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04 2
2015-03-03
各位老师好:
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对其形式很感震撼,本想写一篇完整的叙述,没想到论坛中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总结,链接: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94311-1-1.html

文中提到:我近期投稿就发现一个国际知名期刊的最后一步file attached部分有十几种形式之多!包括录像和动漫短片,甚至是社会采访。而柴静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运用科学采样(中科院,清华,北大的数据),实地调研(去煤矿进行实地采访,甚至亲身参加手术!),专家访谈(很多,包括名校教授和环保局官员的采访)以及动漫短片制作(PM2.5如何入侵人体等)进行阐释,十分漂亮!让我们做学术的人汗颜啊!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学生的实习(尤其是那个社会调查)是不是应该综合应用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
或者说:应不应该将现代媒体引进教学环节,改变仅有文字传播信息的传统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3 08:06:43
现代媒体引入教学是发展的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4 09:46:46
我觉得展现的方式可以多元化,但最重要的还是调查主题,我们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我们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否适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