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12 2
2015-03-04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4日下午在发言时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过程中会伴生很多问题。当张建国说到“银行是弱势群体”时,现场哄堂大笑,包括参加讨论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记者李学仁、熊争艳)

  编者注:银行是弱势群体?

  五大行每分钟净赚147万

  自2003年改革后银行业ROE就比较高,一直是个大家向往的赚钱行业。去年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775亿元,创历史新高,按此计算,商业银行年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相比2010年7637亿元净利润,去年银行净利润增长率达36%,高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4%的利润同比增长率。

  商业银行平均每天“吸金”28.5亿元,除去庞大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银行业仍有1.04万亿元的净利润,支撑起银行业惊人暴利的经济逻辑只有“垄断”二字。

  而根据2012年财报,相比多数行业的惨淡经营,银行业依然“风光这边独好”。工、农、中、建、交传统五大国有银行净利润超过7700亿元,每分钟净赚147万元。

  银行暴利盘点:

  大利差盘剥

  我国的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净利差收入超过1.2万亿元,占营业总收入80%。

  手续费繁多

  2003年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2012《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4月1日起,银行服务收费项目要在其营业网点显著位置公示,让消费者知情。但是,眼下的问题是,银行的不少服务收费都是站在与己有利的角度,单方面制定规则,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与便利,并据此获取高额利润。

  垄断利润激增

  由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另一方面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银行业利润激增源于垄断,其金融意义上的技术含量甚为微弱。中国银行业所谓的转型背后,是对消费者“强取豪夺”技术含量的与日俱增。

  操作低成本,却要转嫁消费者

  短信提醒费、同行异地取款手续费,客户交得不知情,银行获利高达10倍—40倍。

  相关部门指出,银行短信提醒费的成本每月0.1元—0.2元,往往要收取用户每月1元—4元的费用,利润高达10倍—40倍。面对高利润和庞大的客户数量,不少银行免费的短信通知开始收费。

  故意制造混淆,让人莫名犯错

  信用卡购汇还款、信用卡关联还款设置、高额跨行取款手续费,客户“小失误”银行“稳钓鱼”。

  越来越高的跨行取款手续费也让消费者心情不快。随着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银行提供同样一项服务的成本是越来越低的,但是向老百姓收取的费用为什么就越来越高呢?

  设置诸多障碍,“小钱”踪迹难寻

  账户注销手续繁杂,让客户知难止步,沉淀的巨额资金去向何处?

  对于一个客户来说,几十块钱是个小数目,但是因人为设置障碍,不少账户留存的“小钱”积攒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利率市场化现况】

    存款利率区间扩大到1.3倍 利率市场化进入"百米冲刺"

    2月28日,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到1.3倍,距离上次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1.2倍,仅三个月。

   【官方表态】

    潘功胜:存款利率市场化全面放开难设时间表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4日上午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既定的政策,至于什么时候全面放开取决于很多因素,很难设定时间表。

    【市场评论】

     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缺些什么?

     利率市场化不意味着完全由市场主体自由决定利率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5 01:15:09
银行绝对不是弱势群体,银行就是靠credit卡,和贷款来存活的,从中得益的。通过死期,框住顾客的钱,然后借给需要钱的人,银行的贷款利息是远远高过于死期的利息的,所以总起来说,只要有人存钱,有人贷款,银行就能运转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3-5 08:43:49
其实一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基本超过了传统的存贷利差收入  想当年在某行分管业务时  还写过两篇如何拓展代发工资等中间业务收入及收费的内参且被高层采纳了  现在想想都惭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