问题上照搬词典更错误。

“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更错误”我认为是正确的,它是可证伪的。这个命题是特称陈述,等价于下面的全称陈述:“所有不是更错误的,都不是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的”,那么你只要找出一条“是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的不是更错误”的例子,就能对这个命题证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5 17:05:1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6:44: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5 11:31:00的发言:

的确我没看仔细。

你所说的虎毒不食子这个例子用来说正确要符合事理、情理、法理。但是事理、情理、法理根本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

我就照搬逻辑学书上的说。

问题有个多不同的层面,一是事实问题,也就是“事实是什么”,二是情感问题,也就是“喜欢什么”,三是价值观问题,就是“什么更重要”。我记得逻辑学书上的原话就是“把事实问题、情感问题和价值观问题混起来思考,是思维混乱的根源”。

我还记得有一个哲学家说过一句话:“从‘是什么’到‘该做什么’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把这三者的“正确”混起一套谈,还是违反了逻辑学中的同一律。因为同一个命题,它符合事实,就一定符合事实。如果它符合事实,但你不喜欢,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等于它既正确,又不正确,也不等于既正确,又不科学。如果你把它当作既正确,又不科学,那么你的“正确”和“科学”作为形容词一定是修饰不同的对象,一个是修饰“是否符合事实”,一个是修饰“是否符合情感”或“是否符合价值观”。这样,你还是违反了同一律。

至于“照搬词典更错误”我已经回答了你。我所说的“照搬词典更错误”是特指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更错误,而不是在所有问题上照搬词典更错误。

“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更错误”我认为是正确的,它是可证伪的。这个命题是特称陈述,等价于下面的全称陈述:“所有不是更错误的,都不是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的”,那么你只要找出一条“是在科学这个词条上照搬词典的不是更错误”的例子,就能对这个命题证伪。


  阁下勇于承认错误的态度还算不错,值得鼓励。因此老夫就不妨多说几句。

  “科学”与“真理”、“正确”可以看作是近义词,但它们不是同义词!

  “科学”是事物纯粹的客观反映,它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正因为如此,自然科学家大都认为受人为因素影响巨大的经济学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而“正确”与否则主要的是人的主观判定,这种人为的主观判定可能符合事理,但也可能仅仅只是符合法理或情理。由此可见,科学的一定是正确的,但正确的却不一定是科学的!

  “真理”通常是指科学的结论;而科学不仅仅是指结论,它更倾向于过程。

  由于事物自身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加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也还有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因此,科学跟真理一样,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6 18:53:00

你说:“科学”是事物纯粹的客观反映,它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你凭什么说它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呢?科学哲学的研究表明,科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因为观察陈述是易缪的。

所以,科学不一定是正确的。科学哲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科学作为形容词只能是“符合科学方法的”、“属于科学范畴的”含义,而不能是“正确的”含义。

把科学当作正确来作为形容词,全世界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这么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19:09: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6 18:53:00的发言:

你说:“科学”是事物纯粹的客观反映,它不受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你凭什么说它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呢?科学哲学的研究表明,科学研究不可能完全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因为观察陈述是易缪的。

所以,科学不一定是正确的。科学哲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科学作为形容词只能是“符合科学方法的”、“属于科学范畴的”含义,而不能是“正确的”含义。

把科学当作正确来作为形容词,全世界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这么做。

  呵呵,看来阁下根本就不懂得“科学”这个概念:

  凡是“科学”的,必然都是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而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都是正确的!因此说:凡是科学的,都必然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0:01: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7 19:09:00的发言:

  呵呵,看来阁下根本就不懂得“科学”这个概念:

  凡是“科学”的,必然都是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而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都是正确的!因此说:凡是科学的,都必然是正确的!!!

明明是你不懂“科学”的概念,没有修过科学哲学,建议你去修一下选修课,有教科书,有老师教,有学分,没什么丢人的。

“科学的不等于正确的”。你随便到google搜索关键词“科学”和“正确”,你都能找到无数关于科学不等于正确的论述。事实上,在全世界,可证伪是科学的标准之一,那是众所周知的,偏偏在中国知道的人少。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要把自己说成是科学的,从而把自己说成是正确的。

我再贴一些文章给你看看:

科学承认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它会出错,但是知错能改。http://www.oursci.org/ency/phil/011.htm

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非必要 http://shc2000.sjtu.edu.cn/030504/zaitanzhengque.htm

正确的不一定是指科学方面的事,科学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255596.html

“科学”等于“真理”吗 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3369

科学在中国被普遍地误解……在中国,科学往往等同于”进步”、”正确”……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280000/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学不等于正确,不等于真理,不等于客观存在,科学只是一种学问而已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bzpl.aspx?userid=31504

波普尔的科学"可证伪性"原则几乎是被科学界广泛接受的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算是科学理论的一个标准了。http://www.mitbbs2.com/pc/pccon.php?id=2372&nid=24548

从逻辑的角度我甚至可以说“正确性对于科学既非充分也非必要”(再说“反科学”)http://www.ihns.ac.cn/readers/2004/lhj2.htm

但是这样的时间似乎没过太久,人类就发现,科学不等于正确,科学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幸福 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an/rujiao/kxyzjjl.htm

《科学史十五讲》作者:我们以前被灌输的思想是,科学当然等于正确。其实,仔细一想,我们很容易就会同意,科学当然不等于正确http://shc2000.sjtu.edu.cn/0612/15jiang.htm

 多年的“科学”教育,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记:“科学的,就是正确的”。这是对科学极大的误解http://topic.xywy.com/wenzhang/20030513/382196.html

在接受波普尔用不可证伪性作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界限的同时,也就是同时承认了科学不再等价于真理,非科学也不再具有贬义性。科学从一个形容词变为了纯名词,是否划分为科学不是决定一个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http://jiangzhanyong.com/2007/03/falsifiable-and-unfalsifiable-238.html

可证伪性 (falsifiability) 是科学研究的原则之一。Chaffee和Berger在他们总结的如何检验科学理论的七条准则中就有可证伪性。http://zjz06.spaces.live.com/blog/cns!3F49BBFB6C5A1D86!229.entry

科学之为科学,在于其“可证伪性”。我认为,在东西方都曾发生一些奇怪事情的20世纪,波普尔的“可证伪”学说是相当了不起的智慧发明。科学并无确定无疑的真理,一切都是假说,所以需要不断怀疑,经得起证伪。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8-07/01/content_902994.htm

识科学性衡量的标准,不只是用实践来证明,而且要看知识的“可证伪性”。http://www.ttshopping.net/Article/82/223/show/135579443069.html

可检验可证伪,至为关键。逃避检验,不可证伪的,便无法证实。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5-08/1535358528.shtml (nofear善意提醒:不要把证实和实证混淆)

科学界对判断什么是科学,是有公认的标准的,被广大科学工作者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应用着。这个标准主要有四套:逻辑的标准、经验的标准、社会学的标准、历史的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的标准和经验的标准。这里说的经验,不是生活经验、历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首先提出科学理论必须能够被证伪。史经验的经验,而是哲学说的经验,其实就是指观察、实验,因此也可以简单地把科学说成是逻辑加实证。……科学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http://lz.book.sohu.com/chapter-7870-1-1.html

有一些具体的标准,如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等标准(相当于纸币的防伪标志),可以帮助人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http://www.cpst.net.cn/kxqz/zslw/2006_11/164273017.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0:16: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7 19:09:00的发言:

  呵呵,看来阁下根本就不懂得“科学”这个概念:

  凡是“科学”的,必然都是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而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的,都是正确的!因此说:凡是科学的,都必然是正确的!!!

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真理与科学真理之间的区别你至今没能分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15:00

  呵呵,可证伪的就一定是科学的么?比如,“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这是否能够证伪?显然,由于存在先天性的不育症患者,“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肯定是可以证伪的!按楼上二位的观点,“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既然可以证伪,它就是科学的么?

  其实,所谓“证伪”,首先在于它本身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只是在改变了环境的前提下,原本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才可能发生量变甚至质变。显然,是否能够被“证伪”,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总之,所有错误的观点都是可以证伪的!但是,所有能够证伪的错误观点都不是正确的,也绝对不是科学的!!!

  送二位两句话:读书,钻得进去,走不出来,那是书本的奴隶;来去自如,那才是书本的主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7 22:22:1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2:28:00

巫山刘老五:
科学精神根本就不承认有什么是必然正确的.必然正确的东西只属于宗教,不属于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19:00

还有,"客观"也不能代表真实.

客观也只是以"客"的身份去观察,也就是以中立的立场去观察."客"的立场,其偏见当然比"主"的立场要小,但你有没有想过,谁会是那个没有任何立场也没有任何偏见的观察者呢? "可知论"对此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因为它根本无法证明它自己能够以"客"的身份去观察自己,那它对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 它又怎么知道它对世界的观察会没有任何偏见呢? 你也许还不知道,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可知论"基础之上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在根基上就不符合科学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23: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7 22:15:00的发言:

  呵呵,可证伪的就一定是科学的么?比如,“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这是否能够证伪?显然,由于存在先天性的不育症患者,“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肯定是可以证伪的!按楼上二位的观点,“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既然可以证伪,它就是科学的么?

  其实,所谓“证伪”,首先在于它本身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正确的!只是在改变了环境的前提下,原本正确的(科学的)结论,才可能发生量变甚至质变。显然,是否能够被“证伪”,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总之,所有错误的观点都是可以证伪的!但是,所有能够证伪的错误观点都不是正确的,也绝对不是科学的!!!

  送二位两句话:读书,钻得进去,走不出来,那是书本的奴隶;来去自如,那才是书本的主人!


“男女同房就能生育后代”根本是个含糊不清的命题。科学命题没有这样含糊不清的。为什么说含糊不清?因为你没有说是“所有‘男女同房’的情况都能生育后代”还是“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能生育后代”还是“这个‘男女同房’的情况能生育后代”。

只有“所有‘男女同房’的情况都能生育后代”和“这个‘男女同房’的情况能生育后代”才是科学命题的范畴。“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能生育后代”不是科学命题的范畴,因为不可证伪。

所有的A都是B,这叫全称陈述;

这个A是B,这叫单称陈述;

有的A是B,这叫特称陈述。

只有全称陈述和单称陈述才是科学命题的范畴,其中单称陈述是一种特殊的全称陈述。“所有的A都是B”等价于“所有不是B的都不是A”。

特称陈述不可证伪,不是科学命题。

以上这些观点在科学哲学这门学科中都有论述,所以还是那句话:去选修科学哲学这门课,能帮你搞清问题,还能拿学分,何乐而不为?

不可证伪的坏处不是因为它错误,而是因为它永远正确,也正因为永远正确,没有错误的可能性,导致不提供任何信息,也导致根本不能用来预测和帮助决策。

“明天或者下雨或者不下”就是不可证伪的,而且永远正确的命题,它不能用来预测和帮助决策。

一个理论要能够提供信息,就必须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就叫可证伪。“明天要下雨”就存在错误的可能性,一旦这个理论是对的,就能预测和帮助决策。

未必所有的错误观点都可证伪。“上帝是全能的”就不可证伪。你不可能用任何可观察到的现象来对这个理论证伪。

证伪,是指用可观察到的现象和理论相矛盾来证明理论是错的,而不是从逻辑上指出理论有内部逻辑错误。

可证伪不是指已经被证伪,而是指在逻辑上存在这种可能性。

最后告诉你:“读书,钻得进去,走不出来,那是书本的奴隶;来去自如,那才是书本的主人”这句话本身不可证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9 20:11: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7 23:36:00

我再告诉你,为什么科学理论要求可证伪。因为可证伪是科学理论前进的动力。不可证伪的理论没有这种动力。

比方说“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能生育后代”就不是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观察到至少一例男女同房生育后代的现象,那就证实了这个理论正确。如果我们观察了无数例男女同房的情况,却从来没有生育后代的,却不能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因为有可能将要观察到的下一对男女同房就恰好生育后代了。于是这个理论永远无法自我改进。

“所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都能生育后代”这个理论就能自我改进。因为当我们发现‘张三男和李四女同房’的情况不能生育后代,就对这个理论证伪了。这时候就需要修正这个理论。如何修正是符合科学方法的?就是要让这个理论被证伪的可能性更大。

比方说,这样修正这个理论就是不符合科学方法的——“所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都能生育后代,但除了张三男和李四女同房”。这样修改理论,使得这个理论被证伪的可能性降低了。

如果这样修正理论,证伪的可能性就变大了————“所有的‘男女同房’的情况都能生育后代,但除了男方精液里没有精子的”。因为我们多了一种证伪这个理论的方法,就是发现男方精液有精子的,还能生育后代的。很显然,在这种机制下,理论进步了。

一个理论从逻辑上来说被证伪的可能性越大,一旦它没有被证伪,它的价值就越大。

这就是科学进步的机制。而不可证伪的理论没有这种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04:56:00

  [引用]未必所有的错误观点都可证伪。“上帝是全能的”就不可证伪。你不可能用任何可观察到的现象来对这个理论证伪。

  [回应]呵呵,上帝之所以是万能的,那是因为上帝什么都不说!一旦有人假借上帝之口说话,这些伪上帝的言论就可能被证伪!比如,地心说不就曾经是伪上帝们的主张么?它不是早已被证伪了么?这个已经被证伪了的地心说是科学的么?它为什么不是科学的?不就是因为它根本就不符合事物自身的客观规律么?

  可是,话又说回来,一个什么都不说的上帝,你却要相信它是万能的,不是迷信又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0:19:00

所以地心说是科学命题范畴,上帝全能不是科学命题范畴。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不要混为一谈。

我发现你经常违反逻辑同一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2:54: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8 10:19:00的发言:

所以地心说是科学命题范畴,上帝全能不是科学命题范畴。这是两个不同的命题,不要混为一谈。

我发现你经常违反逻辑同一律。

  哈哈,按阁下的逻辑,凡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命题就是科学命题了罗。

  呵呵,现在有那么一些人,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于是囫囵吞枣地读了几本书,便鹦鹉学舌地来卖弄,结果搞得如同邯郸学步那样,只能爬着回家。阁下不就是想用你那一知半解的外国理论来否定词典的解释么,那么,你先去弄清楚“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等成语的本意再来讨论什么是概念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3:51: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10-8 12:54:00的发言:

  哈哈,按阁下的逻辑,凡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命题就是科学命题了罗。

  呵呵,现在有那么一些人,总以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于是囫囵吞枣地读了几本书,便鹦鹉学舌地来卖弄,结果搞得如同邯郸学步那样,只能爬着回家。阁下不就是想用你那一知半解的外国理论来否定词典的解释么,那么,你先去弄清楚“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等成语的本意再来讨论什么是概念吧!

可证伪,和证伪是两回事,你还没搞清。

如果词典解释都是正确的,那么当中国的词典和外国的词典解释不一致的时候,谁是正确的?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你也不能证明我一知半解,否则我能不能说你一知半解呢?

另外这和外国月亮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乱扣帽子。我认为你这种言语属于人身攻击。能不能不讨论提出观点的人如何,只讨论问题呢?能不能当作这里所有的发言都是匿名的?我认为这样才是讨论的态度。

如果你不知道人身攻击的含义,我可以把《普通逻辑》中的定义贴给你:

10.人身攻击:反驳别人的观点,不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发表意见,而是针对提出该种观点的人的出身、职业、长相、地位、道德品质等与论题无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攻击,这就犯了“人身攻击”的逻辑错误。例如:公共汽车站上。大家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车,忽然来了一个抹着口红,衣着入时的女青年插队。 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拉了她一下,并说:“请你到后边去排队!”女青年回头一看,满脸怒气地说:“拉我于什么!乡巴佬,你也有资格来坐汽车?”

  这位女青年正是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辩论不过别人的时候便说:“你算老几?凭你这长相,狗嘴里哪能吐出象牙来?”“看你那德行。不知羞耻,还有脸出来讲话!”等等,这些说法都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4:55:00
没有什么意义,最多就是为那些贪官维护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7:15:00
以下是引用nofear在2008-10-8 13:51:00的发言:

可证伪,和证伪是两回事,你还没搞清。

如果词典解释都是正确的,那么当中国的词典和外国的词典解释不一致的时候,谁是正确的?

“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你也不能证明我一知半解,否则我能不能说你一知半解呢?

另外这和外国月亮没有任何关系,也不要乱扣帽子。我认为你这种言语属于人身攻击。能不能不讨论提出观点的人如何,只讨论问题呢?能不能当作这里所有的发言都是匿名的?我认为这样才是讨论的态度。

如果你不知道人身攻击的含义,我可以把《普通逻辑》中的定义贴给你:

10.人身攻击:反驳别人的观点,不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发表意见,而是针对提出该种观点的人的出身、职业、长相、地位、道德品质等与论题无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攻击,这就犯了“人身攻击”的逻辑错误。例如:公共汽车站上。大家正排着整齐的队伍按先后顺序有秩序地上车,忽然来了一个抹着口红,衣着入时的女青年插队。 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拉了她一下,并说:“请你到后边去排队!”女青年回头一看,满脸怒气地说:“拉我于什么!乡巴佬,你也有资格来坐汽车?”

  这位女青年正是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辩论不过别人的时候便说:“你算老几?凭你这长相,狗嘴里哪能吐出象牙来?”“看你那德行。不知羞耻,还有脸出来讲话!”等等,这些说法都犯了人身攻击的错误。

  呵呵,你不是讲究同一律么?那么,究竟是谁违反逻辑的同一律呢?

  用你的话来说:“如果词典解释都是正确的,那么当中国的词典和外国的词典解释不一致的时候,谁是正确的?”单凭这句话,就足以证明是你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因为,你要想否定“中国的词典”的解释,就应该针对中国的词典的解释进行反驳,而不应该仅仅只是指鹿为马似的地提出另外一套解释!事实上,直到现在,你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违背客观规律”的“科学”的事例!这样各说各的,究竟是谁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呢?

  就是因为阁下始终不敢正面接触问题,我这才提出了“名”与“实”的问题。阁下却认为“‘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有关系。”由此看来,阁下虽然还算是中国人,却根本就没有看过“中国的月亮”!那么,我就简单地给你说说什么是“名”,什么是“实”吧。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学术界就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名”“实”大讨论,当时几乎所有的理论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正名”的主张。所谓名,就是指概念的名称;而所谓实,就是指概念所指的内容,也就是概念的定义。“名副其实”,就是指概念(名)与概念的内容(实)的同一问题。所谓“名正言顺”,就是指概念定义准确了,语言交流才能顺畅!阁下连概念的这些基本道理都不懂,一方面奢谈什么同一律,另一方面却是指鹿为马地强辩,呵呵,究竟是谁违反逻辑的同一律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8 18:01:00

你不知道什么叫同一律吧?

同一律就是:A是A。

把两样东西混为一谈就是违反同一律。

当中国词典的解释和外国词典的解释有矛盾的时候,那么必然至少其中一个是错的。而你却认为所有词典解释的都是正确的,是不是有矛盾?

违背客观规律的,但属于科学范畴的例子我都举过不止一次了,你却诬蔑说我没有举过。

你说的是“名副其实”、“名不副实”,及“名正言顺”等成语,不是哲学范畴的名实概念,那当然和我们讨论的没有关系。

明明是你自己在强辩,在反对一个大学里有选修课的学科的主要观点,却没有拿得出手的论证。贴给你看这么多链接,也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结果来对人家人身攻击。

我觉得你实在没有学术研究的心态,在这里的目的不是通过讨论接近真理,而只是为了获得胜利。胜利对你那么重要吗?如果的确是,那我承认我败了。

最后提醒,少人身攻击,很讨人厌,不是学术态度。

无论我是否一知半解,无论我是否认为外国的月亮是否更圆,都和我说的话是否正确没有关系。一句话是否正确,在于这句话本身说了什么,而不在于其他任何东西。《皇帝的新装》中小孩子都能说出真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