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268 46
2008-09-14

情况一:三鹿的绝大部分奶源位于河北境内,其他品牌在河北也有奶源供应。

可以用其他品牌的河北奶源产品与非河北奶源产品(最好是远离河北的地区)做一下比较,可知道是否问题出在奶源上。

不排除全国奶源都添加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再说。

情况二:第一直觉,奶农添加的可能性很小。

这种化学品,小批量零售的话价格会比较贵,而奶农不会大批量购买。

只有生厂商和传说中的奶霸,才有可能买。

情况三:假如上述不能确定是奶源问题,而是生产商问题的话。可以比较三鹿的不同型号的产品。

但是由于不了解其生产流程,可能不同型号产品可能出自不同生产线。

个人倾向于认为,问题应该出在奶源上。三鹿自身的品质管理肯定有很大漏洞。不然怎么会发生这种问题呢。

如果对每一种原料都做很多项目的检测,生产升本会变得很高。

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在品质上多做文章吧,毕竟现在消费者还是朝便宜的买。

还有一种很有想象力的想法:

三聚氰胺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范围,一般来说生产商除了检测国家规定的项目外,不会去检测成百上千个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项目,正如上面所说,这样一来成本太高。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多半只能靠管理来避免吧?是否有人看到三鹿在奶源收购和管理方面的漏洞,故意联络奶源向其中添加三聚氰胺,等事情闹大后,又引导国家和媒体曝光这件事?以达到他的目的。

如果这件事属实,那么这个“有的人”,会是什么人?

不过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只能打个比方说,如果一个人体质实在太差,就不能怪空气细菌太多导致感冒,只能你自己。

如果你的竞争对手想要打垮你,有时候他根本不必主动出击,只需要等待你犯错误。因为你的错误实在是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4 10:21:00

弱弱的问一句:1:如果是奶源的问题,那为什么三鹿的其他产品却没有类似的情况呢?抑或是三鹿所有的产品都有这样的情况,只是其他型号的产品还没有被发现出来?

2:为什么在自检时已经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呢?是否抱着侥幸心理还是觉得那是消费者的事于己无关?

3:除了三鹿外,其他的奶制品是否存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况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0:48:00

1, 如果奶霸加入,三聚氰胺是微溶,加入大量的微溶物,是要搅拌甚至微热的,,那么放置之后会产生絮状沉淀,不可能查不出来的,尤其是一个标准化的生产厂商,号称1100多到工序,而且通过GMP审核的化,是要分批抽样检查,然后留样的,如果那么轻松可以造假,基本你喝不到奶粉的,光喝三聚氰胺了。

2,美国早就宣布三聚氰胺属于违禁物,不得加入食品,我们国家再落后,这种早就国际禁用的东西也因该列入检查的,何况我国还因为这个东西查封过猫粮狗粮

3,LZ最有意思的说法是质检的成本高,问题在于这个是必须的,任何行业都有标准的,你不做质检,怎么知道自己达不达标

结论就是,三鹿自己嫌疑最大,而且从报道看,基本可以断定是嫁祸奶农,而且目前中国只有卫生部出来说话,中国FDA连句道歉都没有,三鹿的竞争对手集体失语,说明是行业监管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的奶粉都在加着个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1:08:00

可以从三聚氰胺的角度入手:查查大宗的买家是谁。

不排除添加三聚氰胺是奶粉生产行业的潜规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3:41:00

鉴定结论:楼主的好莱坞电影看太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14:58:00

lz分析的挺有道理的 

我的个人见解是三鹿生产环节知道添加化学品的事情,为了更大的利益,事情就能掩盖就掩盖了。

结果东窗事发。三鹿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